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没事,和你们闲聊一下
30多年前的时候,江庄还是山清水秀民风很淳朴的地方,离开20年了,应该不会变化太大。
当时在黄山,有一个盐城水泥厂,就在黄水村的北边,在一座山上开采石灰石,煅烧水泥。
江庄以前属铜山的,后来划到了贾汪,好象是。有一条从大路向北延伸的小路,从北向西弯到工厂门中,一路经过很多名字奇怪的村子,马鞍,铙钹。。。向东一点,就是山东了。
向北一点,是利国,过韩庄闸,就已经到微山湖了,又是山东。
江庄一直是比较穷的一个地方,人口也不多,我们还和江庄小学的教师们打过几回球,然后公款吃喝呗,这叫搞好地方关系,酒量还是很可以的,老师素质也高一点。
江庄信用社有一辆标致车,时常也可以借来用一用,当地人不象我生活过的其它地方,很本份,不匪气。
工厂西北不远,一个个龙山水泥厂,因为是地方企业,所以,我们最后把工厂给他们了,我们是国营的,没法子跟上国家的环保要求,窑径扩了两次,还是跟不上政策,索性抵了。
看谷歌,现在生产的挺好,这也是中国特色。
黄水村到工厂有一段直向北的路,路的东侧有一个小山包,工厂的炸药库在那里,那个小山包,我们时常在饭后去逛一逛,
-------------------------------------------------------------------------------------------------------------------------
划重点:小山包东南山脚,有许多人工打磨过的条石,也有一些构件,当时就纳闷,难道这上面有过建筑?
后来听说,是汉朝有一个和尚,有点皇亲,比较淫荡,就在这个小山包上建了一个庙,仗着皇亲,胡作非为,据说某年大旱,井都枯水了,只有小庙里的井还可以打出水,村民只好求救,和尚要求只能由村里年青女子去打水,很坚决地要做色狼了。
反正后来是村人把庙给烧了,那和尚死后就埋在山顶,听过觉得蹊跷,有一次去小山包上纳凉------那地方真是纳凉的好去处,四周没有遮挡,山风阵阵,视野开阔。
纳凉时,就地拣了一根树枝,戳了戳地,发现山顶上并不是石头,而是粘土,这和我见过的其它鲁南丘陵都不一样,插了一尺多深都没有见底,遂有了个问号。
后来听说有人去挖了,本来这些传说也是听村民讲的,但两者一联想,这事就靠谱了,我是没有去过现场,据说有几个人挖到几米深了。又听说有什么瓷器用品什么的,完全不可考证了。
财宝本来就不只是金银,村民们应该也不会懂太多,那一处如果建一庄园,一定是非常妙的-----山脚下坟太多。
工厂西侧,有两座高很多的山,去过两次,站在山顶上视野很开阔,可以想象徐州这种四战之地,领一彪人马扯个大旗,确实可以立即进入高收入群体-----风险大一点。
山上有野兔,也有刺猬,和贾汪北的山相隔很近,连绵起来,绿植很盛----现在不知道如何了。
说真的,在江庄的那些时间,景还是不错的,而且又是省界边上,向北就是小南韩,烟花女子们看到山东警察来了,立即就跑去江苏界,反之就跑到山东界,如果两头一起来,她们就去微山湖了,学铁道游击队----革命传统不能丢啊。
从关口向西或者向北,都可以到利国驿,选择一路沿山脚小路,非常幽静,赏心悦目,人呢,一到了幽静的环境中,再配上夏虫的鸣叫,很容易引起某种不可描述的冲动,所以,如果有年青女子,尽量不要孤身去感受自然。
偏了啊。。。吧里小朋友多吗?
104在西侧,206在江庄向东,这都是国道,交通上真没有问题,偏偏就是那么穷,应该是没有煤炭,但也躲过了那些破坏的开采和事故的悲剧,福祸相融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们走了。
既然来过这里,又生活了那么久,就留了一个脚印。只能在地图上看江庄了吧。
30多年前的时候,江庄还是山清水秀民风很淳朴的地方,离开20年了,应该不会变化太大。
当时在黄山,有一个盐城水泥厂,就在黄水村的北边,在一座山上开采石灰石,煅烧水泥。
江庄以前属铜山的,后来划到了贾汪,好象是。有一条从大路向北延伸的小路,从北向西弯到工厂门中,一路经过很多名字奇怪的村子,马鞍,铙钹。。。向东一点,就是山东了。
向北一点,是利国,过韩庄闸,就已经到微山湖了,又是山东。
江庄一直是比较穷的一个地方,人口也不多,我们还和江庄小学的教师们打过几回球,然后公款吃喝呗,这叫搞好地方关系,酒量还是很可以的,老师素质也高一点。
江庄信用社有一辆标致车,时常也可以借来用一用,当地人不象我生活过的其它地方,很本份,不匪气。
工厂西北不远,一个个龙山水泥厂,因为是地方企业,所以,我们最后把工厂给他们了,我们是国营的,没法子跟上国家的环保要求,窑径扩了两次,还是跟不上政策,索性抵了。
看谷歌,现在生产的挺好,这也是中国特色。
黄水村到工厂有一段直向北的路,路的东侧有一个小山包,工厂的炸药库在那里,那个小山包,我们时常在饭后去逛一逛,
-------------------------------------------------------------------------------------------------------------------------
划重点:小山包东南山脚,有许多人工打磨过的条石,也有一些构件,当时就纳闷,难道这上面有过建筑?
后来听说,是汉朝有一个和尚,有点皇亲,比较淫荡,就在这个小山包上建了一个庙,仗着皇亲,胡作非为,据说某年大旱,井都枯水了,只有小庙里的井还可以打出水,村民只好求救,和尚要求只能由村里年青女子去打水,很坚决地要做色狼了。
反正后来是村人把庙给烧了,那和尚死后就埋在山顶,听过觉得蹊跷,有一次去小山包上纳凉------那地方真是纳凉的好去处,四周没有遮挡,山风阵阵,视野开阔。
纳凉时,就地拣了一根树枝,戳了戳地,发现山顶上并不是石头,而是粘土,这和我见过的其它鲁南丘陵都不一样,插了一尺多深都没有见底,遂有了个问号。
后来听说有人去挖了,本来这些传说也是听村民讲的,但两者一联想,这事就靠谱了,我是没有去过现场,据说有几个人挖到几米深了。又听说有什么瓷器用品什么的,完全不可考证了。
财宝本来就不只是金银,村民们应该也不会懂太多,那一处如果建一庄园,一定是非常妙的-----山脚下坟太多。
工厂西侧,有两座高很多的山,去过两次,站在山顶上视野很开阔,可以想象徐州这种四战之地,领一彪人马扯个大旗,确实可以立即进入高收入群体-----风险大一点。
山上有野兔,也有刺猬,和贾汪北的山相隔很近,连绵起来,绿植很盛----现在不知道如何了。
说真的,在江庄的那些时间,景还是不错的,而且又是省界边上,向北就是小南韩,烟花女子们看到山东警察来了,立即就跑去江苏界,反之就跑到山东界,如果两头一起来,她们就去微山湖了,学铁道游击队----革命传统不能丢啊。
从关口向西或者向北,都可以到利国驿,选择一路沿山脚小路,非常幽静,赏心悦目,人呢,一到了幽静的环境中,再配上夏虫的鸣叫,很容易引起某种不可描述的冲动,所以,如果有年青女子,尽量不要孤身去感受自然。
偏了啊。。。吧里小朋友多吗?
104在西侧,206在江庄向东,这都是国道,交通上真没有问题,偏偏就是那么穷,应该是没有煤炭,但也躲过了那些破坏的开采和事故的悲剧,福祸相融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们走了。
既然来过这里,又生活了那么久,就留了一个脚印。只能在地图上看江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