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车吧 关注:809,626贴子:28,506,416
  • 21回复贴,共1

我不懂就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公路车立管这个凹进去的设计是为了什么,个人是非常喜欢上管曲线和破风架的,但是由于预算有限肯定是买不起皮娜的,所以看了很久也是暂定了高士特,但是高士特不单卖车架和,买车后面肯定要升级论组什么的很麻烦,也有看过精灵,但是挺喜欢高士特这个坐管的,言归正传,就是今天刷视频看到这个澳奇的架子感觉挺符合我的预算和审美的,但是这个立管我没看懂,没有澳进去是因为什么,是好处还是缺陷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10 20:16回复
    轮子可以缩进曲线里以获得更短的后下叉和更好的气动性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10 20:55
    收起回复
      凹进去可以缩短后轴距,轴距越短发力越直接,控制越灵敏。轴距越长操控越稳定,滤震性能也越好。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5-10 22:45
      回复
        澳奇深圳碳,有买过的朋友说不错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11 07:21
        回复
          精灵这个是毫无气动可言,他这个单纯是走杀马特路线,人家look实打实的有气动,估计他们老板觉得这样挺帅吧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5-11 08:13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11 08:16
            回复
              紧贴车轮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5-11 08:30
              回复
                1,chainstay距离缩短更有利于反馈,不过也不是所有气动车都短,这个不影响速度,更多是车的调性。
                2,后轮和车架之间的间隙越小绕流越少,和需要转向的前轮不同,后轮和车架一个固定的位置关系,所以可以做的尽量紧贴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5-11 09:14
                收起回复
                  缩短轴距 提高操控性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5-11 10:37
                  回复
                    3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5-11 10:46
                    回复
                      破风架正面比较薄,所以为了保持强度侧面就比较厚,然后厚了不能把轮子往后推,距离长了链条也长,重量多了稳定性也差了,就做成弧形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5-11 17:03
                      收起回复
                        可以看看ceepo mamba-r,刚性很顶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5-11 18:49
                        回复
                          24款银贝斯1550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5-11 19:44
                          回复
                            跟我一样,不过我觉得后上叉不下移更好看。今年上海展奥利尼的两款新车架看起来挺不错,但他家架子质量咋样就不知道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5-11 20:15
                            回复
                              1.贴合轮组降低风阻
                              2.缩短后叉长度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13 16: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