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洛斯教团吧 关注:39贴子:599

(迪德拉君王讨论)死灵之地篇章中赫麦尤斯·莫拉形象的嬗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近来上古卷轴ol更新了pts服务器,从而为波澜壮阔而诡谲瑰丽的死灵之地篇章划上了一个忧郁而又完美的句号。强烈推荐到时正式发布后喜爱上古卷轴ip的玩家入坑,来亲自体验这场独特的冒险旅途。
我们所原本自以为熟知的知识魔神赫麦尤斯·莫拉,早已不再停留于那阴郁腥臭的黑色秘典,它在经历目盲的绝境之后,如同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之时飞上天空染指阿卡托什的界域,委托天命之子逆转奈恩的现实命运。
籍此,我稍微梳理了一下单机系列历代作品与eso本体以及新篇章中莫拉的形象嬗变过程,来为无知的瘟疫流下冷泪。


IP属地:福建1楼2024-05-01 22:04回复
    写在本文前的一些杂谈碎碎念:
    本文原本并不准备对莫拉在所有奈恩种族中的不同历史演变进行完全梳理,那话题太过于宏观,也不切实际(指对uesp的脚注进行完全翻译太无趣),只是想从迪德拉视角以建构主义方法论进行一个回溯推衍,和lore爱好者们一起讨论一些更新鲜的话题。
    而在整理好死灵之地篇章的截图与连续全支线收集篇章四遍之后,我发现这些有关莫拉形象前后一致性的问题其实并不能孤立地从任何一方去看待,莫拉总归是作为迪德拉君王在与奈恩凡人的互动中逐渐为我们所观测,倘若只是注重迪德拉的“他者”反而会失去对凡人认知主体的把握,便会使得对莫拉的认识更偏向“信徒”而非能够触及此世之槛的“囚徒”自由视角。
    诚然奈恩中的凡人是有限的,但正因其无知且有限而能以虚无之爱、大无畏地去不断试图使自我的存在得以残存凝固。所以我更愿意来分享一些游戏经验阅历上的记录,这当然无法趋近完全地理解,如莫拉所言“你所看到的只是我真实存在的一部分,凡人的思想无法了解我的全部,这种形式已然足够”。
    欢迎诸位奈恩同道一共来品蛙琴喝书汤聊聊老莫拉的故事。


    IP属地:福建2楼2024-05-01 22:04
    回复
      “我是存在终结之时的神秘,是造物伊始低语的第一个秘密;我是无名之辈的守护者,是未答之问的传承者,我存留命运智识,解开命运枷锁,我即是——全知者。”赫麦尤斯·莫拉


      IP属地:福建3楼2024-05-01 22:05
      回复
        Hermaeus Mora赫麦尤斯·莫拉,有时拼写为“Hoermius”、“Hormaius”或“Herma”Mora,禁忌知识迪德拉君王,知识恶魔,知晓一切者,命运潮汐之主,人类的园丁,命运的王子,秘密之主,禁忌知识的守护者,黄金巨眼,伟大之眼,Ur Daedra(最初迪德拉),深渊始祖,古老祖先,占卜师,记录所有知识者,命运与知识之主,也被古阿特莫拉人和波斯莫称为赫尔玛·莫拉,在荒原之上述说的林地之人,亚历德精灵名之海尔马·莫拉,卡吉特唤其为赫尔莫拉。


        IP属地:福建4楼2024-05-01 22:06
        回复
          祂的领域是被禁止的知识,命运以及对命运潮汐的探知;祂编织着过去与未来的道路,统治着遗忘记忆的宝藏。在诲明识界(异典,伪经)之中,黄金巨眼为无知的瘟疫流下冷泪,那些走过祂厅堂的凡人是有福的——即使他们的血肉剥离,也被允许遍览无穷尽的失落秘密与古卷,这是求知者最幸福的命运终点。巨眼无时不刻地在囤积并保护任何可能危及现实(reality)的知识,祂的好奇心永不满足,寻求所有知识,以便一切都成为已知。


          IP属地:福建5楼2024-05-01 22:09
          回复
            那么这些原本的莫拉形象是如何塑造成型的呢
            在上古卷轴2匕落中莫拉的形象是这样的:

            由怪诞眼睛与触手,几丁质蟹爪组成,似乎表皮潮湿而不断分泌黏液
            在刀锋密探帮助莫拉杀死污秽贵族之后,莫拉将赐予ta奥格玛的无限智典


            IP属地:福建6楼2024-05-01 22:11
            回复
              上古卷轴4湮灭莫拉形象:
              科瓦奇英雄协助莫拉收集十种族之灵魂用以探寻之后,莫拉将赐予ta奥格玛的无限智典


              IP属地:福建7楼2024-05-01 22:12
              回复
                上古卷轴五天际莫拉凄惨深渊形象及龙裔dlc中的远古莫拉雕像:

                最后的龙裔在天际协助塞普汀默示收集锻莫方典知识与精灵血液之后接受了莫拉的无限智典;同时在索瑟海姆中通过阅读莫拉的黑色经书与其达成了交易成功击败了自称最初龙裔的米拉克,随后金眼首席仆从米拉克被莫拉以触手破胸而过。


                IP属地:福建8楼2024-05-01 22:13
                回复
                  对比历代塑像作品,我们自然而然地便会发现,莫拉信徒对其造像的取材与其实际出现形象有些许差异:我们会发现莫拉历代的“人造”塑像顶端都带有多对蟹钳与粗壮茎身,这些特征在玩家第一视角下从未出现过,也许莫拉曾经以这种形象显现于凡世,亦或仅为信徒对崇拜对象的一类惯性偶像继承。
                  我认为这类塑像与实际体验的些许差异首先来自于历代美术概念设计的一些参差修改再利用,作为被“遗忘”的二代设计重新以一种被遗忘在边缘角落的信徒塑像出现,观察者与玩家的位置产生了一类倒错,玩家作为一直被失落之主莫拉所观察的对象也在审视着莫拉,这些无意识的积累都在为某一次作为玩家的“我”与存在于湮灭之中的莫拉君王真切相遇做好了充足准备。
                  单机系列上古卷轴中莫拉作为秘识之主的形象部分其实更多是在传统dnd欧格玛神明形象框架之内披上了一层强烈洛夫克拉夫特形象设计的皮,收集记录知识并赐予凡人窥见超限知识一瞬可能,同时带有一些许单机上古卷轴迪德拉君王形象塑造的共性——利用凡人的有限性“诱骗”他们之后旋即抛弃。
                  且话语实践与身份建构之间存在交互关系,莫拉的形象并不存在永恒一致性,其名符号在2005年Ted Peterson的访谈中便被模糊地释义为“森林中隐藏的奥秘”(Hermaeus Mora may mean "A Grove In The Wilderness" or "Hidden Grove," with the suggestion that he represents secret truths not easily found, and a grove is a clearing of trees... Even in our world, some speak of the "Groves of Academia".) ,于是原本智识的扁平形象便被赋予难以指向的内涵,过去莫拉原有的具象蟹钳随之消湮,代之以完全剥离茎状主体的无穷无实体触手,异典中的液态黑水与固着触手之间也没有太多界限,剥离了除却金瞳之外的一切具构。
                  既而莫拉的主体视觉要素得到了重构,腐朽书页对应腐化失落衰败之知识,我们难以直感的味觉体验也在流淌的触手群落之中得以通感——想象何物会如此粘腻地附着而衰败,黯绿模糊的不确定性之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命运与知识之主从未如此确切地凝视着奈恩之轮轴,祂看见了凡人所有命运发展可能与无限次的分支。


                  IP属地:福建9楼2024-05-01 22:26
                  回复
                    而这些积累的形象都在死灵之地篇章中有所展现,同时又添加了诸多更为具象的描摹。


                    IP属地:福建10楼2024-05-01 22:35
                    回复
                      “在可见与不可见、表象与实体之间,存在着无知的鸿沟。凡人的命运如海藻一般在祂意识之网罅隙间漂流”
                      Between the seen and unseen, the seeming and the being, lies the gulf of ignorance. The fate of man drifts like seaweed in the net of His mind.
                      — Bruscius Longus and Norasa Adus


                      IP属地:福建11楼2024-05-01 22:36
                      回复
                        Eso中所呈现的各种族莫拉形象
                        赫麦尤斯·莫拉(Hermaeus Mora)一直试图用隐秘知识来引诱凡人为他服务,许多学者和智识大师发现自己永远为其禁忌文书所困。记录在案的莫拉永久影响的迹象包括早期偶然发作的疯狂、自我意识的丧失和双眼眼白中散布的黑点。祂的知识超出了凡人的理解,但并非无限,因为他仍然需要崇拜者为他挖掘秘密。
                        亚历德精灵
                        在大祭司乌鲁斯坎特的带领下,艾历德城市Bisnensel开始崇拜海尔玛莫拉。他在Bisnensel建立了一个社群,笼罗了社区诸多博学和最有影响力的亚历德精灵。随着他们的数量愈发膨胀,乌鲁斯坎特代表他们要求在市政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这一要求被戴纳尔国王拒绝了。在祭司被拒绝后的几个月后,戴纳尔便被废黜了。艾利德人将这座城市变成了一座神殿,并储存了关于自然秩序的禁忌知识,这可以让人们操纵现实的结构。
                        波斯莫信仰中的莫拉阴影
                        对波斯莫来说,赫玛-莫拉是一位恶意的欺诈者(众多欺诈者之一)。尽管如此,被他们称为林地之人的莫拉还是拥有大量的自愿奉献追随者。然而,瓦伦森林的莫拉教徒坚持认为他们的赫玛-莫拉与迪德拉君王赫麦尤斯·莫拉不同,并会嘲讽那些混淆其本质的无知外乡人。其中一个团体是第二纪元的地下宗教组织,即木翳之眼(wooded eye),他们崇拜莫拉,并担任伊尔米里斯摇篮(the Cradle of Ilmyris)的守护者——那是一个收藏秘密知识的图书馆。
                        丹莫信仰中莫拉形象
                        在晨风省,莫拉被称为大金眼(或简称为眼睛),记录所有知识的人,深渊掌握者,无限奥格玛智典守护者,伪经之主,将纸带到光明下的祂。对祂来说,知识和记忆是唯一有价值的宝藏,汇集所有文字和所有思想在异典之中。他有守卫秘密图书馆的追随教徒,比如知识奉献者,他们寻求启蒙,光明,以及莫拉身边的一席之地。他们相信,虽然金眼因为其邪恶而被粗鲁无知的迪德拉君王和圣灵的追随者所回避,但祂并不关心他们,而是观察他们并记录他们的一举一动。
                        知识的邪恶取决于掌握知识的个体,因为害怕误用而放弃学习是一种不可原谅的愚蠢行为,它会导致人与莫遭受无数个世纪的损失。凡人们相信书页是莫拉看世界的方式,所以把它们随风散发出去,里面装满了故事。他们收集周围事件的信息,当他们被带回到书中,莫拉便领会了。当大衮烧毁了他们的图书馆,他们无法挽救他们的书籍时,信徒们遵循了知识的获得以知识的损失为代价的古老守则:他们从大衮的梦境中吸取新的记忆来代替他们失去的记忆,为他们的隐秘之主提供了未来如何对抗大衮的新知识。
                        奉献者相信,通过将自己的精力、思想和灵魂奉献给大金眼,祂可以允许他们进入所有知识的殿堂。在异典中,他们将被允许浏览无数的书卷和卷轴,了解所有曾经存在和将永远存在的奥秘,并最终实现最幸福的命运,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莫拉在丹莫语中翻译为“森林”,因此祂与Morag Tong(“森林行会”)的邪教起源模糊相关(涉及所谓梅法拉的耕耘,此处存疑),并且被用于许多丹莫城市的名称,如巴尔莫拉,萨德里斯莫拉和泰尔莫拉。
                        帝国信仰对莫拉的态度
                        尤里尔七世时期的帝国法律规定,只有在初种月的第五个法定假日才能向赫麦尤斯·莫拉提供任何祈祷,并声明“其他一切时刻都是僭越”。
                        同时,莫拉是16个可被接受的亵渎之一,据说“赫麦尤斯·莫拉将纸推向光明”,暗示最初的历史记录是由莫拉完成的(此处为孤例)。
                        诺德史诗里有关莫拉的记述
                        在古阿特莫拉,赫马-莫拉也被称为林地人(尽管与博斯默人不同,诺德人承认其迪德拉溯源)。后来的史诗研究表明,诺德的林地之人(woodland man)可能更应该被翻译为“在荒原之中说话的人”。
                        大多数关于伊斯格拉莫的神话都是关于他逃离了赫尔玛-莫拉的诡计。他被认为是一个试炼之神。莫拉与朱诺有诸多相似之处,这可能与后者在诺德神话中失宠的原因有关。
                        与赫尔玛-莫拉有关的野兔传说
                        伊斯格拉莫在阿特莫拉的霜林狩猎时,看到了Forelgrim的白鹿。在多次迷路之后,一只野兔出现了,它告诉伊斯格拉莫白鹿去了哪里。当伊斯格拉莫询问兔子是怎么知道的,兔子回答说,它可以用长耳朵听到它,并补充说,如果伊斯格拉莫也有长耳朵,无论猎物走到哪里,他都能听到其声响。
                        伊斯格拉莫怠惰地表示希望他的耳朵和野兔的一样长;野兔抽动了一下鼻子,伊斯格拉莫的耳朵便变得又长又尖。突然,一只狐狸跳出来,把兔子咬死了。狐狸随后称自己为舒尔,野兔称自己为赫尔玛-莫拉,并斥责伊斯格拉莫差点让自己变成精灵。舒尔随后送走了伊斯格拉莫,并警告他“避开精灵的诡计,否则你会变成精灵的一员。”
                        诺德人在家里放着试炼之神的小雕像,以此得到些许抚慰。
                        卡吉特吟诵传承史诗长歌中莫拉的形象
                        “赫莫拉,你便是潮汐,因为谁能说清究竟是月亮预证了潮汐,还是潮汐预示了月亮?”
                        ——Fadomai,摘自《族母阿尼西的话》
                        赫莫拉被卡吉特人称为守望者、潮汐之灵,而潮汐之王则是他人知识的守护者。祂是Fadomai第二胎所生。传统上,赫莫拉将所看到的一切记录在祂庞大的潜艇图书馆中。阿祖拉是他领地的常客,赫莫拉与她分享了祂所知道的一切。祂还帮助阿祖拉维护月亮及其运转。
                        然而,Riddle'Thar 崇拜的出现带来了思想的改变。因此,第二纪元部分著作告诫人们不要崇拜赫莫拉,将与潮汐之灵的交流描述为“比死亡更糟糕的命运”,这将“撕裂心灵”并“粉碎我们对现实的感知”。
                        尼德人对莫拉的记述
                        探索者档案馆为赫麦尤斯·莫拉(Hermaeus Mora)的尼德神殿
                        一群名为“探索者”的尼德人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图书馆,称为“探索者档案馆”,在红卫人来到落锤省之前几个世纪,探索者们将敬拜的礼物带到神殿深处,知识君王用秘密知识奖励了他们。后来Tarish-Zi来到神殿学习如何建立一支亡灵军队:在神殿上重新建造了一座神庙后,莫拉将安卡拉的秘密交给了他。
                        瑞驰地的莫拉影响
                        尽管 Reachfolk的氏族通常不崇拜赫麦尤斯·莫拉或将其与宗教习俗联系起来,但祂的名字在他们中得到广泛认可,并且与知识密切相关。在某些Reachfolk中,他被称为林地人。有传言称,即使是赫麦尤斯·莫拉也不知道Reachfolk习俗的某些方面,比如制作护身符以纪念死者。一位 Reachfolk 法师用这些隐秘知识换取了如何让他已故的父亲 Fynboar 起死回生的信息。复活成功实现了,而Fynboar斥责他的儿子否认他死亡的荣耀,并玷污了他在 Reachfolk 来世的合法地位。
                        水手间的莫拉迷信活动
                        水手们称祂为Herm'us Mora,祂的领域是不可知的海洋。祂是隐藏浅滩、漩涡和骤发狂风的迪德拉君王。消失得无影无踪的船只是那些船长通过挑战潮汐之王、无视预兆或在货舱中装有违禁货物而激怒潮汐王的船只。沉没后,这些船只最终落入 Fathoms Drift。众所周知,水手们会向这位君王祈祷或者咒骂祂。


                        IP属地:福建12楼2024-05-01 22:36
                        回复
                          死灵之地篇章中莫拉形象的塑造
                          从预告任务“命运之眼”开始,身着金眼教团服饰的“智者”莱拉米尔便会突兀传送至无魂者身旁,并以“逆天改命的代理人”来称呼我们。

                          此处注意她的谨慎措辞,在言辞中对无魂极尽夸赞,任务的邀请也仅是缓和的“提议”。如果继续询问全知者是谁,莱拉米尔会在报出莫拉头衔的同时暗示此次协助莫拉也是在拯救奈恩的现实“reality”。


                          IP属地:福建13楼2024-05-01 22:46
                          回复
                            这给无魂的表面体面到位到有些甜腻。接下来为了体现更加恳切的诚意,莫拉亲自用三枚时空雕纹契约来约束自己。


                            这三枚雕纹在之前的预告任务中表现出来能够部分穿越时空,洞察时间线以及某种对时间线的可塑性,通过这三枚雕纹的力量莫拉与无魂者签订了守卫莫拉异典与奈恩现实的契约,并且确保知识君王自身并不会危及到奈恩与损害到无魂者的利益。
                            注:雕纹是莫拉的奥术创造物,其蕴含有失落知识或者记忆的残碎片段。经过莫拉的诱导催化,它们能够转化为内在概念的塑形状态保存。


                            IP属地:福建14楼2024-05-01 22:47
                            回复
                              无魂者此时也被其诚意打动下意识会询问一句“你与我所遇见过的所有迪德拉君王不同,你到底是什么?”
                              之后,莫拉便会开始如开篇语一般自我介绍

                              “我是存在终结之时的神秘,是造物伊始低语的第一个秘密;我是无名之辈的守护者,是未答之问的传承者,我存留命运智识,解开命运枷锁,我即是——全知者。”
                              之后预告任务便以无魂者亲手与莫拉签订保护奈恩与秘典的契约完结。
                              此处莫拉的形象已然较之单机叙事的共性而言有较大差异,相较于之前一以贯之高高在上的迪德拉君王塑造,前来恳切请求无魂者帮忙而又显出无所不知姿态的莫拉更为贴近凡人间的正常交流。此处的莫拉相较某位前赛伊克学徒现法师公会创始人更为温和,自我的宣示与对无魂的尊重并存,对话中时刻为无魂保留“看似留有拒绝空间”的礼貌风度,也有“我看到了无数你失败死去未来”的隐晦担忧与傲慢,最终以奈恩现实与秘典关联这种“无法拒绝”的理由多重将无魂者绑在自身的命运潮汐之中。
                              当然,时刻对迪德拉君王保有警惕的朋友这时也会感觉到异样,奈恩现实是否真如莫拉所言那般与其领域秘典关联密切还没有得到验证(在主线后续会发现这是个罗生门),莫拉实际是回避了这个最为重要的问题答案的论证,通过对自我身份“全知者”的宣示来以知识权威的姿态强制压倒了无魂者,无魂者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被“绑架”拉入了莫拉的命运博弈之中。在这一视角上老莫拉仍然回归了迪德拉君王固有的叙事形象“祂以祂的秘密诱骗凡人”,保留了其原有的崇高傲慢。


                              IP属地:福建15楼2024-05-01 22: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