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hj吧 关注:1贴子:376
  • 2回复贴,共1

直腿坐放松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直腿坐放松法的要领就是吸气时前阴、后阴、会阴上提,隔肌下降,都往命门那儿归,同时肚脐也往命门那儿收,这样既有上下之气汇聚于中宫,又有把丹田气和腰脊结合起来,把前田气变成后田气。


IP属地:上海1楼2024-05-11 16:40回复
    直腿坐放松法:
    第一步松腰法是要把气收到命门,炼精化气。
    第二步功是气从命门出来,练膜络的开合。
    第三步功是气返回内脏,练脏真混元气。
    “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十年而神且灵。”直腿坐放松法分为十步功,如果每三个月升一级,三年应该可以练成小乘功夫。


    IP属地:上海2楼2024-05-11 16:44
    回复
      (二)正功
      1.坐姿要求
      自然坐姿:两腿伸直,大腿、膝盖和坐具贴实,两膝、两脚都要并拢,脚尖微微翘起。躯干自然放松并前倾,松松垮垮犹如被剔去了骨头。腰直着或弯着都可以。头低着,下颌回收,玉枕微上提。两手捂在膝盖上。松肩空腋,肩自然放松下沉。采用自然坐姿练坐功时仅腿上绷点劲,别处都要放松,象没骨头那样缩着。这么缩着肩有点发沉,注意腋窝要空松,头可以低着,脖子往后挺一挺。命门以下要往后突。一开始上身越放松越好,越放松,命门越往后突。
      练坐功时身体放松向前弯着,这是为了把韧带松开。如果身体不松到一定程度,有些问题感觉不到。如,从五枢、维道到居髎这一段都是经脉转换的地方,也是腹横筋膜向四肢转移的地方。一开始肌肉、肌腱绷着劲,当它使不上劲,要换劲、松开的时候,髂前上棘这个地方非疼不可。
      正规坐姿:两腿伸直,大腿、膝盖和坐具贴实,两膝、两脚都要并拢,脚尖微微翘起。身体中正,即躯干直着,和大腿之间呈90度角。两手捂在膝盖上。松肩空腋,肩自然放松下沉。腰要放松,但骨盆和腰不能斜着向后凸。这有一定的难度。刚开始练习时就把身体坐直,则腰部往往不符合要求。所以初练者应采用自然坐姿。
      2.动作要求
      第一步。吸气时,膈膜下降往命门挤(膈肌最下点靠近第二腰椎下缘),肚脐、会阴、胯关节、股四头肌和大腿根使劲往命门缩,命门往后突,身体自然放松往下落;呼气时,身体各部自然放松复原,身体也自然恢复原位。如此反复练习。
      第二步。在第一步基础上加上膝。吸气时,膝关节催胯关节,往命门收。呼气时,各部位放松。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加上脚。吸气时,脚趾扣抓,脚心内含,脚催膝,膝催胯,往命门收。呼气时,各部位放松。熟练后,还可以在呼气时脚往外蹬。
      第四步。在熟练掌握第三步的基础上,开始走力贴于脊。头不能使劲低着,把下颌收住,喉头回收找玉枕,玉枕以及耳后的骨头(耳根劲)都用点意念向上提。这么做气比较整,为下步练喉呼吸打下基础。吸气时,会阴上提,腹部收缩,胸外开并往回含,一齐往背部合,胸和腹都往脊椎上挤。(肚子尽量向回收,弯着腰时肚脐缩进去老深。)不管膈膜下降。呼气时放开。一吸气合住,一呼气放开。
      这实际上练的是腰为第一主宰,丹田为第一辅佐。腰放松后,要把丹田气往回收到腰上。但若腰不松,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一般等背部有了放松的感觉才做这个动作。(见后面“怎样练好明劲”中的“体察躯干”。)不是非得有那种疼痛感才算放松。坐着两肩放松往外一张,就觉得肩和两肋好象肉没骨头那样向下坠,似乎要坠到胯骨上。没疼痛感,有这种感受也可以。
      当呼吸配合不好,精神不够集中,腰放松还不够的时候,就直接往回瘪肚子练气贴于脊,也练不出什么效果。每个人的进展速度是不一样的。如果不按照前后次序一步一步地走,效果就差。
      说明:以上几步动作要求描述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把它们看作一套连续动作而在一次练功中完成。
      3.发音
      呼吸的同时还要注意发音,吸气时发“yu-en-”(云),呼气时发“yi-e-ng-”(英)。发音时不要出声音,要默念,音要长。“yu”和“en”这两个音不要同时发出来,先发“yu”再转为“en”,发“en”时还要有“yu”的口型。发“yi-e-ng-”也同样如此,而且最后要保持三个音节的口型。可以一个呼吸断断续续地发多次音,即吸气时发“yun-yun-……”呼气时发“yong-yong-……”
      发音是为了帮助会阴收缩,把气聚往命门。发“yu-en-”时就象地气上升,通过会阴上提把地气升到命门。
      发音时呼吸要深细匀长,精神要集中。为了避免跑神,可以数着数练,每十个呼吸为一组。这么练一定会感觉到内气。如果精神不跑,即使没什么感觉,坐几个钟头也很好。
      4.正功中间的调节气功,
      ①每做36个呼吸或49个呼吸就扳一扳脚。方法:两臂上举并伸直,掌心向前,向上抻一抻,然后头向前倾,臂向前伸,脊椎骨逐节卷曲而下,两手扳住两脚,胸椎、腰椎向后拱突,额头贴在腿上。(尽量贴在膝盖上。)扳脚时要注意两膝不要往外分。
      ②把头抬起来,动动腰,把腰部的运动度加大。先把腰伸直,甚至往前塌一塌。吸气时腰向后一拱,呼气时腰向前一塌。反复练习。注意,腰向前塌时,两肋要通过腹外斜肌向上提,使小腹回收。
      5.练功时间要求
      一般每次练习坐功不得少于2小时。
      6.练功效应
      初练时会出现腰、胯酸痛等现象,这时一定要坚持住,要把它看作锻炼毅力好机会。反复练习,慢慢气会进入脊髓,腰就松开了。当气进去时,腰部会有特殊的感觉,有个别人腰那儿可能会响一下。再有,反复发音,慢慢周身都会放松,感觉胳膊、肩膀、肋骨都发沉下坠,有时喘气还感觉肋骨疼痛。认真练习,身体放松到一定程度,它自己会慢慢直起来,这时呼吸也会变得深细匀长,喘气好象在命门那儿跟葫芦一样呼呼地开合,它会自己开合。
      很多人练内家拳多年体会不到“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勤练本功却很快能体会到。
      如果在假期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就是练坐功,这么坐两个月,有的能过小关,有的可能通过中关。腰松开以后,气往脊骨里边走,甚至在脊骨前边走,脊骨里边的气会和四肢连起来,意念一动,四肢当中一个气会往回走,这种情形近似中脉的影子。
      身体放松,慢慢直起。
      1.松关节。用意念把全身的关节松一松。从头往下到脊柱,然后到肩、肘、腕、掌、指,胯、膝、踝、足、趾,一个关节一个关节地往下想,每个关节间隙都想一想,想得越细越好,把它放松。
      2.贯气。象捧气贯顶法侧前起捧气一样做三个贯气,同时意想全身的气要充斥通调。
      3.运头。用手指把整个头从前向后梳一梳,轻重自己把握。然后再振颤一下,把头运一运。
      4.熨眼。大拇指伸出,其余四指蜷起来,拇指尖挺着,沿上眼皮从睛明穴拉动到太阳穴,这么拉十遍,再沿下眼皮拉十遍。然后用掌根把太阳穴揉一揉。手放下,收功。
      起来之后,把腰胯转一转。不是像转腰涮胯那样转,而是像一般做运动,把两腿分开大转。转完之后,练一练第二套健身太极球中的“双臂旋转”,再把两腿并起来慢慢做俯身拱腰,然后做做下蹲。总之,收功后不要马上就走,要把周身动一动,通畅周身气血。这样把腰松开了,慢慢要往周身各个地方去松。


      IP属地:上海4楼2024-05-11 16: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