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吧 关注:233,871贴子:1,342,093
  • 4回复贴,共1

某些教育是否在通过故意模糊目标获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根据经济学和教育学的第一条基本规则,教育首先应该做到目标清晰明确,经济学研究也是如此。
但有些考试 培训在运营过程中更多地是用一种所谓的氛围 圈子 和文化系统在误导客户的认知。比如以前有些很火的语言培训,考试,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束信号,培训费昂贵,正规教育考试总是有一个终结性的考试,比如高考。这种终结性考试的首要特征在于其价值清晰,比如高考是通往大学的不二法门。
但另一些考试和培训则并非如此,这些所谓的教育往往是必要不充分条件,即考试本身不是一锤定音的。但这类考试培训总是被渲染成某种神奇的钥匙 通行证 被加上了很多似是而非的价值。确实,高考也有复读的,但那毕竟是少数,另一些规则里,考试本身被当做了一种彩票刺激,即考生通过反复参加备考项目,反复参加考试本身来获取更高的成绩。
这些是否是在误导人们的认知?英国经济学家,就是写极简主义智慧的七条法则的那个,写过其中一条建议,就是确保你的项目是有明确 可验证检查的完成标志。


IP属地:上海1楼2024-05-17 21:59回复
    大多数人都是混吃等死的,要啥目标呢,你这是要当半仙的节奏,脱离现实啦。


    IP属地:福建2楼2024-05-18 11:44
    回复
      确实,跟让你不断地买卖股票性质一样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18 22:12
      回复
        不知道你基于什么样的认知错误杜撰出这样的一条所谓基本规则 不以具体目标为基础的通识教育历史可以追溯四书和亚里士多德 从通识博雅全面培养素质人才 堕落成为了区分高低甚至是消磨人性的应试教育 才是教育中最可悲的堕落


        IP属地:广东4楼2024-05-19 01:09
        回复
          感谢各位大神指教,在下洗耳恭听。


          IP属地:上海5楼2024-05-19 19: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