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87,944贴子:73,867,325

简单说说是怎么没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用几句话说怎么没的,各位可以讨论。
然后在详细说说我的看法。
按照惯例,我发帖从来现写现贴,没有草稿,没有备份。价值观是科学唯物主义历史观,阐述方式用传统文化来写。


IP属地:河南1楼2017-09-15 22:00回复
    提醒一下,不要谈论一些大家不希望谈的问题——也就是电视台不让播的,广播台不让放的。
    从秦到前任。


    IP属地:河南2楼2017-09-15 22:03
    收起回复

      第一:灭了六国却不给六国贵族和官僚们重新上岗再就业,结果得罪了原六国地区经济统治阶级(俗称地主阶级)。
      第二:大造工程,诸如修长城,修阿房宫,修陵墓等该修的,不该修的,该缓修或者压缩规模的太多,加重了全国经济被统治阶级(俗称农民阶级)的负担,得罪了该阶级。
      第三:新兴的君主与官僚制和郡县制并不完善,加重了统治力的涣散。


      IP属地:河南3楼2017-09-15 22:08
      收起回复
        西汉
        不抑制兼并下导致土地集中,贵族地主阶级和地方豪强地主阶级土地集中,剥削加重,阶级矛盾加重。
        而王莽的不靠谱改革又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王莽篡汉以后赤眉军和绿林军崛起,帝国崩盘。


        IP属地:河南4楼2017-09-15 22:12
        收起回复
          东汉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门阀士族垄断做高官的权力。
          导致经济上阶级矛盾尖锐,正直上因为上升渠道被堵,引发行政无力。
          最终在黄巾军的压力下——帝国被迫允许地方自己组织武装——东汉帝国名存实分裂成诸侯争霸。


          IP属地:河南5楼2017-09-15 22:27
          收起回复
            曹魏
            屯田制下负担太重,阶级矛盾对立严重。
            门阀士族坐大形成一个个小山头,本阶级内部并不团结。
            尤其是曹丞相手里的汉献帝给了各个山头搞分裂的期盼,更是给了门阀士族搞事情的动机和本钱。
            所以司马氏偷了曹老板的基业那么多门阀士族表示无所谓。


            IP属地:河南7楼2017-09-15 22:36
            收起回复
              ————实际上从赤壁之战以后,由于地盘已经到了一个极限,曹丞相外出打仗都会被人在后方打着汉献帝的名义扯后腿,这就是天下人心向刘不向曹,所以曹操不能一统天下的原因


              IP属地:河南8楼2017-09-15 22:36
              收起回复
                西晋
                虽然晋武帝司马炎把负担太重的屯田制给废除了。顺便对门阀士族手里可以有多少奴隶做了规定。
                然并卵。门阀士族(豪强地主已经加了文化标签进化了)继续占据大量庄园,甚至拉国外“难民”充当劳动力。
                偷了曹老板基业的西晋是个根基不稳的帝国,所以只能纵容门阀士族和官僚。
                经济上西晋统治者恒争暴脸(自己读一下)加重阶级矛盾,斗富不要脸(自己看石崇王恺斗富)自我堕落。
                正直上以玩乐清谈为荣,以行正干活为耻。
                晋武帝时代就有顶级门阀说大家醉生梦死,这帝国保不住了。


                IP属地:河南9楼2017-09-15 22:43
                收起回复
                  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陈。
                  共同的尿性就是——
                  正直上:门阀士族和新贵族的后代垄断权力却无能至极,行正能力低下。
                  经济上:恒争暴脸…… 负担绝对只有你想不到的。、
                  军事上:和曹老板一样。谁带兵谁是加九锡的人物或者有成为那种人物的可能,所以后方就扯后腿。
                  ——有没扯后腿的吗?有,司马懿父子三人出去打仗,曹魏皇帝没扯后腿。


                  IP属地:河南10楼2017-09-15 22:49
                  回复
                    北魏
                    完全照搬了中原的门阀士族形式,鲜卑军事贵族纷纷改头换面成了高门士族。外加上本身他们就是和原来的北方高门士族联合,
                    你觉得会和宋齐梁陈他们有区别?


                    IP属地:河南11楼2017-09-15 22:54
                    回复
                      附带说明
                      拓跋焘算是南北朝时代有清醒认识的君主。
                      在灭一个小势力以后他说道:偏居一隅,而宫室修得这么富丽堂皇,难怪要没。
                      不过他也没有脱离当时的局限性,也不会脱离自己的阶级太远。
                      另外,作为少数人统治多数,有个无解的矛盾——不用自己人当兵会丢了权力。用自己人当兵,当时的伤亡率就是自我毁灭。
                      等 鲜卑贵族把鲜卑士兵打光了,权力就自动转移到了隋文帝杨坚手里了。


                      IP属地:河南12楼2017-09-15 22:57
                      回复

                        隋文帝偷北周基业,自卑而防着百官。
                        隋炀帝自恃聪明才智视百官为**不屑于信任百官。
                        父子两代皇帝得罪了统治阶级。
                        隋文帝惜仓库而不怜百姓。至开皇十二年,仓库堆满无处可放。而仓库堆满,西汉用了五代皇帝四代人,李唐用了七代皇帝五代人。
                        隋炀帝修长城、修东都洛阳,打高丽,开凿大运河……利在千秋不假,然罪在当代。
                        父子两代皇帝得罪了官,得罪了民,自然是独夫民贼,人人得而诛之。


                        IP属地:河南13楼2017-09-15 23:04
                        回复
                          李唐
                          在府兵制崩溃,募兵制兴起以后,唐玄宗没有从制度上想办法管理军队,而是从权谋和私人关系上拉拢边帅。
                          最终酿成藩镇割据,帝国支离破碎。
                          遍地藩镇相互攻击,导致经济破坏,负担严重。
                          经过黄巢起义以后,帝国彻底瓦解,不久进入五代十国时代。


                          IP属地:河南14楼2017-09-15 23:08
                          收起回复
                            两宋
                            纵容文官武将胡来(除了造反)不加约束,反而美其名曰——不杀士大夫。
                            结果导致土地兼并,农民破产,文官武将捞钱自肥,醉生梦死。
                            经济上阶级矛盾尖锐,
                            正直上不作为相互推脱没有行正效率(说白了不干活又能咋地?不杀士大夫!)
                            军事上武备本就荒废且军人被过度抑制。
                            不没了没天理了。


                            IP属地:河南15楼2017-09-15 23:13
                            收起回复
                              据说袁腾飞等大知识分子喜欢北宋。我们祝愿他们集体穿越到被动靖康元年的东京。


                              IP属地:河南16楼2017-09-15 23: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