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3,913,218贴子:70,836,521
  • 16回复贴,共1

禁毒知识宣传:甲基苯丙胺的诞生时间与被滥用的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居住在德国的罗马尼亚科学家的偶然发现,直接让日本60年内成全球毒窝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11 23:10回复
    现代化社会中,目所能及之处,全部都是人类文明的科学技术带来的研究成果,而之所能有这一切的成果,都离不开人类社会的科学家们的探索。然而,也不是所有的科学探索都能带来正面影响和正面发展,还会在无意中打开潘多拉魔盒,释放出无尽的灾祸。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11 23:12
    回复
      “冰”,专业学名叫:甲基苯丙胺,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大家的视线,或许是由于进入中国时间较晚,许多国人以为它是20世纪后半叶才出现的。其实它的前身苯丙胺,即安非他命,早在1887年便已问世。
      一位居住在德国的罗马尼亚科学家,在一次失败的研究后,意外得到了后来被命名为苯丙胺(安非他命,冰的前身)的化学物质。巧合的是,日本化学家也在同一时间合成苯丙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11 23:15
      回复
        庆幸的是,无论是罗马尼亚化学家,还是日本化学家,都将苯丙胺当作了化学实验失败的副产物,没有重视这样的“恶魔的果实”。
        不幸的是,32年后也就是1919年,日本化学家绪方章才通过改进工艺,在实验中提炼出粉末状的甲基苯丙胺。
        这种粉末状甲基苯丙胺问世后,很快被发现具有兴奋和神经刺激作用,由于当时对其毒性缺乏清楚的认知,因此它被广泛用于制药领域,应用范围涵盖减肥、嗜睡、哮喘、头痛等众多症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5-11 23:17
        回复
          溜冰散冰……以后就没追求了……平时的所有让人快乐的事情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11 23:21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11 23:22
            回复
              抱着战争的目的,大量甲基苯丙胺被批量制造出来。当时日寇还给它起了其他的名字--突击锭、猫目锭、特攻锭。就这样,大量的突击锭就被发放到日寇手中。
              不仅于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寇为了挽回战争颓势,曾经建立了“神风特攻队”,为了让他们不畏惧生死,日寇再次发放大量的突击锭。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5-11 23:22
              回复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战败投降,进驻日本的盟军最高司令部接收了日本的一切,其中也包括日军为“本土决战”而准备的巨量苯丙胺类兴奋剂。1945年12月,根据盟军最高司令部的命令,盟军将战后接收的价值接近一亿日元的医药品发放给医疗机关,随后向普通民众提供,其中就包括苯丙胺类兴奋剂。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5-11 23:23
                回复
                  当时的日本社会一方面处于战败后的耻辱与苦闷之中,另一方面战后恢复重建的工作也十分繁重,大量国民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之下,无从排遣。
                  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苯丙胺类兴奋剂一方面能缓解日本人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又消除了工作的疲劳,可以连续不眠不休地工作,很快就受到日本社会的热烈欢迎。据一名作家回忆,早期主要是出租车司机、夜班工人等需要长时间夜间劳作的人员购买,后来作家、艺人和乐队成员等文艺界人士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受其影响,后来年轻人也开始滥用兴奋剂,这类兴奋剂竟然脱销。看到如此巨大的需求后,帮派团伙趁机介入,从医院和药店里勾结医药人员偷卖苯丙胺类兴奋剂,后来又开始自己加工合成。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5-11 23:24
                  回复
                    即便如此,日本社会中的药品特别是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滥用现象仍未能立刻消除,直到1954年后才慢慢减少。从1946年底盟军司令部放开药品限制到1957年,这一长达10年的时期被称为日本战后第一次药物滥用高峰期。
                    截至1954年,日本大约有200万人以上使用过苯丙胺类兴奋剂,经常使用者达100万人,有20万人因此入院。据1954年一项问卷调查统计,在12万名调查对象中,8865人有过兴奋剂的使用经验,约占总数的7%,其中20岁-29岁的年轻人竟占六成以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5-11 23:26
                    回复
                      日本也是“冰”在全球泛滥的最初推手。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日本帮派为了逃避打击,与韩国帮派勾结,在韩国生产“冰”后返销日本,使得“冰”生产技术流入韩国,70年代日本帮派又发现结晶状的甲基苯丙胺,即常见的“冰”。
                      随后,“冰”生产技术传入多地,并在90年代蔓延到全球。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11 23:29
                      回复
                        有些楼层没有过审,请等待审核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5-11 23:32
                        回复
                          难怪日军肉搏那么猛,原来是磕了药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5-11 23: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