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吧 关注:48,607贴子:1,562,533

一月ICU下的滇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比预计的结果,只达到了五成,尽力使迷你叶发育,以度夏天成活。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5-20 18:21回复
    有了基本常识,就能分辨哪些是宝贵经验,哪些是瞎忽悠、乱猜想……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5-21 16:45
    回复
      现在绿化带里的花卉种类繁多,并且都是按欣赏佳期频繁更换,令人赏花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所以普通如绿化带里的株型,自己是不屑种的,自养就得高端耐赏有意蕴,否则花啥瞎功夫。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5-21 20:41
      回复
        用一句流行评语:稳中向好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5-24 10:42
        回复
          这几年,梅花买了几十棵,除了野梅下山桩成活率七成,其他带护心土或裸根的花梅则几乎是成活百分百,所以梅花好养。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5-24 14:03
          回复
            虽然一般园土也能种养梅花,但在盆栽情况下,萎靡临死的梅花桩,在颗粒土的促根效应及其他减小蒸发的措施下,却能大概率救活,这时就体现了两种介质的优劣。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5-25 09:25
            回复
              不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25 14:59
              回复
                在我眼里,再普通的梅花桩,只要入手,就得持之以恒地花功夫,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肯花时间,是容不得自己的梅花不耐瞧。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5-25 16:27
                回复
                  漂亮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5-30 23:08
                  回复
                    图中这棵,年前泥浆发货后栽下,二月底萌发新芽,然后一直新芽僵化不长,直到四月底还是如此,甚至三成出现了回芽,时不我待,立马下手挽救,现在可以放心说,就活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05-31 06:47
                    回复
                      补一张二个月生长下的僵芽图片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5-31 08:56
                      收起回复
                        买来的生桩种不活,除了个别极端因素,大概率与买卖上都有关,卖家因素是起桩时间长而卖不掉的不新鲜货、在价格已定下尽量节约运费而少土、裸根运;买家因素则是经验不足,对生桩个情没针对性地给予照顾,比如用土、浇水、少蒸腾、温度等。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4-05-31 12:48
                        回复
                          不丑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6-01 12:49
                          回复
                            实际上,贴吧上看到的出问题梅桩,大多数是能救活的,但是其中有些救活的措施与办法,付出的努力比不了重新买一棵。有些人对待自己的梅花是感性的,是带情怀的,而其余大多数是理性的,讲物质的性价比的,处事举动是两类的,所以针对情况,各有处理办法。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4-06-01 20:22
                            回复
                              同是梅花,命不同。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4-06-01 21: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