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吧 关注:110,680贴子:561,360
  • 49回复贴,共1

对提高坦克的“不被杀死”能力的辩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只讨论“不被杀死”的能力,不讨论其他,如“不被发现”、“不被击毁”等)
我辩论的理论基础:
1.在可预见的未来,坦克将承受更多来自非正面的打击。
2.坦克将更有能力在非正面布置更强防护。
所以
我的观点:人员前置布局优于人员后置布局。
理由:
1.如下图所示,侧甲可与正甲完全相连,且集中于人员附近。而非分摊到全身,致使坦克在敌人日益强大的反坦克火力面前不堪一击。
即,同重量下,防御更强;同防御下,重量更轻。
2.人员后置时,其前置的发动机并不能有效增强防御。如,普通12.7mm子弹即可在较远距离上击穿汽车发动机,而坦克发动机LOS仅汽车的几倍,而现役(预役)钢针对于单纯的间隙钢的穿透能力是12.7mm的几十甚至几百倍。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08 20:26回复
    感觉非正面主要的要求是抗破,基本上从非正面被击毁的坦克都是靠破甲战斗部击毁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08 22:40
    收起回复
      你这玩意图里那点侧甲啥都不够用的,m1炮塔侧甲比你这图里的厚多了遇见串联rpg一样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08 22:50
      收起回复
        应该是无人化,小型化,轻量化,靠数量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09 07:50
        收起回复
          人不过是消耗品罢了 不如设计一款被击毁了也非常容易修的坦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5-09 08:57
          收起回复
            感觉没有用,今天你加强侧面加强四面八方,明天就有更强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出现,二战M1巴祖卡穿深80毫米,虎式侧面80毫米,基本上打不穿,所以美军有了M9巴祖卡M20巴祖卡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09 12:09
            收起回复
              想问楼主不被击杀和不被击毁啥区别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09 12:24
              收起回复
                3人车组,一个驾驶一个火控一个控制忠诚僚坦,作战时开铁幕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5-09 12:47
                收起回复
                  击毁——坦克因高温或主结构损毁导致,即殉燃、殉爆,这期间是需要时间的。
                  杀死——成员直接或间接死于攻击,即被打成肉酱、被烧死、被炸死、重伤后死。
                  所以击毁≠杀死。主语一个是坦克,一个是人,既有人走车还在,也有车走人还在。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09 13:58
                  收起回复
                    同意,一开始我也想车组后置,车组顶部有尾舱防护,然后发现无人机绕后撞车尾非常容易→_→
                    必须说,毛子坦克所有车组都有自己的逃生通道这点就比3人炮塔只有2个舱门的很多西方坦克人性化多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5-09 14:57
                    收起回复
                      不是可遇见未来,在俄乌战争里面,有不少就是无人机攻顶瘫痪或者损毁的,打到最后还是看双方产能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5-09 19:50
                      收起回复
                        正面和航向角提抗穿,不过目前700足矣了,不过侧面后面真得想办法提抗破,巡飞弹结合人工智能识别对坦克威胁太大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5-10 22:28
                        收起回复
                          提升生存能力的话,最好去掉炮塔和火炮,只留两个人的空间,一个驾驶员+一个操作员,体积就能大幅度降低,核心区减小,省下来的体积和重量就能换成间隙装甲和爆反提升抗破能力。如果想继续提升生存能力的话就加上激光近防和主动防御系统,远了激光烧,近了靠主动防御。
                          火力的话靠无人车带火炮和导弹就行了,操作员专职操作无人车。


                          IP属地:江苏14楼2024-05-11 17:24
                          收起回复
                            现在坦克的演化方向有点类似于二战结束后的战列舰,导弹的发展终结了战列舰的实战应用,4代坦克用着重强调成员防护而不是车体防护,靠主动防护而不是被动防护,增大体积提高冗余


                            IP属地:山东15楼2024-05-14 10:46
                            回复
                              我个人设想是类似某个吧友自设的“496工程”,当然了布局有点不一样,我的是主装甲-无人火力系统(包括弹药)-动力装置-乘员舱这样。我的设想是主装甲LOS1米,另外还可以加爆反,这样正面对动能弹KE900+。因为是无人,炮塔不需要太厚重的装甲,正面投影也小。当然了也可以整个能抗小口径机炮/轻型单兵反坦克武器的外壳骗一下人,顺便保护一下外置设备就是了。然后动力系统把武器系统与乘员舱隔开,这样就算是殉爆了还能挣扎一下。当然我这个布局可能会导致整车过长,毕竟火炮按照位置比乘员舱前置要前了不少,炮向前的情况下整车长度超过11米。主装甲比较厚,炮塔也往前挪了一点,为了不至于头重脚轻,乘员舱的装甲适当加厚配平一下,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是提高了成员生存率。


                              IP属地:广东16楼2024-05-14 11: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