xuyuan599吧 关注:11,412贴子:1,546,876

ET一千公里测试,答疑解惑来了~上图费劲,尽量打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同行的还有生有观活有致同学,感谢大力支持一起聊了一路回来哈哈。他的设备齐全~
甲醛,一个是酒店的,一个是车上的。车上的刚开始有点高,因为我用了很多次玻璃水,这东西很敏感。后来上了高速就稳定下来,比较低了。
电磁场测试,在腿部以上是没有的几乎0。地板上靠近电机应该,还是有的,但是当时没拍到忘了。磁场有一些倒是正常,毕竟电机。鞋底不会影响你健康其实。哈哈。
贴吧一直比较头疼 是传图,很多图太大上不来。所以,我还是喜欢文字,这里打字说感受和回复大家所有问题。


IP属地:辽宁1楼2024-04-18 08:12回复
    回家开始掉腿毛


    IP属地:北京2楼2024-04-18 08:17
    收起回复
      赶紧补测一下,为了我珍贵的腿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4-18 08:24
      收起回复
        德力西的也能用?搞科研的就这态度? 大理理工白培养大忽悠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4-18 08:27
        收起回复
          不知道这些电耗图能不能发出来。
          解释下几个路段,几乎所有的这个顶配,四驱,开空调,双人半载,不太激烈驾驶,普通模式,悬架调高。
          从北京五环开到高速的三五十公里,速度大概60平均,电耗16-17左右。应该是比较经济的路段。
          上高速河北到辽宁的233公里,全称120开了ICA高速智能辅助驾驶,平均意见最高干到113速度,无休息,电耗在23-24之间逛游。基本是大家盯着限速跑的结果(个别时候跑到130)。到北戴河服务器充电时候,跑了280多公里,消耗94-28=66%电量。也就是大概高速120跑,你能跑400公里最多。正常300公里高速就要去充电了。续航焦虑,有一些,不在于车,其实主要在于桩,我之前一直强调过。高速长途的体验,桩的便捷性+空闲率+充电功率,才是阻碍电动车续航焦虑的最大问题,所以。。。增程才是无敌!
          第二段,京哈高速从河北到辽宁盘锦拐到之前,200公里修路,全称限速80,大货车非常多,开不起来,车路线根本没有,或者压根就是乱套的,无法开启只能辅助驾驶(我这个车激光还没法用,高清地图还不会下,没牌子的试验车,估计都没给最新软件)。这个全称平均也就80左右,就下降到18-19之间,有一段慢一丢丢能到17+。
          这段最焦虑的事充电,到了兴城必须充电,否则后面170公里无服务器充电桩,下道都没有几个道口,因为修路。。。很多小车和续航不够的必须在那个只有3个充电桩的小服务器充电。这个充电功率只有60kw。非常慢。之前北戴河的大站,可以120kw。
          说下充电速度,这个车的充电速度瓶颈,从来都是充电桩。市内你去超充,10-15分钟就可以干到90%,不管你原来剩余是20%还是10%。但是高速,最高120,所以永远都是30分钟,你可以任意电量干到90%。90%之后,基本就30-50kw了,比较慢。所以理论上从10%到100%都是要50-60分钟,但是你从10%到90%,只需要30分钟。其实挺快。但是。。。。就是车多人多时候,你就等桩排队去吧。我们这平时跑到兴城,都要排队(我们后面2个特斯拉蔚来都在等我们)。
          第三段,从盘锦到熊岳,这段路况非常,限速120和100,测试记录的100平均定速的油耗在20左右。最后,在熊岳充电时间久,因为60kw,为了回大连多留一些市内跑,所以冲到了90%多走的。但是熊岳到大连,这吨高速我是一年跑N次的非常熟悉。因为不是平路,而是典型的山区丘陵,油车油耗+10%至少。不断的上下坡。133公里,定速120跑的,电耗干到了26.8左右。所以,能耗,要谈路况。平原地区和丘陵山路是不一样的。







          IP属地:辽宁5楼2024-04-18 08:27
          收起回复
            测试车便宜卖吗~


            IP属地:浙江6楼2024-04-18 08:34
            收起回复
              能耗的结论,很明确。四驱顶配,空调,双人半载。应该是比其他家的电动纳智捷牛x的多的。轻量化效率非常逆天。别忘了,这车是3.8s加速的SUV,5米车长的。。。。
              一句话,ET和ES的轻量化,目前世界第一!!!没有对手!!!!这是能耗的根本之一!!因为轻量化做的牛,所以电机电控效率高,并且可以用小一点马力电机,获得更大加速和耕地能耗,这才是技术!不是堆坡铁块堆续航的电动纳智捷能比的。
              es的电耗,参考这个-15%的样子差不多。我也开过之前。
              当然,焦虑,我觉得650的四驱顶配,略微有点,但是不太大。正常如果不是京哈有300公里扩路,是没有什么焦虑的。正常来说50-80公里都有一个服务器能充电。如果两驱760的续航版本,跑高速,其实冲续航的角度,120你能跑500公里,正常300你也要休息了,如果限速100那种,你能跑550-600了,足够用。保留200公里的预留充电里程,也是足够了。大概3个小时休息30分钟吧。
              高速的体验,还是基础设施的问题,少,功率低,人多排队。
              所以啊,其实如果喜欢轿车的,es的905续航,等回头重新发布的时候,大家冲吧!真高速可以破600-700的时候,你们是没有太多焦虑的,留着200公里充电,一次性跑400公里不休息,可以了。
              当然,增程秒所有!!!!


              IP属地:辽宁7楼2024-04-18 08:34
              收起回复
                等有空拉出来ET ES的轻量化对比。官方一帮人也不会写小作文。服了。这么牛的技术和平台都不会营销。。。


                IP属地:辽宁8楼2024-04-18 08:37
                收起回复
                  开直播啊,看不起我们599吗,打赏起来,5毛收好了 !


                  IP属地:广东9楼2024-04-18 08:37
                  收起回复
                    所以ES 100度够用了,ET还得上150度半固态, E08纯电得上200度了。


                    IP属地:江苏10楼2024-04-18 08:52
                    收起回复
                      增程前轴没电机。是不是脚底下没辐射呀?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4-18 08:54
                      收起回复
                        所以插电哪儿不好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4-18 08:58
                        收起回复
                          昨天谁好几个问题来,贴进来我回复。
                          继续说配置。哦,配置因为是顶配,32.9那个,所以没啥好说的,要是有啥。座椅,座椅,座椅,最舒服的,所有车加起来,百万以内,都可以秒!自己去体验,我和同行的小观同学,深有感触,腰,屁股,支撑,固定,都非常舒适,软硬适中,比M9,大奔,日产大沙发,都秒!这才是无敌的体验!强烈建议去坐!!!
                          内饰,我一直觉得这个内饰非常居家和典雅,简洁风格。内饰的设计,门板掏空,吧台中控,屏幕设计,后排设计,简洁,目的就是获得极大。极大。极大。极大!!的空间和空间感!!实际效果也是这样,这个空间其实比理想L7还有大,空间感更大~~实用,温馨!!!
                          那个吧台,是最大亮点,非常有意思。实用性拉满!!后面如果官方能改装冰箱,就无敌了。当然,初期顶配才有,后期可能更多配置增配吧。如果有增配, 建议都选配这个!!!用了你就知道这东西地方多大,多方便了。这个设计,绝对是考虑使用体验的设计。副驾驶和主驾驶打通的设计,也是一样,腿部比瑶光cdm舒服太多,随意!!!后来icar的v23也是这个打通设计,很实用!
                          内饰设计,黄色的,这个我最开始是反感的。。。但是,看多了,还算舒服哈哈哈。我更喜欢清新点的白青那个搭配,但是没看到实车,增程还不给。。。。。那个紫色的我也喜欢,一样,不给增程额。。
                          当然,黄色没毛病其实,我爱人体验了下,之前看图片说不好看,但是体验了一晚,没觉得不好。也就接受了。
                          黑色的我看过,适合小年轻,内饰非常酷,黑金搭配很现代风格。当然我不喜欢黑,主要是热,略微压抑,我喜欢浅色内饰。个人喜好。
                          第二篇大沙发非常宽,电动调节啥的不说了。给个后排加热足够用。第二篇中间部分,第三方人部分还是略硬(虽然比破7好多了,但是毕竟中间,没那么舒服做人,能连起来把中间第三个位置做好就更好了。不过收付箱在那,也没啥好办法似乎呵呵。
                          哦,吧台的一个特色功能,就是可以吧后排座城4座风格的行政座舱,这个很有意思。
                          方向盘是椭圆,手感挺好,但是不习惯,这个需要适应。从人工机的角度 肯定不如圆的。在 打一半方向盘的时候,你会乖乖的觉得你收捧着一个棒槌。。哈哈哈哈,竖着的。后面还是加以改回小圆型,我看测试车已经有了。
                          这个设计和智界一套下来的,主要是为了给高抬的小屏幕主驾驶让视野。思路挺好。视野高的小屏幕 更实用当然。我觉得比es的小屏幕实用,符合人工机。视线不用低头的。
                          HUD,是这次感觉最大的反差,我印象中和之前用过的HUD非常糟糕,晕眼睛,挡视线。这次的ET的HUD做的饭非常舒服,没有之一。信息足够,不抢眼睛,不妨碍路况,不转移注意力。做的融合的很好。当然,和屏幕有点冲突,信息是一样的其实哈哈。可能es配合HUD更完美吧。体验满分~~~有个雪地模式。


                          IP属地:辽宁13楼2024-04-18 08:59
                          收起回复
                            抛开技术原理,增程和CDM,驾乘体验、行驶工况、油耗有什么不同?


                            IP属地:辽宁14楼2024-04-18 09:08
                            收起回复
                              1. 自适应巡航,加减速时是温柔的还是暴力的?
                              2. 自适应巡航,遇到上坡掉速明显吗?掉速后会猛地加速吗?
                              3. 空调开启后噪音如何?
                              4. 高速上主要的噪音是什么?后排的噪音感受怎么样?比前排明显的多吗?是来自于后轮毂还是后仓?
                              5. 行走起来那个零重力座椅还可以用吗?
                              6. 推荐的胎压是多少?
                              7. 车门开关容易误触嘛?有防呆设计嘛?


                              IP属地:辽宁15楼2024-04-18 09: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