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吧 关注:29,169贴子:200,210

《向书致谢》——(奥地利)茨威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


IP属地:浙江1楼2012-08-04 17:18回复
    新人报到,本人下学期初二,在读者吧潜水几个礼拜了,在精品区看了一些文章,真心感觉不错,就是文章还是太少了些。许多人喜欢在网上看小说,我不喜欢看长篇的,但是喜欢看短篇的,个人对于妙文、美文的评析水平还不够,现在还只是发一些平时看到的自认为不错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如果有好的,希望大家多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


    IP属地:浙江2楼2012-08-04 17:22
    回复
      好了,下面开始发文章。(本人喜欢:1、意境清幽悠远的,2、有深刻思想的,3、质朴感人的)


      IP属地:浙江3楼2012-08-04 17:23
      回复
        以后也主要会发这类


        IP属地:浙江4楼2012-08-04 17:23
        收起回复
          它们竖立在那儿,等待着,默不做声。它们不拥挤,它们不呼叫,它们不企求。
          它们静悄悄立在墙边。它们仿佛都睡着了,可是它们的每个名字又像是睁开的一只眼睛在看着你哪。你的目光若只是一瞥而过,你的手若只是一触即往,它们也不会乞求着呼唤你,它们也不会拥上前炫耀自己。他们不企求。它们等待着,直到你去把它们开启:然后它们才开启自己。只有我们的周围寂静下来,只有我们的内心平静下来——在一个夜晚,当你经过困顿的旅途回到家中;在一个中午,当你不胜疲倦地离开人群;在一个早晨,当你昏昏然从睡梦中醒来:只有这时,你才为它们准备停当了。你想入梦,但要有音乐伴随。满怀着甜蜜尝试的享受性预感,你走向橱边:上百的眼睛,上百的名字默默地、耐心地迎着搜寻的目光,宛如苏丹宫殿里的**在迎候自己的主人,她们谦卑地听候使唤,同时对自己被选中、被享用而又感到欢欣。于是,犹如手指触动了琴键,你找到了内心旋律的音调:这沉默的洁白生物,柔弱地偎在你手上,它简直就是一把锁着的提琴,蕴涵了上帝的一切音符。你打开一本,读一行字句,咏一个诗节;可是在这一时刻它的声音却不那么清晰。你失望了,你几乎毫不留情,把这本书放了回去。合适的,对这一时刻正合适的书终于到了:于是你忽然被拥抱起来,你的气息融进了陌生人的气息之中,好象你的身边卧了一个女性的温暖侗体。现在你把书拿到灯下,而它,这个被选中的幸运儿,仿佛放射出内在的光芒。魔术开始了,在梦境的轻云薄雾中,幻影袅袅升起来。宽阔的道路伸展开去,遥远的地方擢走了你那熄灭之中的感觉。
            有个钟在什么地方滴答滴答响着。不过这儿的时间已经超脱了自己,它是挤不进来的。计算钟点,这儿有另外的算法。这儿有书,在其话语传到我们的嘴唇以前,它们已经游荡了许多世纪;这儿有年轻人,他们昨天才出生,昨天才从一个嘴上无毛的孩子的困惑与苦难中成长起来:但它们说的是富有魔力的语言,不论是这一个还是那一个,都震荡我们的呼吸,令人心潮澎湃。而且,它们一面激动你,一面也在安慰你;它们一面引诱你,一面又在平息你刚刚被挑起的欲望。于是你自身渐渐地沉浸到它们里边去,你会沉静下来,进行体验,泰然漂游在它们的旋律中,漂游在这世界彼岸的属它们的那个世界。
            阅读的时刻呵,你们是最纯洁的。你们脱离了白日的喧嚣;书呵,你们是最忠诚、最沉默寡言的伴侣,你们总是准备着随时听命,你们的存在,就是永久的保存,就是无穷无尽的鼓舞,我多么感谢你们啊!在那灵魂孤独的最黑暗的日子里,你们意味着什么啊;在野战医院。在军营,在监狱,在病榻,你们无处不在,你们时时守护着,你们赐人以幻想,并在烦躁与痛苦中给人献上一捧宁静!每当灵魂被掩埋在凡生之中的时候,你们这上帝的温柔磁石,总是能够把它们吸引走,使之回归自身的本质要素,每当阴沉昏暗的时候,你们总是给我们把内心的天空扩展到远方。
            你们小小的躯体,无穷无尽,静静地排列在一无装饰的墙边。你们这样立在我们的屋里,毫不起眼。可是,一旦有双手解放了你们,一旦有心灵触摸了你们,你们便会无形之中冲破日常劳作的房间;你们的语句就会像驾着火热的车辆,载着我们冲出狭隘境地,驶入永恒。
          


          IP属地:浙江5楼2012-08-04 17:24
          收起回复
            这实际上是一个读书人的对书的爱恋的一种表现,只是我们许多人不能把它描述得亦真亦幻。


            IP属地:浙江6楼2012-08-04 17:25
            回复
              我比较喜欢去书店看书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2-08-04 22:09
              收起回复
                现在再来发一篇文章,道明了人生玄机


                IP属地:浙江8楼2012-08-05 10:57
                回复
                  围棋的无限玄机(南帆)
                  伸手将一枚围棋拍在木制的棋盘上,铿然有声。黑白两色的棋子盖在圆形的木盒里,无声无息地沉睡。然而,只要将这些棋子搁到棋盘上,它们就会像被施了魔咒似地活起来。黑白相间,一人一手,如此简单的设计将在棋盘上演绎出无数的故事情节。乾坤,天地,阴阳,黑白——许多时候,简单就是无限玄机的最初始源。有时我会暗暗庆幸:幸亏围棋盘仅仅纵横十九道。如果围棋盘没有边沿,是不是整个世界都要被卷进去了?世事如棋,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

                  对于一些人来说,下一盘围棋决非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找一个相当的对手,来到一间清雅的厅堂,沏一壶酽茶,屏退左右。双眉紧锁,寂然凝思。或者经天纬地,或者钩心斗角;激烈的心智搏杀绝不亚于刀枪相向,终局数子的心情犹如大将军收拾旧山河。这么一盘棋可以不断品味,再三复盘,每一手的回忆都跟随着得意、懊恼、后悔、惊讶、愤怒、犹豫。当然,这种棋没法多下。王者的骄傲或者束手就擒的壮烈都有沉甸甸的重量,负担一局棋的精力及心理能量得渐渐地积累。谁有办法每时每刻都在巅峰上过日子呢?

                  当然,多数的凡夫俗子还是将围棋视为富有人间烟火气息的乐事。一群人相聚斗室,几盘棋草草地铺开。棋盘上好勇斗狠,率性而为;输了就输了,一把抹去重新开始。轮不着上阵的人只好待在浓烈的劣质烟草味之中,心痒难熬地品头论足,或者斗嘴取乐。这种棋谈不上修身养性,但是能杀一杀棋瘾,甩开上司的白眼或者丈母娘的唠叨。

                  围棋有一个文质彬彬的雅号:手谈。然而,不管如何礼仪周到,坐到棋盘跟前就是要争一个胜负。某些棋手对于胜负耿耿于怀,即使在极度劣势之中亦不轻言放弃。相反,命悬一线的局面反而激起了他们的强大斗志。打破常规,冒险犯难;精密计算,妙手迭出;出其不意的漂亮一击,终于力挽狂澜于既倒。这些棋手常常被称之为“胜负师”。胜负的压力驱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启动心智,赢得逆转的机会。人类历史上,许多天才的战役均是争胜负的产物。以命相搏的时候,人们必定使出了全身的气力。

                  但是,胜负可能在另一些棋手那里成了莫大的负累。尤其是胜负事关重大的时候,他们开始患得患失。一着不慎,数十万奖金或者一辈子的英名就要泡汤,于是犹犹豫豫,不敢祭出新的招法或者放手一搏。权衡再三,他们多半还是要拐回熟悉的旧辙安全运转。所以,人们屡屡感叹“大赛无名局”。抛开了胜负的计较一身轻松,人们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灵感,甚至收获一些超越攻城略地的奇思妙想。我曾经赢过棋友一局。复盘的时候,我询问他序盘的一招怪棋什么意思。他一撅下巴傲然答道:我觉得下在那里富有诗意!这种不凡气度迄今仍然让我景仰。既存有胜负的责任心,又不拘泥于胜负而缩手缩脚,二者的平衡几乎是人生的一门学问。渴望功名或者追慕散淡,聚敛财富或者享受生活,入世兼善天下或者出世独善其身,这些问题何尝不是如此?

                  围棋具有令人敬畏的复杂性,千变万化,鬼神莫测。然而,我已经到了愈来愈不讲究胜负的年龄,因而不愿意耗费太多的心思对付一个定式或者一个局部的计算。相反,退出棋盘想一想,时常会得到一些豁然的顿悟。例如,一手棋并没有好与差的绝对规定,评价这一手棋必须考虑到周围全部棋子所形成的关系——这种思想给我的启示超出了许多术语纷繁的哲学著作。一个局部处理不好的时候,干脆扔开不下,静待时局之变——这种迂回背后是何等的气魄和智慧。尖、跳、罩、压、挖、碰、点、扑,围棋之中各种近身格杀的技术令人眩目。然而,围棋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术语:本手。老老实实本分的一手,常常消弭了眼花缭乱的聪明劲。活蹦乱跳的表演退场之后,那一块不动声色的石头还在那里。这就是“大道”与“小技”的差别了。围棋的另一个有趣的术语是“平常心”。天翻地覆平常心,这句话算不上深奥——可是,知易行难。

                  不少人抱怨围棋过于费时。一盘围棋需要两三个小时。一盘象棋一刻钟就够了。然而,这是一种错觉吧——什么时候我们仅仅下了一盘象棋就起身离去?只要没有上班的铃声鞭子似地催在背后,我们总是要坐两三个小时,不论是麻将、扑克牌、象棋还是围棋。围棋的特点是手数多,一局棋两三百手不稀罕。所以,围棋让人心胸开阔,不必固执地逞一时之勇。棋手的全部实力分摊在每一手之中,初期的优势或者失误可能在漫长的行程之中一点点地扳回来。如同万米长跑一样,围棋的奇迹是一步一步地积累出来的。孤立地说,四个黑棋才能围死一个白棋;然而,两三百手棋绕来绕去,寥寥的几个子就可能噎死一块大棋。这就是奇妙。
                  我的围棋未曾得到正规的训练。读初中的时候,父亲因为眼疾在家休养,百无聊赖就教我下围棋消遣。那时找不到一副围棋,只得搜罗了数百个小药瓶,剥出瓶口的橡皮塞当棋子。父亲对于围棋仅仅略知皮毛,记得两三个定式而已。真正下起棋来还是大学毕业之后的一段日子。几个固定的棋友几乎每日捉对厮杀。我手边备有吴清源的《黑布局》、《白布局》,棋谱之中种种天才的着想令人痴迷。进入中年,众多的事务逐渐淹没了年轻时的各种嗜好。但是,围棋从来没有从我的心目中后撤。只要争取到一个间隙,我就会溜到网络上杀几局。我的网名叫“单刀”,太太有时会拍拍我的肩膀,慈祥地叫我“单刀同志”。设想未来新居的时候,总会在窗户底下预留一个角落给围棋。可能并没有太多的机会真正下一盘,这不要紧。有一个想念就行——我觉得,围棋托得住一辈子的想念。
                  


                  IP属地:浙江9楼2012-08-05 10:58
                  回复
                    暑假没看


                    IP属地:广东10楼2012-08-05 11:30
                    回复
                      没人吗?


                      IP属地:浙江11楼2012-08-07 12:06
                      回复
                        我还会在这个帖子上发文章的


                        IP属地:浙江12楼2012-08-07 12:06
                        回复

                          低调
                          马德
                          在万千的人群中,遇到低调的人,恍若在幽静的巷子里,听到一段静心的天籁,在苍凉的荒漠绝地,欣遇一脉淙淙的泉流。
                          那是一种言说不尽的愉悦和舒爽。
                          赏心只有三两枝。低调的人虽寥寥,却是这个世界一帧难得的风景,养眼,怡耳,悦心。也只有在低调者的身上,你才能在喧嚣的尘世里,寻觅到一丝清雅的内敛,一点高贵的平和,一份优美的沉静。
                          低调的人,举千钧若扛一羽,拥万物若携微毫,怀天下若捧一芥,思无邪,意无狂,行无躁,眉波不涌,吐纳恒常。
                          故意做出来的,不是低调,是低姿态;矫情装出来的,也不是低调,是假低首下心。真正的低调,是内在心性的真实呈现。无论处闾巷还是居庙堂,绝不改变;无论逍遥于腾达抑或困顿于落魄,绝不动摇。
                          低调的底色是谦逊,而谦逊源于通透。在低调的人看来,人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也没有什么可以一辈子仗恃,唯有平和,平淡,平静,才能抵达生命的至美之境。于是,他们放低自己,与这个世界恬淡地交流。
                          张扬,张狂,张牙舞爪,到头来,不过是一场浮华的热闹,当绚丽散去,当喧嚣沉寂,生命要迎接的,是落落寡欢,是形影相吊,是门前冷落,是登高必跌重的惨淡,是树倒猢狲散的冷清,是说不尽的凄婉和苍凉。
                          真正有大智慧和大才华的人,必定是低调的人。才华和智慧像悬在精神深处的皎洁明月,早已照彻了他们的心性。他们行走在尘世间,眼神是慈祥的,脸色是和蔼的,腰身是谦恭的,心底是平和的,灵魂是宁静的。正所谓,大智慧大智若愚,大才华朴实无华。
                          高声叫嚷的,是内心虚弱的人;招摇显摆的,是骄矜浅薄的人;上蹿下跳的,是奸邪阴险的人。他们急切地想掩饰什么,急迫地想夸耀什么,急躁地想篡取什么,于是,这个世界因他们而咋咋呼呼,而纷纷扰扰,而迷乱动荡,而乌烟瘴气。这些虚荣狂傲之辈,浅陋无知之徒,像风中止不住的幡,像水里摁不下的葫芦,他们是不容易沉静下来的。
                          低调,不浓,不烈,不急,不躁,不悲,不喜,不争,不浮,是低到尘埃里的素颜,是高擎灵魂飞翔的风骨。
                          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斟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
                          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
                          只留下,大地上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背影。


                          IP属地:浙江16楼2012-08-07 14:05
                          回复
                            现在再来发一篇感人的文章,不知有没有人响应


                            IP属地:浙江17楼2012-08-09 10:58
                            回复

                              2000年夏,我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中。积劳成疾的奶奶不幸去世,家里的日子更难了。恩施州的民政局将我家列为特困家庭,每月补助40元钱,我所在的高中也适当减免了我的学杂费,我这才得以继续读下去。

                                由于是住读,学习又抓得紧,我很少回家。父亲依旧在为50元打工,为我送菜的担子就责无旁贷地落在娘身上。每次总是隔壁的婶婶帮忙为我抄好咸菜,然后交给娘送来。20公里的羊肠山路亏娘牢牢地记了下来,风雨无阻。也真是奇迹,凡是为儿子做的事,娘一点儿也不疯。除了母爱,我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应该怎么破译。

                                2003年4月27日,又是一个星期天,娘来了,不但为我送来了菜,还带来了十几个野鲜桃。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笑着问她:“挺甜的,哪来的?”娘说:“我……我摘的……”没想到娘还会摘野桃,我由衷地表扬她:“娘,您真是越来越能干了。”娘嘿嘿地笑了。

                                娘临走前,我照例叮嘱她注意安全,娘哦哦地应着。送走娘,我又扎进了高考前最后的复习中。第二天,我正在上课,婶婶匆匆地赶来学校,让老师将我喊出教室。婶婶问我娘送菜来没有,我说送了,她昨天就回去了。婶婶说:“没有,她到现在还没回家。”我心一紧,娘该不会走错道吧?可这条路她走了三年,照理不会错啊。婶婶问:“你娘没说什么?”我说没有,她给我带了十几个野鲜桃哩。婶婶两手一拍:“坏了坏了,可能就坏在这野鲜桃上。”婶婶问我请了假,我们沿着山路往回找,回家的路上确有几棵野桃树,桃树上稀稀拉拉地挂着几个桃子,因为长在峭壁上才得以保存下来。我们同时发现一棵桃树有枝丫折断的痕迹,树下是百丈深渊。婶婶看了看我说,“我们到峭壁底下去看看吧!”我说:“婶婶你别吓我……”婶婶不由分说,拉着我就往山谷里走……

                                娘静静地躺在谷底,周边是一些散落的桃子,她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身上的血早就凝固成了沉重的黑色。我悲痛得五脏俱裂,紧紧地抱住娘,说:“娘啊,我的苦命娘啊,儿悔不该说这桃子甜啊,是儿子要了你的命……娘啊,您活着没享一天福啊……”我将头贴在娘冰凉的脸上,哭得漫山遍野的石头都陪着我落泪……

                                2003年8月7日,在娘下葬后的第100天,湖北大学烫金的录取通知书穿过娘所走过的路,穿过那几株野桃树,穿过村前的稻场,径直“飞”进了我的家门。我把这份迟到的书信插在娘冷寂的坟头:“娘,儿出息了,您听到了吗?您可以含笑九泉了!”

                              


                              IP属地:浙江20楼2012-08-09 11: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