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人吧 关注:1,757贴子:56,101
  • 4回复贴,共1

夫余人是满族的部分族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刘信君 邓树平,出版的《夫余史》讲到了部分夫余人合并到了满族。
第五章 夫余国的灭亡:
四是一大部分夫余人融入勿吉族团。东晋末年至南北朝时期,勿吉西进排挤了夫余,并尽据其旧地,并以此为根据地逐渐地衍生出著名的“勿吉七部”。这并非巧勿吉、靺鞨文化之内的现象。这即是说,勿吉七部,仍以夫余普通民众为主体,只是此时去夫余称谓而变为勿吉七部的部分。在勿吉的军事打压下,夫余举国西迁乃至灭国,最终导致留居原地的夫余大部分民众被融入勿吉七部之中,包括北逃故地改称豆莫娄(达莫娄)部分夫余人。据《魏书·豆莫娄》记载:“豆莫娄国,在勿吉国北千里,旧北夫余也。”另据《新唐书·流鬼》条记载:“达莫娄(豆莫娄)自言,北夫余之裔,高丽(指高句丽)灭其国,遗人渡那河(嫩江汇入松花江以东段),因居之。”《魏书·豆莫娄》记载的“勿吉国”,主要是指勿吉人西进排挤了夫余之后,占据夫余旧地,也就是今吉林、长春、农安附近地区(包括今哈尔滨及其周边市县)。以此向北千里,当时的里数一千里,约合今日700里,即进入了今呼兰河流域沿河两岸诸遗址的范围。文中还清楚地交代出一个地理名词,即“遗人渡那河(即嫩江汇入松花江后的总称)”。这条河,学术界普遍认为是东流松花江。北渡那河以居之,即到达了松花江支流北岸的呼兰河流域,在该流域我们曾沿河发现多处大面积属于这一历史时期的遗址。另外,在呼兰河流域的调查,除上述遗址之外,沿河附近的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发现。在这些遗址当中,含两种考古学文化:一是战国两汉时期较早的文化遗址;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既包含橐离人的文化物质遗存(庆华古城类型),又间含有夫余(豆莫娄)人的文化物质遗存。这就是该地区大面积遗址内含两种不同文化的原因。笔者认为,因破国而部分外逃的夫余人所到达的避难之地,还是取呼兰河流域为妥。自北逃祖居之地的夫余人改称豆莫娄之后,留居原地的夫余人被勿吉同化,后按着历史顺序又被改称靺鞨七部,后改称女真、满洲,最后融入当代满族。西汉时期一个拥有民户8 万、大约有40 万人口的泱泱大族,到北朝时期被环伺的诸强族肢解融合,最后分别被同化到当今的汉族、满族、蒙古族和朝鲜族之中。夫余,彻底走完了它的历程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04 22:02回复
    @风雨江晓鹤 @樱花校园管家 @叶赫那拉紫骏♬ 可以看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04 22:03
    回复
      女真融合了一部分扶余,但不能说扶余就是满族的一部分,因为扶余人还有一部分被卖到关内充当劳动力,另外契丹人也干掉不少扶余人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05 07:43
      回复
        就像高句丽人,或者被内迁,或者让契丹人干掉了,毕竟契丹人称霸东北,也不会允许大量高句丽人存在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5-05 07:44
        回复
          而且女真融合扶余人已经是金国时期了,毕竟契丹人被打跑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05 09: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