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吧 关注:1,247贴子:172,602
  • 4回复贴,共1
春尽
唐末 · 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胜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04 02:57回复
    开篇点题,描述作者对春尽的感慨,“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诗人叹息春天如此迅速就从身边消失,即使四处寻觅,也难以发现春的踪迹。才子心中郁闷,只好不停地借酒消愁。首句描述春天未尽之前,次句展现春尽之后,作者用“昏昏、酒痕”,表达出不见花事之后的浩叹,以及对春尽的伤感之情。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04 02:58
    回复
      颔联写景,“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涓细的水流,载着漂浮的残花,不知流向何处;断续的云彩随风飘荡,又在诗人寄居的孤村落下一阵雨点。诗人技法高妙,先写“浮花”,再写“含雨”,故意颠倒因果关系,反而突出了一种伤春之意,遣词造句也都充满了一种凄凉情绪。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04 02:59
      回复
        颈联抒情,“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胜难招自古魂。”诗人在南安过着闲居生活,平日里很容易感知季节更替的迹象,所以一旦雨打枝头、风吹花落,就会很敏感地触发一份愁情。诗人以往在京城工作时,亲交故旧都会频繁往来,彼此遇到一些烦心之事,都会相互安慰、互诉心曲。可是而今形单影只、远离故土,既不见熟悉的面孔,又招不来古人的精魂,实在感到无比煎熬。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04 03:01
        回复
          结尾更加耐人咀嚼,“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诗人说自己在西园虽然无人陪伴,好在还有黄莺经常殷勤光顾,可以略解心中的郁闷。写到这里,诗人好像心情变得开朗,其实细细琢磨,这不过是作者故作旷达。黄莺如果可以解忧,诗人又何必在开篇诉说自己一杯接一杯地喝酒,以至于满身酒痕?韩偓的这首诗开篇点题,颔联写景,颈联抒情,结尾又呼应开篇,显得结构严谨。同时作者又借景抒情,采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彰显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悲戚心情,不愧为传世佳篇!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5-04 03: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