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爱青吧 关注:34,309贴子:549,660

人到中年,有了更多人生经验后,再看刁爱青案凶手特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不太赞同高智商犯罪的说法。
2.凶手极大概率就是屠夫,而且是大型动物的屠夫。最早二十岁的时候关注此案,也容易把案子想的神乎其神,什么高智商犯罪,什么外科医生。
现在一米八大个,体重85公斤的我,有了十几年在家切肉、砍鸡的经验,可以完全想象到想要对一个几十公斤的成年人完成那样有模有样的肢解,没个几年的屠夫经验是不可能完成的,更关键的是完成那样级别的分解,对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只有相关从业者才会有那样完备的工具。家里普通的菜刀,想要从关节缝切断一只公鸡的腿,都费劲,何况是人的四肢?每次在家切鸡都会弄得一身汗,血溅的到处都是,简直是太为难了。
把肉从骨头剥离、再切块,不是屠夫,难有这样的手法、心理素质和决心去干这些事。
3.碎尸的目的如果是为了掩盖死者身份,那么最直接的做法应该是对头面部进行彻底的摧毁。参考94年鹤岗抢劫大案,抢匪A在与安保人员的枪战中受伤倒下后,再最后撤离的时候,抢匪B开枪对抢匪A面部补枪,原因是抢匪A面部有个特征,格愣眼,抢匪B为了掩盖这个特征,随即补枪毁容。另外可以参考很多其他的无头尸体案,罪犯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把头颅给销毁或者扔的远远的。
因此我认为碎尸的目的,仅仅就是罪犯很自然的选了一个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去处理肉体。至于面部为什么没有被彻底损毁,极大可能是凶手的心理障碍,无法直面死者的面孔。因为绝大多数动物的屠宰,都是不对头颅作分割处理的,牛肉、羊头、鸡头鸭头等等,都是整个卖。因此,凶手一时也难以适应对头部的处理。最后发现煮过之后,试了几刀,发现也挺不好处理,最终放弃。也侧面反应了凶手善于处理生肉,而不善于处理熟肉。说明罪犯当时还年轻,生活经验不足,还没有认识到不论什么肉,只要煮的时间够长,都会彻底的软烂脱骨……更说明他家里没有炖肉的大锅或者高压锅,再次反映出他是整个肉类处理流程的前半程参与者,而不是熟肉从业者。
4.如何漏掉排查?可能是凶手心理素质好。也可能是他还有另一层职业的伪装,或者反侦察意识很强(参考白银碎尸高承勇躲避验血和排查)。凶手应该就是南大周边生活的人。如果对那边不熟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抛尸人迹罕至的公园、河沟、野外。
上班摸鱼期间仓促打字,大家共同讨论,争取早日抓住恶魔。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4-23 15:23回复
    和我想法差不多,继续关注此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4-23 15:37
    回复
      凶手只是想中断和他犯罪之间的联系,让你找不到他,但是尸体是无法掩盖的早晚会被发现,所以他基本都抛在了明面上。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4-23 16:19
      收起回复
        我觉得刁去世的时候面目狰狞 死相很难看 凶手不敢去看?或者是害怕了?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4-23 18:26
        收起回复
          凶手不太会害怕。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4-23 21:51
          收起回复
            这案子诡异在挖地三尺竟然找不到案发现场,这就很奇怪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4-23 22:30
            收起回复
              第一如果是屠夫和死者没有很好的交集理由。第二分割大概三到四天。屠夫会很快但不这么细。第三屠夫的工作场所和人群是重点排查对象。第四屠夫的心里素质是否这么强有待商榷。并不是说他天天切猪肉就不怕。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4-23 23:36
              回复
                头骨最硬,也不好处理。加上直视头部确实很难,所以凶手选择不处理。
                凶手没被抓着,运气占很大的原因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4-24 13:52
                收起回复
                  白银案高的反侦查能力很差,而且从后来披露的一些细节看,
                  完全在一种有恃无恐的状态之下,到处都是物证痕迹,在案发现场
                  过度停留(内心亢奋及依恋),很多很多。


                  IP属地:北京10楼2024-04-24 23:22
                  回复
                    早在2008年,一位心理学教授就有个侧写,和高超过95%相似,
                    当然当时他可能掌握更多的线索,但再次证明行为学的科学性,
                    并如此精准,只不过白银案是系列对于特征剖析可以更接近事实,
                    而南大案单一,很多方面可能性更多。


                    IP属地:北京11楼2024-04-24 23:24
                    回复
                      从自我效能、执行力、现实性、风险评估及管理,很难想象
                      凶嫌或凶嫌之一是非常年轻的,当时网络不发达,从结果倒推
                      不合逻辑和科学的地方太多,当然谁也不能排除有例外,
                      毕竟公开的真实线索过少。


                      IP属地:北京12楼2024-04-24 23:29
                      收起回复
                        这个案子真的很诡异,正常情况下凶手不可能只作案一次,肯定还会有下次,要么就是凶手还有其他案子没有被抓到,要么凶手真的已经死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4-25 08:45
                        收起回复
                          不敢直面死者?首先处理一整个人所用的时间不会很短,而且凶手还把内脏处理了这就更需要时间。若凶手不敢直面死者只会草草处理掉尸体不会这样细致如变态般去处理一个人的尸体。只能说凶手的人生经历绝对不简单,内心极其变态压抑。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04-25 10:46
                          收起回复
                            恐怕,这个纪元都不会破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4-25 13:24
                            回复
                              这个碎尸手段被你们想的太复杂了,凶手切的很零碎,不是片,是小块,一点没那么细致,普通刀具处理的,关节部位用菜刀用力斩即能做到斩断,是个人知道在哪下刀都能做到,没有那么技术性,他分尸并不特别细致,也不一定麻利,完全不需要是什么屠夫身份,详情参考江湖李白说过的东北小个80斤女罪犯八小时完美分尸1米65少女案件,东北版南大碎尸案,单人作案,分了约1500块,女罪犯普通职业,和屠夫医生没任何关系,会做饭而已。至于本人刚刚说的刁案尸体碎片状态和大概什么刀具弄的都不是猜测,是以前在南京地铁工作时作为一个资深南案关注者和一个当年参与南案一线刑事的养老地铁老警察聊天时获取的信息,不用怀疑,绝对可靠。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4-28 07: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