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吧 关注:572贴子:7,384

交大发展思路浅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鄙人拙见,欢迎大家探讨!


IP属地:北京1楼2024-05-17 11:29回复
    交大面临的挑战:办学资源和条件匮乏,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短板。用当年宁校的话说:现在的总体形势很不利,每走一步都很艰难。最直接的交大北京校区只有1000亩,人员拥挤,实验室没地方建。交大2023年办学经费预算约54亿,和西南大学、南昌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差不多,远低于南航南理西电,落后上大、西南交等十个亿以上,十个亿以内还有好些就不说了。


    IP属地:北京3楼2024-05-17 11:31
    收起回复
      交大这十多年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盲目扩张,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以轨道交通特色的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建设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概括起来用宁校的话说就是“交大有基础,国家有需求,我们做好了就能走到世界一流去。”
      更重要的是学校积极努力从行业特色向学科特色转型,就是以行业特色为根本和支撑,内涵发展壮大再横向拓展到别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增长点来促进学科进一步发展变强;如果没有行业支持,就像没有了创业原始资本,0-1这最关键的一步将无法实现。但如果只有行业特色不走出去,只能是自娱自乐,多少行业院校没落可见一斑,而且轨道交通技术比较成熟了,不是国家的战略创新方向,意味着国家投放的资源越来越少,难以支撑交大学科可持续发展。


      IP属地:北京4楼2024-05-17 11:33
      回复
        学校以不占优势的资源而居纯211前列的成绩,上述战略功不可没,交大学科发展基本都是这个套路,发展的好的基本都是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发展不好/不理想的则是无轨道交通特色支撑或者仅仅局限于轨道范畴的。


        IP属地:北京5楼2024-05-17 11:34
        收起回复
          未来在“双一流”语境下,交大会进一步突出特色优势,加快从行业特色向学科特色转型。在交大没有获得国家更高层次定位和更多办学资源时,上述发展思路总体不会大变,顶多是继续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及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发展。但是未来雄安校区将是一个变量,对交大发展战略影响如何有待观察,或许学校十五五规划将有新的变化。


          IP属地:北京6楼2024-05-17 11:35
          回复
            纵观交大近二十年发展历程,个人感觉:逐渐脱虚向实!交大以管理起家,1921年成立交通大学,非管理专业被剥离,变成以管理立校;铁道部时期也大概如此,不少工科是改开以后复建的,所以工科底蕴不够深厚,近二十年一直在补课,奈何资源有限,交通运输工程大类上来了,经管类和部分弱电类则逐渐下滑,信通也是近几年才缓过来逐渐上升。


            IP属地:北京7楼2024-05-17 11:36
            回复
              轨道交通技术趋于成熟与饱和,投入逐渐交给企业负责,学校资源应向信息学科与基础交叉学科倾斜,向同济学习,保持原有特色,抢占大交通、大信息、大生命科技制高点与创新主动权。随着多校区多研究基地逐渐铺开,办学资源会越来越丰富,个人建议如下:


              IP属地:北京8楼2024-05-17 11:37
              回复
                1.调整交通工程学科群,转向大交通领域,校级层面投入保持不变或局部压缩,增量以地方资源为主,如唐山研究院、丰台和海滨轨道交通研究基地。该学科群包含:交通、土木、机械、电气、安全、建筑与动力。交通控制、规划与土木校级层面减少投入,争取横向资源发展;机械转向军工与机器人,新能源与动力系组建能源与动力学院,主攻新能源与航天;建筑、安全与交通的载运、道铁适度发展即可。


                IP属地:北京9楼2024-05-17 11:38
                收起回复
                  2.拆分信息学科群。原有学科群太大了,建议拆分为电子信息与计算智能两个学科群,校级资源加大投入。偏硬的电子信息包含信通、电子、光工及未来的集电学科,以通信为龙头;偏软的计算智能包含:计算机、智能、软件、网安及控制等学科,以计算机为主。


                  IP属地:北京10楼2024-05-17 11:38
                  回复
                    3.夯实基础与交叉学科群。这是行业大学向多学科大学转型的基础,多学科交叉融合将催生新的前沿方向,进而为全面创新提供前瞻性引领,校级资源加大投入,实体化基础与交叉科学研究院,该研究院虚拟运行这么多年效果不明显,实体化后加大投入,可以考虑放在雄安校区,北京还是太繁华浮躁了。该学科群包含:数学、统计、物理、纳米与生物,重点突出统计学科,第六轮冲A-;在雄安扩建生物学科,为将来进军医学打基础。


                    IP属地:北京11楼2024-05-17 11:39
                    回复
                      4.振兴经管学科群。这些虽年忍辱负重服务学校大局做出了牺牲,也攒了点家底,拿下了国家级平台,是时候加大投入,争取十五五拿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这都规划了快二十年了,力争第六轮实现3A类,经济估计难度很大。未来扩大学科范畴,以实体化的国家经济安全研究院为基础,申报国家安全学与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全面振兴经管学科群,为国建言献策,凸显交大智库力量,为校争取更多话语权与发展资源。


                      IP属地:北京12楼2024-05-17 11:40
                      收起回复
                        5.扩大人文社会学科群,重点发展法学和马哲,校级层面扩大投入,第六轮争取马哲A-,法学B+;其它设计、外语、传播适度发展,校级层面不增加投入。


                        IP属地:北京13楼2024-05-17 11:40
                        收起回复
                          6.相机发展医学。如果交大没有雄安校区,本人不建议发展医学,搞些医工结合研究即可,现在有了雄安校区,则大不同,虽然雄安有北大医、首医体系的医学研究院或医院,但都不属于雄安管辖,新区要不要这方面的话语权!参考深圳。抓住机遇以上交大医学为参考,与新区合建雄安医科院/医学院,你不抢,那就是别人的,以交大在雄安高校的地位,值得一试。不期短期回报,以十年为一周期持续不断投入,久久为功。


                          IP属地:北京14楼2024-05-17 11:41
                          收起回复
                            言辞恳切,想法富有建设性,交大有这样的校友是交大之福。期待交大的复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5-17 14:14
                            收起回复
                              好帖,帮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5-17 14: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