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吧 关注:29,908贴子:1,237,952

长沙血液中心献血,再谈献血和铁营养状况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长沙血液中心第。。。第不知多少次献血。。。


IP属地:湖南1楼2024-05-06 16:49回复
    今天继续谈献血和铁营养状况的问题。
    1.首先看机器采集结束的情况。
    费森尤斯公司AMICUS机器采集时所用的是盐水+抗凝剂组合的抗凝盐水预冲洗并排气除留样针及留样袋外所有管路,对管路进行枸橼酸盐化抗凝,消耗盐水378mL。我没有每次都拍摄。最多的时候是500mL,按机器设置不同而不同。
    依盐水冲洗的情况,可以看出管路残余血量。大致可推算出管路中残余液体量378mL。
    2.依颜色情况进行红细胞残余浓度辨别。
    Murphy式红细胞回输壶(P2)及其他残余的血量,目测约为15%红细胞悬液。(其实你可以拿生理盐水配红细胞悬液,配多了你也能目测,50ul全血,配1mL盐水,就是5% 配多了谁都可以根据颜色目测个差不多)
    3.那折合下去本次机器中残余约56.7mL全血。(按比例推算)


    IP属地:湖南2楼2024-05-06 16:58
    收起回复
      针对全血残留量,各家报道不一。
      长沙血液中心在90个随机抽选的Trima Amicus MCS+(每个30个)废弃耗材中,进行的不完全统计。
      1.Trima旧版固件 残留全血折合最多可丢失104.7mL 最少可丢失折合77.7mL全血。平均在91.2mL折合全血间波动。(仅长沙一家,且统计数据不完全准确)
      2.Amicus 残留全血折合最多可丢失87.3mL全血,最少可丢失折合72.3mL全血。平均在79.8mL折合全血间波动。
      (仅长沙一家,且统计数据不完全准确)
      3.MCS+ 995E盐水补充型(这个机器目前只有长沙在用,北京、辽宁、浙江均未采用此机型,首先用盐水预充管路,同时每个回输循环过程中,血浆自体回输荡洗离心杯及管路后,再取40mL盐水荡洗离心杯及管路,同时回输)
      最多可丢失43.1mL折合全血,最少可丢失19.5mL全血,平均在31.3mL折合全血间波动。(仅长沙一家,且统计数据不完全准确)
      4.Trima新版固件无统计数据。
      全血的残留,和每个人的采集时间、采前HCT及采时机器设置息息相关。并不能套用一家数据。同时,各家报道数据不一,但准确的说基本都在此区间波动。


      IP属地:湖南3楼2024-05-06 17:09
      回复
        该数据仅计算了管路丢失数据,同时还有NAT(Nuclear Acid Test)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的样本血未算入。这两个的留样要求是 NAT检测:5mL EDTA-K3分离胶无酶采血管 刺入留样针内,抽吸至采血管负压完全消失,ELISA检测:5mL EDTA-K2采血管/肝素抗凝采血管 刺入留样针内,抽吸至采血管负压完全消失为止。
        旁路留样装置的血液丢失至少上加10mL。同时还有部分新护士旁路留样装置习惯充满,此过程损失血液可打达数十mL。北京血液中心大部分护士对旁路留样装置操作很精确,不充满,刚好旁路留样装置留样到10mL即停止留样。


        IP属地:湖南4楼2024-05-06 17:16
        回复
          天津的血技机器 不带盐水回输 这种每次的损失大概是多少呀?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5-06 17:19
          收起回复
            长沙血液中心早在2018年即在文献提出:“耗材内残余红细胞加上核酸和酶免检测(10 mL/次),采用Trima 捐献1 次血小板,献血者损失全血101 mL,Amicus 损失90 mL,MCS+损失41 mL。如果献血者1 年捐献血小板20 次,Trima 损失2020 mL/年,Amicus 损失1800 mL/年,MCS+损失802 mL/年。目前国内全血每次最大献血量为400ml,年最大献血量为800 mL。采用Trima 和Amicus 和MCS+分别可捐献8 次、9 次和20 次血小板。频繁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存在红细胞超量丢失的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根据南美洲哥伦比亚国Antioquia大学在2001-2011年的回顾性研究中,16 979 名献血者被纳入统计对象,铁缺乏流行率为13%,范围在1%—62%之间,女性和重复献血者流行率较高,分别为19. 56%和20. 36%
            美国REDS-II 研究对献血者铁储备进行调查,检测SF ( 铁蛋白) 水平和转铁蛋白受体/铁蛋白对数值,发现15%献血者ID( 铁储备缺乏),41. 7% 的献血者IDE( 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献血强度、性别/月经状态、体重、年龄是AIS /IDE 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
            河北省血液中心经研究发现,50岁以上献血者及生育期献血者,每隔2-3周捐献一次机采血小板即可引起医源性铁缺乏。


            IP属地:湖南6楼2024-05-06 17:28
            收起回复
              今天在天津用的MCS+嘴唇依旧是明显麻木的,心跳加速像小跑一样,我已经献血26次不应该是紧张的原因,用amicus只有轻微的嘴唇麻木。我好像记得谁说过mcs单次抽血少,抗凝剂使用少,这反应还更大点,不知道谁了解原因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06 17:43
              收起回复
                铁是组成血红蛋白(Hb)的重要成分,人体大部分的铁存在于红细胞中, 约占总铁含量的70% ~80% 。因此,当机体内储存铁减少时,最先影响红细胞的生成,进而导致贫血。铁缺乏进一步发展,会还导致机体易疲劳、运动耐受性受损、认知功能障碍、异食癖、非肾病性不宁腿综合征等,危害身体健康 。铁缺乏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铁减少期ID,此期间体内储存铁减少或消失,但尚未影响红细胞生成,血清铁SI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正常;第二阶段为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IDE)此期间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供应不足,储存铁消失,SI和TS下降,铁蛋白FER明显下降。但尚未出现明显贫血症状及血红蛋白下降。
                此时大血小板异常增多,血小板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增大,为缺铁性的小红细胞被错误计入血小板所致。
                第三阶段为缺铁性贫血期IDA,此期间出现明显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相应症状,同时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明显下跌至跌出正常范围内。
                目前捐献血小板前只检测血常规,不检测铁代谢相关项目,处于IDA期的捐献者较容易筛查被排除,然而仅通过检测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等血常规项目难于发现处于ID和IDE两期的献血者,以致于加重献血者的非贫血性铁缺乏IDWA。已有文献报道,IDWA在韩国的主要发病原因是:频繁献血。
                献血者铁缺乏状态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铁元素得不到有效补充而继续献血,体内的储存铁就会逐渐消耗,出现铁的负平衡,发生IDWA进而进展为成缺铁性贫血IDE。
                2017年美国血库协会即提出:应对所有献血者及缺铁高风险献血者(包括频繁献血者、青少年、育龄期女性等)进行铁蛋白监测预防IDWA及IDA发生。我国2019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也建议对固定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监测铁蛋白水平。


                IP属地:湖南8楼2024-05-06 17:44
                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06 17:47
                  回复
                    另外插个楼问一下 上回血小板查血常规有几个箭头 请问有没有什么影响啊?血站说没事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5-06 18:11
                    收起回复
                      黑龙江省血液中心对2021-2022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抽样调查检测铁蛋白变化情况。
                      在统计期间内,不同献血频次女性捐献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捐献机采血小板<5 次组、5~9 次组、10~15 次组、16~20 次组、21~24 次组铁蛋白均明显低于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近1 年不同献血频次男性捐献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捐献机采血小板<5 次组、5~9 次组、10~15 次组、16~20 次组、21~24 次组血清铁蛋白均明显低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多次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初次组,<5 次组、5~9 次组、10~15 次组、16~20 次组、21~24 次组SF 均分别低于初次组,这说明血清铁蛋白水平与1 年内单采血小板采集频次成负相关,血清铁蛋白基本随着血小板捐献频次增加而减少,这影响了捐献者体内的储铁情况,捐献频次越多,捐献者铁缺乏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铁缺乏会对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的健康安全存在很大影响:认知功能受损、疲劳、难以集中注意力,严重睡眠障碍,异食癖等。如果1年内多次捐献血小板的捐献者已经出现了铁缺乏,而并没有及时适当补充铁剂制品,并且继续献血,缺铁程度将会继续加重,严重者甚至出现缺铁性贫血。
                      实验数据显示,献血者血清铁蛋白下降明显,但Hb 水平差异不明显。如此看来,按照国家现有的《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2011》的标准采集血小板,即使大多数的捐献者的血红蛋白 处于正常水平未检查出异常,但实际上有些捐献者的体内储铁已经出现不足,这需要引起相关机构警惕。进一步研究显示,女性单采血小板捐献者因为特殊生理周期、生育情况、节育器的使用等原因更容易引起体内铁储存不足。女性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均值整体低于男性,体内铁存储量也明显低于男性,1 年内单采血小板频次大于10 次的女性捐献者的的血清铁蛋白值指标大幅下降,1 年内单采血小板频次大于16 次的男性捐献者的血清铁蛋白值指标下降更显著。
                      倡导采供血机构向1 年内高频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进行铁营养知识宣讲,对1 年内单采血小板次数>16 次的男性捐献者和1 年内单采血小板次数>10 次的女性捐献者减少再招募次数,若需要,则增加单采血小板前SF 的检测,如果查出铁缺乏,可呼吁其延长再次捐献血小板间隔期,补充适量的铁剂制品,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多频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进一步保护受血者安全。


                      IP属地:湖南11楼2024-05-06 18:12
                      收起回复
                        天津血液中心提出 各地采供血机构应在全面掌握本地献血者铁营养基线状况后,为献血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补铁策略。 在充分考虑潜在风险和铁制剂可能的副作用的基础上予以补铁,制定个性化补铁策略。


                        IP属地:湖南12楼2024-05-06 18:14
                        回复
                          Poor iron store recovery in voluntary blood donors in the northern zone of Ghana 一文中明确提出:
                          仅仅依靠食物摄入来补充定期献血者体内的铁储备是不够的,尤其是铁缺乏比较严重的献血者。
                          1981年Simon 等人最早提出针对献血者的补铁疗法,在研究献血者铁营养状况后建议对献血者开展补铁研究项目,尤其是定期献血者、育龄女性献血者。
                          Master人对692名定期献血者进行研究,其中393名献血者完成了实验。在单盲健康教育实验中,发现通知铁蛋白检测结果组(每次献血后电话通知铁蛋白检测结果,若≥26ug/L则鼓励献血,若<26ug/L则建议其延迟献血或补充铁剂)的铁代谢指标优于不通知铁蛋白检测结果组(不通知铁蛋白检测结果,只鼓励定期献血);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双盲补铁组[每次献血后口服含不同含量元素铁的葡萄糖酸亚铁1 片,元素铁38mg 组和元素铁19mg组]的铁代谢指标优于安慰剂组(每天口服1 片安慰剂)。双盲补铁组的2 组铁代谢指标明显改善,且2 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通知铁蛋白结果组虽有改善但不及2 个补铁组,不通知铁蛋白检测结果组和服用安慰剂组的铁代谢指标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恶化!


                          IP属地:湖南13楼2024-05-06 18:25
                          回复
                            Nwagha等人研究证实献血后常规使用铁补充剂是有益的,献血者在献血后每日服用富马酸亚铁,6周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指数和铁储存参数的恢复百分比在80%~100%之间,且副作用较少,具有良好的依从性。
                            研究表明,口服和静脉补铁治疗都能显著改善症状,而补充铁的类型和临床结果之间没有差异。
                            考虑到为献血者制定补铁策略应尽量选择容易、方便、便宜和并发症最少的铁剂补充方式,口服铁剂具有独特优势。
                            目前研究中常用的口服铁剂种类主要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羧基麦芽糖铁、多糖铁复合物、右旋糖酐铁等 均能改善献血者铁缺乏状态。但由于一些铁剂具有较严重的胃肠道副作用及潜在风险,补铁应个体化调整。


                            IP属地:湖南14楼2024-05-06 18:31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06 18: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