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102,563贴子:3,361,655
  • 11回复贴,共1

70年代原型机制造和改验证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70年代新平台的原型机,只有歼-8和歼-12,其他都是旧平台的改型


IP属地:广东1楼2024-05-10 14:29回复
    之前说过,因为没有正式立项,就不能制造原型机,所以大多数研制飞机只是方案,就是模型吹风,连详细设计都没有进入。
    如果适当借鉴苏联的方法,即增加原型机的制造数量,并酌情跟新研制飞机结合,经费上作为追加费用,将部分设计中的飞机进入详细设计,并出图,在原型机制造中造出验证机,验证机不需要做强度试验,一是静态展示,确定飞机总体布局和各个部件设备位置,二是能飞起来。
    因为70年代新平台的原型机只有歼-8和歼-12,那么歼-8如果多造原型机,并投入新验证机研制和制造。
    架空:
    1972年空军要求更多全天候战斗机,给601下达全天候两侧进气道歼-8改型验证机的计划,一是研究所内部组建相应研制团队,尽快研制并锁定状态,审核后出图投料制造,二是列入军费支出项目(不列入三机部研制费)。
    601领受任务后,经过分析认为短时间内可利用歼-8-18号两侧进气道方案,并根据歼-8原型机图纸做了简单修改,空军审核后同意此方案,歼-8两侧型进入详细设计,详细设计完成,接着发图,工厂投料生产。
    因为是验证机,所以不安装雷达(也没有可安装的型号)、航炮、告警器等,因为需要尽快搞出来,所以还是按单座设计(座舱基本不需要改动)。
    1973年12月,歼-8两侧型验证机制造完毕,1974年4月开始验证试飞。
    1973年空军决定上新的战斗轰炸机,1974年底西沙海战后,战斗轰炸机提上日程,空军决定在歼-8两侧型验证机基础上改歼-8战斗轰炸型,因为时间紧急,不再更改机翼安装方式(仍为中单翼),座舱不改(仍未单座),不设置机内弹舱。
    1975年确定歼-8战轰型验证机方案,投入详细设计出图,投料制造,1976年底歼-8战轰型验证机制造完毕。


    IP属地:广东2楼2024-05-10 14:50
    回复
      想都不要想了,尤其80的口号:需要忍耐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10 15:10
      收起回复
        建议整个中推的歼12和歼8搭档,歼七和歼八气动相似,且全包线压住,能批量产歼八就没意义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10 15:50
        回复
          其实还有几个平台也能改验证机,比如强-5,当时有原型机的核攻击型、对海攻击型,还有轰-5,当时有轰教-5


          IP属地:广东5楼2024-05-10 15:54
          回复
            60年代开始研制,70年代试飞的唯二两个新平台,歼-8太大(主要是针对歼-7),歼-12太小。
            当时的技术条件,理想情况下,应该是歼-8缩小一点,即用涡喷-6改型的空重7吨左右的双发三角翼战机;歼-12则放大一点,即用涡喷-7改型的空重5吨左右的单发后掠翼战机。


            IP属地:广东6楼2024-05-13 09:46
            回复
              之前也说过,战机的研制和制造应该跟空重联系,循序渐进。
              米格-19,空重5.6吨,米格-21F13,空重4.9-5.0吨。那么中国60年代中新研制的战机空重最好在米格-19基础上增加30%左右,也就是空重7.3-7.5吨之间。
              歼-8的空重达到了9285公斤,显然是超出了当时的能力,也导致歼-8存在内部无效空间和机尾发动机罩重量过大等问题。
              强-5在米格-19上改型,带内部弹舱型空重6940公斤,如果一开始不设计内部弹舱,估计同体积的强-5空重在6200-6400公斤。


              IP属地:广东7楼2024-05-14 17:21
              回复
                实际上1971-1972年就放弃歼-12这种简陋的小型战机了,这个时间节点,涡喷-7乙也完成了最初试验,很多歼-7的部件设备也逐步开始生产,645雷达的小型化也在搞了。
                如果不迟于1972年底,修正歼-12的方案,将其放大设计,基本气动布局不做大的调整,机头进气改为两侧进气,进气道参考F-5A,加大机体、机翼,发动机改为涡喷7乙,内油类似米格-21F13,机炮改为机身双23盖斯特炮(北韩获得,未仿制成前,先用23机炮替代)。
                歼-12用下单翼,机身下扁平,这样可以用较小面积的机翼获得相同的升力,翼根炮后,可以改为油箱,也可以把机翼加装机翼油箱。
                这样放大后的歼-12,空重大约4.8吨,内油2200公斤,正常起飞重量7.2吨,最大起飞重量9.4吨,内油航程1700公里。


                IP属地:广东8楼2024-05-24 15: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