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笔试吧 关注:35贴子:830
  • 0回复贴,共1

先后上岸市直、省直机关的三点体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为公选王遴选网粉丝原创投稿文章)
  习惯了夜间写点文字,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遴选经历,个人一点体会,不代表普遍观点。
  工作8年,先后参加了4次遴选,均进面,2次无奈放弃面试,2次成功上岸。很多人说我天生就会,逢考必过,实际上哪有那么多聪明人,有的只不过是比别人更早准备、更多信心、更加努力。
  1.目标值
  目标是前行的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说这句话并不是鼓励大家打鸡血、上战场,而是设定目标确实是最重要的,能够提振士气、去除颓气、增强锐气。
  2014年10月,我离家60公里上岸山区小镇,虽出生农村,但因父母努力,早早在城里买了房,也就没有真正体会过农村的生活。所以到乡镇报到第一天就坚定了离开的决心,坚定了干好工作、遴选返城的目标。
  经过乡镇几年的锻炼,逐渐适应了工作,并不断被同化,下了班就想约三两同事打球、吃饭,忘记了理想和目标,每个周一奔波在路上的时候都会无尽的后悔。
  内心不止一次地问自己:“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打算一辈子在乡镇?”在一次又一次内心彷徨的路上,发誓要早做准备、加强学习,一切围绕目标干。于是我系统学习了遴选知识,聚焦怎么考、考什么,跳出当前看长远,不在乎一时得失。
  关于协同当前和长远目标的矛盾。我举个例子,A和B同期去乡镇,试用期满后分别定岗组织干事和计生专干,A意气风发,仿佛副科已经在望;B灰头丧气,认为自己不被重视。
  其实不然,如果B的目标是通过遴选去更大舞台,那又何必拘泥于一时得失?A虽在重要岗位但付出的时间会更多,B岗位相对轻松,属于自己的时间会更多,如果坚定了离开的决心,辩证来看却是好事。
  这并不是把工作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要学会主动适应环境,有效设定目标,并加以坚持,最终实现目标。
  2.方法论
  方法是成功的关键。我参加了4次遴选,第一次参加市直机关遴选虽有准备,但主要靠运气。后三次通过系统地学习,增强了信心,找到了一些方法,并最终上岸省直机关。总体思路如下:
  一是建立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建立不容易,我觉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宏观、后中观、再微观。
  宏观上要了解遴选怎么考、考哪些内容,不同地区的题型不同、题目各异,要学会精准制导、全面完善。
  中观上要强化政策理论的备战,必须熟练掌握思想,把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等学懂弄通。
  微观上要注重细节管理,不能有遴选考试知识点盲区,有“漏网之鱼”。比如,15种公文中请示如何写、通告如何破?等等,不一一列举了。
  二是强化学习训练。在学习训练方面,我备考省直遴选时的主要方法是:听每日全省新闻联播(抓住全省关注的工作重点);读本省日报、新闻通稿,尤其注重讲话重点,尤其是措施部分,有时间就分专题抄录到笔记本上,并做到默写出来;看各种省以上的新闻发布会、政策吹风会,并作为经验交流类试题的重要学习材料;背《人民日报》、半月谈等经典名篇。
  做到以上“听、读、看、背”,就会形成灵敏嗅觉,做到看到文件就能联想到考点、联想到重点,找到答题的对策措施。
  三是注重信心提高。人们常说信心比黄金重要,尤其是近期的股市。我们参加遴选是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更要树立强大信心。
  坚定我可以。能够进入公务员队伍,都是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我能在公考时披荆斩棘,为何不能更进一步?坚定别人不行。竞争对手越强,越能逼出最强自己。
  但更多时候,我都在内心里预定假设,报名同岗位的对手,肯定没有自己努力、肯定没有自己更重视、肯定没有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更多,在肯定自己、否定他人的过程中信心提高了、动力更足了。
  3.适应性
  适应环境变化是体制内成长的基本要求。一个能够在体制内比别人更成功、通过遴选进入更高平台的人,无非是适应性更强、对环境要求更低的人,通过短短几年的工作经历,我觉得在乡镇、县直机关、市直机关、省直部门应该具备以下不同的适应能力。
  关于乡镇工作人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乡镇工作更多的要求是多面手,驻村检查睡卡点,防火防汛防,迎接上级部门检查,做好县直部门统计,每个人至少干2-3个职务,可能上午你在搞美丽乡村,下午就在食品安全检查。无论你是从事组织人事、信息宣传还是从事计生、扶贫、城建等,更多是要学会跟村干部、老百姓打交道、拉家常。
  关于县直机关工作人员。如果你在两办、组宣部门工作,就是要加强学习,吃得苦中苦、明白累中累,这些部门确实锻炼人,也比其他部门提拔得更快。如果你在妇联、文旅、经信等部门,更多的要求是耐得住性子,甘于平凡,学会主动适应机关工作,掌握日常套路方法,这样才能游刃有余。
  关于市直机关工作人员。相比于乡镇、县直,市直部门更多的是上传下达,任务分解,能够抓住这条主线,就能做好对上与对下的各项任务。我在市直部门办公室工作3年,更多的感受是,工作忙、晋升快,内容杂、要求高。但综合性价比还是比较高,体制内的优势很足。
  关于省直机关工作人员。“要求更高、压力更大”。这是最直观的感受。比如,开个简单的专题会,从方案制定、印发通知、摆放席卡到会务服务、编写纪要等,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有时候都觉得是不是过于夸张了,但大家都是这么干,不知不觉也就习惯了。好处是,站位更高,全省各市行业内情况都能掌握,眼界变宽了、格局更大了、晋升也快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选王遴选网,网站汇总了很多经验分享,遴选真题讲解以及遴选考试相关的公告信息,众多的学习资料可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遴选考试,使遴选备考变得有序化。


IP属地:湖北1楼2024-05-16 17:3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