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的玫瑰园吧 关注:45贴子:1,167
  • 11回复贴,共1

所谓朋克——诚邀您在玫瑰园研究朋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标题汗死我了,汗死我了。
好了,朋克精神其实我一直都很有的……
然后今天中午还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God save the Queen”……
我真的要往那儿发展了……
要是你也喜欢朋克?加入我吧。
Maybe you'll do better next time,PUNK!!


1楼2010-10-07 14:21回复
    二楼表观点。
    我对朋克很生疏。顶多就听过性手枪、The Clash的一点歌,没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感觉挺艰难。但是我觉得我一直很有朋克精神!另外嘛,我这儿要求严格,可能老的乐队远远大过于新的乐队,要有心理准备。
    什么朋克乐队、朋克专辑,以后都往这儿放。另外发现,我挂这个头像很适合说这些话……


    2楼2010-10-07 14:26
    回复
      朋克起源【百度百科】:
      1970年代的英国
           PUNK这一词是被英国人叫唤起来的, 当时战后的英国, 经济萧条, 失业率高, 而当时美国那边厢的荷里活电影发展得蓬勃刺热, 间接导致英国的电影业一落千丈; 在音乐事业方面, 英国亦是处于低迷状态, 美国正流行着progressive (激进的`前卫的。即激进摇滚)诗篇式的摇滚乐, 十多分钟的solo(,独奏(曲)的;独唱(曲)的), 音乐十分注重技巧化的表达, 而当年的掘摇滚乐逐渐商业化起来, 成为主流的地面商品, 那时候progressive rock 的表演者有YES, GENESIS, KING CRIMSON…。 其实自60年代起, 摇滚乐逐渐步入了一种可悲的境地, 为了商业利益, 乐队及乐手越来越缺乏摇滚乐所应具有的敏感性(sensitive)及抗争性(complaint)。


      3楼2010-10-07 14:34
      回复
        另外我已经预料到了发这些东西百度要给我的压力了,不怕!


        4楼2010-10-07 14:41
        回复
          百度不肯吐给我,但我是聪明孩子。
          http://baike.baidu.com/view/966.htm


          5楼2010-10-07 15:12
          回复
            配10张砖,第二张大爱!我还认识不少!不错!我朋克入门级的……但其实你能发现,后朋的意思,一部分代表的就是哥特……所以这些队我倒基本都认识。
            后朋克入门10张 【转】
            1、Bauhaus-In The Flat Field (1982)
            首先推荐的是Bauhaus的首张专辑“In The Flat Field"是在单曲"Bela Lugosi'Dead"发行后不久推出的,那时的Murphy和其他的乐队成员恐怕还没把自己摆在一个歌特组合的位置上。也许许多人并不喜欢“In The Flat Field",认为专辑中的歌曲过分的弱拍。以我个人的观点“In The Flat Field"和后来的“Mask"一样确属于Bauhaus的杰作,音乐黑暗但具可舞性,专辑中的作品反映出Bauhaus式独特的幽默感。
            2、Joy Division-Unknown Pleasures (1979)
            Joy Division出版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精华之作。乐队成立初期Warsaw时代的风格属于受到Sex Pistol影响下的黑色朋克,Joy Division逐渐从原始粗糙中接近于内省式的歌特。最具代表性的专辑Unknown Pleasures 中Ian Curtis创作了大量的概念模糊但具有想象力的歌曲。这张专辑一直延续着Cutis对死亡渴望的主题。Joy Division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作一支歌特乐队,但音乐本身对之后的歌特风格的影响深远,音乐的黑色是的相通性的。
            3、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Once Upon a Time (1981)
            Severin的独特的编曲和Sioux的嗓音构成了后期最美的音乐。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的专辑每一张风格都在变都在进步,从朋克到优美的爱情歌曲,从这点来讲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在这里推荐的是单曲集Once Upon a Time代表了早期gothy,而之后的Twice Upon a Time的作品更具商业性和成熟感。总体上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不同于Joy Division和Bauhaus。当我们欣赏他们的乐曲中时,Banshee引导我们畅游在弦乐,Sitars采样编制的世界之中。 


            7楼2010-10-07 15:23
            回复
              所谓技术——朋克乐的定义【百度】:
              PUNK是物资与欲望、理想与环境的不均衡压缩之下的变形产物, 对物质的敏感是PUNK的重要理念。他们让你感到一种暴躁不安的侵略性与攻击性, 以及对事事都不易满足, 所以PUNK的音乐大都涉及性、药物、暴力等。      "三和弦论"的PUNK是一种极民主的ROCK N' ROLL; 三和弦, 是指一苜歌只是用三个chord (和弦)组成, 完全没有修饰, 直接的、有力的、赤裸的表达他们想说的, PUNK亦没有长篇大论, 只有2-3分钟, 完完全全跟当年的主流相反。      因为PUNK的简单大众化, 使许多PUNK BAND在街头巷尾、车斗里、仓库里响起了他们第一个音符, 音乐已经再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 因为PUNK有极强的可参与性, 使得PUNK音乐得以普及, 对摇滚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9楼2010-10-07 16:59
              回复
                所谓技术——朋克乐的定义【百度】:
                PUNK是物资与欲望、理想与环境的不均衡压缩之下的变形产物, 对物质的敏感是PUNK的重要理念。他们让你感到一种暴躁不安的侵略性与攻击性, 以及对事事都不易满足, 所以PUNK的音乐大都涉及性、药物、暴力等。      "三和弦论"的PUNK是一种极民主的ROCK N' ROLL; 三和弦, 是指一苜歌只是用三个chord (和弦)组成, 完全没有修饰, 直接的、有力的、赤|裸的表达他们想说的, PUNK亦没有长篇大论, 只有2-3分钟, 完完全全跟当年的主流相反。      因为PUNK的简单大众化, 使许多PUNK BAND在街头巷尾、车斗里、仓库里响起了他们第一个音符, 音乐已经再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 因为PUNK有极强的可参与性, 使得PUNK音乐得以普及, 对摇滚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0楼2010-10-07 16:59
                回复
                  朋克摇滚偏内涵的定义【百度】:
                  朋克摇滚      朋克摇滚孕育了一场摇滚乐历史上的革命.这是一个漫长的从酝酿到爆发的过程,他实际上引出的是摇滚发展中的另一条线索,即所谓的"自己动手"和"独立"观念.这条线索尽管并没有对摇滚的生成产生多少影响,但对80,90年代甚至未来摇滚乐的走向具有巨大的引导作用.众所周知,摇滚乐是一种异常强调"个性"的音乐形式,但在朋克摇滚之前这种"个性"通常总是通过一种"代言人"--摇滚明星表达出来的(在此之前地下音乐的社会影响较之主流势力远为逊色),70年代的商业化浪潮更加强化了这一点.无论是Bob Dylan 也好,John Lennon也好,他们之所以能够使自己鲜明的个性影响青年一代或者表现了青年一代的个性,首先不是因为他们有"个性",而是因为他们的明星身份,其后他们才能够通过自己用聪明才智和努力赢得的这一份"话语权"来表达自己的这种"个性"(无论是音乐上的,还是人格魅力上的).因此,在朋克摇滚出现之前摇滚乐的个性实际上是一种"明星的个性",或者"精英的个性"对于普通的爱乐者来说,他们始终摆脱不了"听者"或"接受者"的被动地位.但是这已经是一种进步了,这种"代言人"的产生毕竟是青年一代"民选"产生的,而并非是主流社会或者其他什么政治势力强加给他们的.当然,这些代言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代言人,毕竟还是因为他们代表了青年一代自己的声音.这也许就是摇滚的反叛精神为音乐带来的第一次"民主"吧.      但朋克摇滚却不满足于这些,不满足于这种"集中制的民主",他们要将"革命"进行到底.首先他们要做的就是废黜明星们话语权的垄断,让所有热爱音乐的人"自己动手"创造音乐,表达自己;要让所有人都真正"独立"地去搞音乐,而不使传统,权威或者大公司成为无论音乐还是个我本身发展的羁绊.如果这种观点付诸与政治领域那无疑会导致无政府的混乱,但幸好它的实际影响了仅仅限于音乐(个人化),尽管也的确为原先"集中"的"过活儿"的唱片市场带来了少许的"无政府状态"和迷惘.这恐怕不能理解为是一种音乐意义上的进一步"民主"吧.摇滚乐中的个人主义和个性创造从这里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为日后非主流运动在90年代的成功--"非主流"音乐成为"主流",奠定了基础.      后来在早期朋克摇滚观念的激励下,出现了一大批的乐队和新风格,这便是新浪潮和后朋克运动.这些新形态的摇滚乐同朋克摇滚的联系更多的是在观念领域,其次才是音乐形式.他们大胆地展开了各种形式的艺术探索,附庸风雅也好,赶时髦也好,毕竟他们完成摇滚乐的"现代化".如果你会惊讶今天的摇滚同60,70年代或者50年代的摇滚有着如此不同的声音,那么一切故事从朋克开始.


                  11楼2010-10-07 18:19
                  回复
                    朋克摇滚偏内涵的定义【百度】:
                    朋克摇滚      朋克摇滚孕育了一场摇滚乐历史上的革命.这是一个漫长的从酝酿到爆发的过程,他实际上引出的是摇滚发展中的另一条线索,即所谓的"自己动手"和"独立"观念.这条线索尽管并没有对摇滚的生成产生多少影响,但对80,90年代甚至未来摇滚乐的走向具有巨大的引导作用.众所周知,摇滚乐是一种异常强调"个性"的音乐形式,但在朋克摇滚之前这种"个性"通常总是通过一种"代言人"--摇滚明星表达出来的(在此之前地下音乐的社会影响较之主流势力远为逊色),70年代的商业化浪潮更加强化了这一点.无论是Bob Dylan 也好,John Lennon也好,他们之所以能够使自己鲜明的个性影响青年一代或者表现了青年一代的个性,首先不是因为他们有"个性",而是因为他们的明星身份,其后他们才能够通过自己用聪明才智和努力赢得的这一份"话语权"来表达自己的这种"个性"(无论是音乐上的,还是人格魅力上的).因此,在朋克摇滚出现之前摇滚乐的个性实际上是一种"明星的个性",或者"精英的个性"对于普通的爱乐者来说,他们始终摆脱不了"听者"或"接受者"的被动地位.但是这已经是一种进步了,这种"代言人"的产生毕竟是青年一代"民选"产生的,而并非是主流社会或者其他什么政治势力强加给他们的.当然,这些代言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代言人,毕竟还是因为他们代表了青年一代自己的声音.这也许就是摇滚的反叛精神为音乐带来的第一次"民\主"吧.      但朋克摇滚却不满足于这些,不满足于这种"集中制的民\主",他们要将"革命"进行到底.首先他们要做的就是废黜明星们话语权的垄断,让所有热爱音乐的人"自己动手"创造音乐,表达自己;要让所有人都真正"独立"地去搞音乐,而不使传统,权威或者大公司成为无论音乐还是个我本身发展的羁绊.如果这种观点付诸与政治领域那无疑会导致无\政府的混乱,但幸好它的实际影响了仅仅限于音乐(个人化),尽管也的确为原先"集中"的"过活儿"的唱片市场带来了少许的"无\政府状态"和迷惘.这恐怕不能理解为是一种音乐意义上的进一步"民\主"吧.摇滚乐中的个人主义和个性创造从这里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为日后非主流运动在90年代的成功--"非主流"音乐成为"主流",奠定了基础.      后来在早期朋克摇滚观念的激励下,出现了一大批的乐队和新风格,这便是新浪潮和后朋克运动.这些新形态的摇滚乐同朋克摇滚的联系更多的是在观念领域,其次才是音乐形式.他们大胆地展开了各种形式的艺术探索,附庸风雅也好,赶时髦也好,毕竟他们完成摇滚乐的"现代化".如果你会惊讶今天的摇滚同60,70年代或者50年代的摇滚有着如此不同的声音,那么一切故事从朋克开始.


                    12楼2010-10-07 18:19
                    回复
                      Velvet Underground
                      Stooges
                      New York Dolls
                      Ramones
                      Blondie
                      这些是我理解的朋克 ..


                      13楼2010-10-07 19:40
                      回复
                        7L出现眼残现象居然忽略了那个【转】以为你自己写的........
                        被无数人批评为花痴我也就自甘堕落了 我大体看了看 留一句
                        Nick Cave年轻的时候特别帅........................................


                        14楼2010-10-18 10: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