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46贴子:111,080
  • 0回复贴,共1

杜甫的历史图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4月6日下午2点,《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作者、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助理教授王炳文老师,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仇鹿鸣老师做客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阅读推广区,围绕浦睿文化出版新书《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围绕杜甫的少年时代,展开一场对话和分享。
《杜甫的历史图景》写作缘起
王炳文:
这本书的名字是《杜甫的历史图景:盛世》,写的内容说白了就是杜甫的前半生。
杜甫他是唐代的诗人,他活了59年。按照我们以往的划分,杜甫诗歌的特点在安史之乱之前和安史之乱爆发以后——他的晚年,在数量上、关注的点上,还有一些思想上都是有明显的区别。
我们以前看到很多杜甫的研究、注解,包括传记,都是更多关注755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以后的,我们手上的材料也是那方面比较多。这样其实就有个问题,杜甫活了59年,对我们来讲,我们把他的生命就变成只有15年了。前面44年其实对杜甫来讲,是他思想认知的形成期、发展期。甚至你看唐朝人的平均寿命,我们今天唐代研究的学者也根据大量出土墓志得出了,唐朝男性的平均寿命大概是55-58岁,就是五十六、七岁的样子。也就是说杜甫到40岁以后,人家其实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很完整的一个成年人、社会人。我们对他整个44年完全就是说,处在一个非常概念化的认知当中:他小时候是7岁写了诗,9岁写了字,后来崭露头角,科举考试又没考中,很快就去长安干谒寻访、托关系……这样子的话,这个事情变得非常得空洞。
这本书我就在想,让我们更多真正关注一下杜甫。他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家庭,他出生之前他的爷爷、他的爸爸到底对这个家有一些什么样的作用——事实上的,就是说经济上的、政治上的、人脉上面的作用;到了杜甫出生当时,他家里成员结构、亲属状况,杜甫小时候是怎么样长大的?他几岁的时候提到的那些灵光乍现或者吉光片羽的场景,比如说7岁写诗,五、六岁的时候看人家表演歌舞,到底是怎么样一种背景?是谁带着他去看?有什么因缘际会?到了他十几岁,为什么他又说他第一次在文坛崭露头角,是一个什么样的事情?包括后来在我们的研究中存在很大争议,也是目前不能让人满意的(问题)——杜甫第一次参加科举大概在什么时候?为什么没考中?后来他又跟着他爸爸去做家属,他爸爸在今天河北省的南部、山东省当官,他跟着他爸爸去当家属有好几年的时间,这个时候到底又在干什么?后来他爸爸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家里面临了怎样的一次事实上的动荡?到后来,等到他真正作为一个家长成长起来以后,在这个家又担负起怎么样的责任?又怎么样去了长安,包括这中间遇到了高适、遇到了李白,这些我们已经很熟悉的人物,具体又是怎么样的因缘际会;到长安杜甫为什么又晃荡十年,京漂又一直“长漂”,拿不到一个像样的结果;一直到最后,为什么安史之乱爆发前他有官做了,也有事情做了。所以这整个44年,对于一个作为历史人物的杜甫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这本书就是希望从一个历史学的角度,把杜甫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诗歌,还有跟他相关的这些文章、墓志材料都作为一种史料来对待,尽可能以一种比较考实、实证的方法,让我们真正了解前44年的杜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


IP属地:北京1楼2024-04-22 10:2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