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吧
关注: 31,152 贴子: 545,572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 目录:
  • 保健养生
  • 99
    从小无晨勃也不知道自己得了阳痿早泄,结了婚以后才知道,从小就是两三天一次大便,大便不成形,阴囊潮湿,手脚心出汗,吃温补的药,刚开始会有一点点效果,再吃就没用了,不能补肾补肾的话会睾丸坠胀。#男科
  • 133
    怎么学伤寒呢,先要学中医基础 搞明白内经,然后再看伤寒论原文,熟悉之后再选几版历代名家注解看看,个人建议选来苏集贯珠集以及近代陈修园这些人的论述学习体会前贤对伤寒论的不同认识,了解不同角度对伤寒论的不同理解阐述,结合临床形成自己的看法。一般爱好者未必有这个条件和能力(中医古籍原版可不是什么猫三狗四都看得懂的),那就建议看现代的伤寒论集注(记得当年我学伤寒论的时候选的是南京中医学院的集注,比较全面而
  • 1
    女性,64岁,中等身材。 症状: 1左手中间三根指头,指腹部感觉麻木; 2左手、右手关节僵硬,多关节滑膜炎; 3左手、右手肿,胳膊肿; 4左手、右手无力,双臂无力; 5左上臂抬起来的时候外侧肌肉痛; 6左右小腿,脚踝上三寸以下肿; 7双脚无力; 8变天时候会感觉手困乏; 9心烦、失眠、怕冷,穿很厚的衣服; 10脖子僵硬; 11大便干燥,小便正常; 12多年前有颈椎病史; 13双膝盖一直有关节炎,最近有加重; 14压左手手腕处,三根指头麻木加重,
    yahooocomcn 00:56
  • 112
    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咨询。
  • 90
    中医吧的小吧主居然说李可是骗子
  • 40
    有哪位老师给解释分享一下,倪海厦大师的甘革芍药附子汤中为什么不用赤芍而用白芍吗?谢谢!
  • 31
    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提问: 1:为何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是平等前提。 2:为何桂枝汤或下法后,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 3:服桂枝汤或下后原症状不减,反增,无汗,小便不利是为何。 4:为何后续去桂枝留白芍。 5:心下满微痛是什么病机。
  • 22
    01.倪海厦老师电子书全集(绝版珍藏)最全电子书合集文件挺大链接:网页链接提取码:h3hp 02.倪海厦天纪电子书及资料(绝版珍藏)链接:网页链接 提取码:7zhi 04.中医古书和绝版资料(稀缺涵盖市面所有书籍版)链接:网页链接提取码:mznk 05.倪海厦绝版诊疗医案日志(珍贵资料)链接:网页链接提取码:8c4r *2024倪海厦老师人记,天记、地记视频,以及电子书全套资料合集:链接:网页链接提取码:45re #倪海厦##针灸##伤寒论##倪海厦人记##倪海厦天
  • 527
    我自己去同仁堂开的,三副加一起150多,手工费70多。这里我用的太子参来替代人参,南沙参也可以,记住千万不能用西洋参跟东北人参
  • 40
    网上寻医问药的这些网友,基本上都是胖大舌,如果有人不懂胖大舌相关的认知,可以询问我。 我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读了无数中医书籍,实践了无数方剂和药材,对每一个药材了如指掌,我看过上万张舌苔照,对舌象有通透认知。希望把成熟的经验告诉大家,让大家少走弯路,少被骗,不要白白浪费很多钱。 胖大舌为什么胖大? 胖大舌代表了身体什么状况? 胖大舌都有哪些症状? 胖大舌能恢复吗? 胖大舌需要多久才能恢复? 胖大舌的人饮食
  • 28
    看过我们当地好几个很有名的中医 都不行
  • 85
    本人,男,47岁,心率55左右(从30多年前第一次体检就这样)。风湿十余年。脉浮有点虚,弦。 10天前傍晚喝了一瓶冰箱里拿出来的果汁,晚上开始肚子疼(少腹),半夜开始腹泻,下利臭秽,灼肛,里急后重,小便黄赤,第二天有些低烧,第三天去医院看了下(消化科全国排名前二的医院),做了各种化验,诊断结果为急性肠胃炎,开了两种药,一种是恢复肠道菌群的,一种是治腹痛的,吃了3天,腹泻从一天10次变为一天2次,但仍然时有腹痛。又
  • 4
    当阳气足的时候,比如现在是夏天,我在房间里不开空调也不会觉得燥热,也不怎么出汗,如果上班去到了有空调的环境中,也不会觉得冷,这才叫阳气足!阳气就是对抗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不怕冷不怕热才叫阳气足!
  • 0
    涵盖黄帝内经、伤寒、金匮、本草、针灸、中医教材、临床医案等等 地址:https://app.yinxiang.com/fx/355a8360-2142-4747-a7ae-3609209901ec
  • 2
    症状:口干喝水不解渴、症状脱发、多梦、手脚冰凉怕冷冬天越发明显、脂肪肝、肺结节、心慌气短、腰疼、偶尔耳鸣、大便粘马桶、小便无力、饭后肚子胀满不知道饿、阴囊潮湿
  • 3
    我霸道吗?我发个帖子不是偷偷摸摸了吧,我告诉全吧人。
  • 17
    最近使用大半夏汤的过程中,疗效非常好,阳气回来了,半夏就是补胃阳的神药,只有半夏能补,生姜不行。但是出现了口腔溃疡,怀疑是生半夏中毒所致。于是查阅各种资料,网上看各种视频,使用了多种办法去处理半夏,包括完整使用不切、完整使用前用开水烫用手搓、先蒸后切片再用流水冲洗几秒、先蒸后切片再用开水清洗10次等,虽然口腔溃疡消失了,但是药效也没有了,事实证明那些制半夏根本是不可能有效的。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口腔溃
  • 24
    各位老师请问个问题 如果一个人的一节或者几节脊椎骨有点错位不正 不在中心线上 会不会导致身上出现很多慢性病 人的脊椎骨不正的几率有多大 有多少人会出现脊椎骨不正的情况 比如说只要错位1mm就算错位
    陈二202 4-18
  • 1
    常用温热药的药性细分,各位可已掌握?
  • 59
    看好多经方家的视频,好多人看病都必问喜病人喝冷水还是热水,比如倪海厦,胡希恕,刘渡舟,郝万山。他们基本都要问,如果病人不知道自己喜喝冷热水,他们会拿一杯冷水,一杯热水,现场让他们喝。难道他们不会把脉看舌?为什么在贴吧,有些人一看舌就能开药方,定病症?是经方大家太严谨小心了?
  • 39
    各位大佬请教一下,肝郁气滞胸串疼用柴胡输肝散快一年了没用,舌苔花苞苔,非萎缩性胃炎,请教一下用什么中药,谢谢你们了
  • 4
    之前我说了,比较认同仲景时代的茱萸是椿叶花椒,也就是食茱萸,我对这个食茱萸是什么味道,到底辣不辣很感兴趣。于是我在淘宝买了一颗。 因为现在并没有结果,我就用叶子吃了点尝尝,这个有点类似葱的辛味,叶子不麻,吃了之后,后味辣。不算很辣,微辣。 当然现在还不能证明什么,能证明我求真的态度。我学伤寒论,那不是谁谁便便读书的,而是深思加实践的。
    为桂雪4 4-18
  • 15
    年龄86,女,这个舌苔是咋回事,为啥这个舌苔会这个样子,现在最近几个月容易吃饭容易不消化,容易呕吐,也不知道咋回事,现在感觉状态不是很好,不知道能不能吃中药调一调,之前也是一直几十年的便秘,现在长期靠喝乳果糖才能解大便,不喝就解不出来大便,大概三天喝一次然后喝了当天能排便,然后也是几十年的胃下垂还有反酸胃食管反流烧心,不知道是不是是脾虚气虚很厉害,然后平常容易流口水控制不住。有没有懂中医的朋友,求开
  • 7
    鼻炎犯了,一次打了20几个喷嚏,打到后面感觉心口有扭到的那种痛。打完喷嚏后,脑鸣,脑袋感觉空空的,胸口感觉非常僵痛,腰部,腹部也不舒服,整个上半身都很难受,这是什么情况,症状已经持续几个月了。希望大佬可以解答下,感谢感谢
  • 5
    早就习惯了网络上,中医爱好者群体是个筐,什么样的奇葩都能在里面装这样的现实。中医爱好者良莠不齐,水平天差地远可以理解。但想研究伤寒多少得有个门槛吧。不能说认不认字会不会读书对中医有没有了解都能出来胡说八道吧?看法可以不一样,有些人中医基本概念都不懂还出来在这里刷流量太过分了吧。这些人天天信口雌黄没人管这么下去显得中医经典伤寒论太low了吧。 刚才有个棒槌拿着泥海下当上帝和我强辩,泥海下伤寒论对不对先不
  • 2
    辨证第三 辨证与辨病 古无“症”字,证的意思就是判断疾病的根据,也就是人生病的异常表现,这些现象谓之“症状”。由于一些类似的病总是出现一些相似性的症状群,这些症状群背后往往有一个相同的根本原因,导致“证”的涵义引申成:症状背后的根本原因。故有:太阳伤寒证、太阳中风证、气虚证、阴虚证等等。于是近古以来,医家区别“症”与“证”:症指症状、症状群,证指根本原因。不管由于误会还是偶然,历史总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 8
    醫者,方技爾。衣冠士族不恥,黎首烝民不重。反不如巫蠱之術,立廟堂之高,行江湖之遠。皇如仲景,竟不見於正史傳錄。有清數百年至今,經學大師輩出,然多不屑於醫書校讎,台所聞者,隹孫星衍輯校《神農本草經》。若彼扶桑,儒醫一體,世襲其業,醫經整理反勝於我中華。世無萬數,人無二生,死生亦大哉!一旦染病,帝王將相、鴻儒巨賈,莫不決死生於醫者,故醫者實人生之要事也! 台不敏,生於草莽,窮居陋巷;德匱才疏,命淺福薄
  • 32
    你好!我的老妈半植物人,现在明显症状是心动过速,都是100-120下每分钟,气短,气喘,气促,心阳虚,脾肾阳虚,有时自汗,偶尔有凉汗。吃饭时面部有汗。气虚,血虚。气促喘20秒停歇20秒,腿脚凉,小便偏点多,有点黄
  • 5
    眼睛干,脚凉,疲乏,功能差,易上火,大便不成型
  • 36
    最近一直在服用大半夏汤,脾胃功能恢复到了正常人的百分之八十,感觉很不错。用上述这两种参入大半夏汤,效果截然不同。用高丽参入药,肠胃喝下去很滋润,不打嗝了,大便也能每天一次,小便也变多了,精力充沛,皮肤也细腻了,头发感觉也有水分了,体重也上升了。而用辽东人参入药则效果截然不同,服用以后就像吃四逆汤或者带有生姜的药一样,把人体内的水分烧干了,很燥。这样看来,对于补津液还是高丽参更好一点。过段时间买的极
  • 42
    楼主的证候,与中医吧里面的吧友“高达772”,还是很相似的,类同的还有一个发贴的吉林的scp-1903,你可以看看。高达772比你病的重,吉林的那个不太确认轻重,证候是一样的。你拉黑了我,就你们的病情,我准备专门发贴讨论。
  • 13
    症状腰背酸痛,脚后跟疼,口干口苦,白天没精神,天冷脚冰凉,容易上火
  • 24
    一谈到补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补肾药,什么淫羊藿,枸杞,锁阳等等!其实直接补肾并不理想,而是要补气血!如果直接补肾只管当时,还能让你的欲望增强,一个晚上就没了,第二天还是跟没补一样!那这样补的意义又何在?现实中房事的时长也是很多人苦闷的,上战场就先请阿伟!这也只能解决一时兴起,阿伟用多了到最后还以为自己买到了假货,其实就是你气血太过于亏虚,阿伟都帮不了你了!补气血就不一样了,他能让你整个人精神抖
  • 0
    诊断 诊断既要从宏观上把握整体,又要留意细节。把握宏观要熟读经典,体察细节要多看医案。然后勤于实践、敏于思索,才能日益精进,辨细微于毫发之间。在此不将诊断之术一一列举,只将个人有所心得之处道来。细节者,将在《病治》卷中就病而论。 进门休问荣枯事,一观容颜便得知。诊断重在细节!故望诊包含万象,患者胖瘦高矮、神情举止、动静喜好,全在观察之列。头大、脖子粗短的人,阳气不易升发,督脉常阻滞、清窍常壅塞。目凸
    唐融儿 4-17
  • 0
    由上篇可知,医学不是岐伯、黄帝讨论出来的,而是逐渐累积发展起来的。于是,经典并非不能更改,而要不断通过实践,去验证理论、修正理论。今天,我们已置身于历史的十字路口,焉能不有所为。 中医的本体论:天人感应、天人相通、天人合一。 人是世界的一部分,整个世界都是由精微之物组成。人与外界可以交换组成部分。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灵魂,是许多人朴素的世界观,也是中医最基本的理念。天人分离,导致了疾病、烦恼、灾
    唐融儿 4-17
  • 3
    去年刚生完二胎,肾精不可能那么快恢复。加上长期校对工作,久视伤血,进一步加重肾精消耗。当肾精亏虚遇上外感病,西医误治之下,死亡风险暴增。
  • 48
    第一,牛奶不是寒凉,各类本草著作记载牛奶都是甘平,寒凉是因为鲜牛奶需要冷冻蕴存,所以归类为生冷属性。把牛奶煮热喝就不会寒凉了。 第二,正因为牛奶甘平,但浊,而在中医理论下肥甘厚腻多服易生湿,所以牛奶吃多了容易湿盛。 第三,鲜牛奶寒湿,而奶粉湿热。 第四,脾虚的人易生湿,服用牛奶后脾虚湿盛所以拉肚子,这时候服用参苓白术散就好。 第五,牛奶能不能喝?牛奶能喝,牛奶最好煮沸后喝,牛奶适合干燥气候地区服用,或
  • 13
    检查部位:右足前中MR平扫(3.0T)扫描方式:影像表现:第1跖趾关节构成骨骨端见水肿信号影,骨皮质显示欠光滑,内侧缘尤为明显,关节间隙显示变窄。印象:考虑右足第1跖趾关节炎性病变,请结合临床
  • 9
    本人青霉素过敏,又不喜欢西医的药物,求助中成药家庭常备的,过敏性体质,容易眼睛过敏,水肿拉肚子等情况,求助有木有大神给一些放在家里的常备药。谢谢!
  • 0
    地址:https://app.yinxiang.com/fx/355a8360-2142-4747-a7ae-3609209901ec
  • 20
    感冒和胆囊炎好多天了,吃了加味佐金丸然后活动一下又发了汗,感冒应该是好了。胆囊也有缓解下午头挺热,头热长期一直没有好转。排除了感冒的原因。体温不高舌尖红。
  • 70
    刘希彦《道鉴伤寒论》 观点不错。一看简介就知道是大神。 最喜欢这些细腻风格的医生。 网上看过他一篇文章,气血不足,少洗澡。曾经我就为了保留最后一点保命的气血,一年左右不洗澡,也不敢乱动。就是为了不让气血出表,让脏腑活着。就觉观点得这些很细致,仔细看,观点功力的确不错。 下面是听的链接,电子书还找不到。 http://m.ximalaya.com/31061383/album/6283015 内容提要 《伤寒论》是两年来中医汤液学的基础。目前解读《伤寒论》一般都采取
  • 94
    嗯,就我而言呀,我自己治病两年,上热下寒是最难最难治的,我说的这个这个最难治不是找不到办法治,而是你找不到他是啥原因引起的上热下寒。 我目前认知的上热下寒有两个分类,一个是肾气衰命门火衰会引起上热下寒 这个肾气衰为什么会引起上热下寒了?肾气衰说的是阴阳同时衰弱,肾的阳气和精血同时衰弱,阴不足则阳亢,阳不足则发冷,因为这个肾处于下焦,阳气主四肢,肾阳不足,四肢冷。这个肾气阴阳两虚。他既有阳气不足四肢冷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