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hr吧 关注:8,722贴子:103,640
  • 10回复贴,共1

今日,立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05 11:48回复
    “一夜熏风吹春去,万物并秀迎夏来。”5月5日8时10分,迎来立夏节气!
    立夏,一个带着灵动感的节气,夏天的帷幕自此轻轻开启。如果说春是“生”的季节,那么夏就是“长”的季节,立夏之后,气温迅速升高,雨水明显增多,生命进入了旺盛的生长期,“万物至此皆长大”。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05 11:49
    回复
      立夏·节气
      作者/宋英杰
      节选自/《二十四节气志》
      立夏,是象征夏季开始的节气。“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05 11:50
      回复
        《礼记》描述的立夏物候,是蝼蝈(lóu guō)鸣、蚯蚓出、王瓜生。
        根据《礼记训纂》,“蝼蝈,蛙也。”立夏之后,“听取蛙声一片”,著名的“天气预报员”开始亮相、发声了。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认为蝼蝈是“生穴土中”的蝼蛄(lóu gū)。其实甭管特指哪个,立夏之后,各路“歌唱家”都开始纷纷登场了。
        因夏而鸣、而出、而生、而秀的物候次第中,古人以顺应而不冲犯的礼敬之心,乐享着天地赐予的“麦秀风摇,稻秀雨浇”的繁盛田园。立夏时节,恰是草们、苗们的青年节。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05 11:50
        回复
          立夏日,夏的面积约为80万平方公里,而春的面积约为585万平方公里。(以气象学标准为计)
          一年之中,什么时候春天的面积最大?不是清明,不是谷雨,而是立夏。确切地说,是立夏的三候(5月15日至20日左右)。所以,如果以平均气温来定义节气,立夏或许应该改名为“盛春”更为贴切。
          孟夏之时,人们常常感慨“无可奈何春去也”。但按照气温的标准,立夏到小满时节,反而是春天疆域最全盛的时期。
          一位朋友说:“你们气象学的入夏标准太烦琐,我们的标准是‘樱桃红熟’。”吃上樱桃,便是夏天。“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好吧,其实我也特别喜欢这个鲜美的换季标准。
          “桃始华”是春,樱桃熟是夏,花果标准终究比气温标准更优美、可爱。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5-05 11:51
          回复
            有时候人们觉得春天很短,正如郁达夫的感触:“春来也无信,春去也无踪,眼睛一眨,在北平市内,春光就会同飞马似的溜过。屋内的炉子,刚拆去不久,说不定你就马上得去叫盖凉棚的才行。”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南方初夏时令,北方依然是暮春时光。虽然古人并未以精确量化的方式划定春季、夏季的时长,但三春、九夏之说足以体现春之短、夏之长。
            “采茶歌里春光老,煮茧香中夏景长。”“茶歌才了又田歌,节物真成一鸟过”,令人感慨,从茶歌到田歌的变换之间,便已春夏交替。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05 11:52
            回复
              立夏时节,“其盛以麦”。
              江淮地区的农谚说:“谷雨麦怀胎,立夏麦吐芒。小满麦齐穗,芒种麦上场。”麦熟进入最后一个月的倒计时。“四月麦醉人”,麦子是乡间风景;“麦足半年粮”,麦子更是百姓依归。
              在一处风景区,许多游客问导游:“这是什么呀?”答曰:“油菜籽。立夏之后,人们就要陆续收获了。”大家很感慨,平常我们只关注花,未曾留心过花落之后的故事。
              媒体的镜头往往也是对准油菜花,很少聚焦油菜籽。我们或许对油菜花更熟悉,但农民种植它的初衷,并不是因为花,而是因为籽。“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农历四月南风一吹,催促着田中的大麦逐渐黄熟。枣花未落,梧桐叶茂。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05 11:52
              回复
                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
                立夏日俗尚啖李。时人语曰:“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故是日妇女作李会,取李汁和酒饮之,谓之驻色酒。一曰是日啖李,令不疰(zhù)夏。”
                在太湖流域,立夏的时令“三鲜”是蚕豆、竹笋和青梅。“俗于立夏日啖青梅,云令人终岁神清不惛(hūn)睡。”当梅子由青泛黄之时,便是绵绵的梅雨时节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5-05 11:53
                回复
                  立夏之后,是“祝融司令继芳春”,天气渐趋炎热,体现着一个“火”字。此处的司令,不是领兵打仗的头,而是管理时令。祝融乃火神,它开始掌管时令了。人们或乐于夏,或苦于夏,皆因这个“火”字。“不但春妍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无须畏惧,以随缘之心体验自然,春日是良辰,夏日亦是佳期。
                  “无厌于日,使志无怒。”夏季,我们不厌恶阳光,修一个“养”字,多一些修养,过一个无怒之夏。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05 11:53
                  回复
                    初夏为墨,略淡;执笔人间,甚美。
                    这个时节,万物正以最美的姿态,出席夏日开幕式。
                    无论是樱桃红透,梅子留酸;还是石榴开遍,芭蕉分绿;又或是湖水潺潺,翠染闲庭,都让人无限欣喜,难怪古人会说“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是的,春日是良辰,夏日亦是佳期,二十四节气,每个都独一无二,它有四时代序的天地之美,也是时间长河里的中国智慧。多少年来,我们跟随着节令的脚步,顺势而为,应季而耕,不误农时,时和岁丰。如今,它是“中国式浪漫”最美妙的一笔,也是流淌在每个中国人基因里的文化自信。
                    “立”是开始,不如就从此刻,开始夏季,开始执笔人间。
                    “可能的话,最好在明亮些的地方见,季节但愿是夏天。”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5-05 11:54
                    回复
                      时间过得好快呀,2024快过去一半了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5-06 08: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