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戳卡吧 关注:1,618贴子:30,125
  • 14回复贴,共1
因境内有霞浦山而得名。故名霞浦。
晋太康三年(282)始为温麻县地(县治在今沙江镇古县村),属晋安郡。隋开皇九年 (589)并入原丰县。唐武德六年(623)置长溪县(县治在今岭尾庵,后迁连江),属泉州 (州治今福州)。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升为福宁州。明洪武二年(1369)州改县,属福 州府;成化九年(1473)复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改福宁府,增设附郭县霞浦。1914年民国初属闽海道。1949年6月17日1949年,历属福安专区(地区)、1971年专署迁址改称霞浦县,属宁德地区宁德市。地名沿用至今。
普32 美丽中国 霞浦滩涂所表现的风景即在霞浦县



IP属地:坦桑尼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3-18 17:25回复
    东吾路邮政支局
    中国邮政 霞浦县分公司所在地,位于东吾路578号。
    原名为城东路,2005年,霞政[2005]13号霞浦县人民政府关于城区道路命名更名的通告,标准化更名为东吾路。地名沿用至今。



    IP属地:坦桑尼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3-18 17:30
    回复
      东关邮政支局
      因古时有塔,名塔旺街。1981年地名普查时,以位于县城东向,命名东关,因村委会驻东关,故名。
      1958年8月,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生产大队;同年,设立东关生产大队。1984年8月,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建立乡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更名为东关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1984年,撤销东关生产大队,设立东关村民委员会,简称东关村委会。地名沿用至今



      IP属地:坦桑尼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3-18 17:33
      回复
        太康路邮政支局
        因取霞浦建温麻县的晋太康3年中的年号“太康”为名,且寓意人民生活太平安康,故名。
        原名南大路,2005年10月县人民政府关于城区道路命名更名的通告正式更名为太康路,自1949年以前命名起,地名沿用至今。




        IP属地:坦桑尼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3-18 17:37
        回复
          府前路邮政支局
          地名来历 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始建于70年代,地名沿用至今。隶属于万贤社区居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



          IP属地:坦桑尼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3-18 17:40
          回复
            长春镇
            长春原名“长村”,因原古堡内村街较长而得名,后雅化为长春。故名。
            1949年初建立第二区公所 ,驻长春乡,1952年改为长春区公所,1958年5月撤区设立长春工作片中心指挥组,同年9月成立长春人民公社,1961年5月恢复区建制,仍称长春区公社,1966年撤区以革委会代替管委会,1980年12月复称管委会,1984年4月建立乡人民政府,1992年长春乡改为长春镇。地名沿用至今。




            IP属地:坦桑尼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3-18 17:43
            回复
              下浒镇
              因驻地村位于海岐下,未围塘前,潮水可涨到村上。故名。
              1950年10月建立第七区公所,驻地下浒镇,1956年2月改称下浒区公所。1958年5月撤区,设立下浒工作片中心指导组。同年9月成立下浒人民公社。1961年5月恢复区建制,公社改为区公所。1966年8月,撤区成立管委会。1968年4月,以革委会取代管委会,1980年12月复为管委会。1984年4月,改为下浒镇并沿用至今,驻地下浒村。地名沿用至今




              IP属地:坦桑尼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3-18 17:45
              回复
                北壁乡
                相传宋少帝昺曾在此地驻跸,原名驻跸乡。后以该地有块大岩壁,方位居北重命名,故名。
                20世纪50年代初,隶属第七区。1956年,隶属下浒区,1959年,设下浒公社管理委员会,1961 年恢复区建制后,设下浒区工作委员会,1984年,改为下浒乡人民政府,1986年7月,撤销下浒乡,分别设立下浒镇和北壁乡。地名沿用至今。



                IP属地:坦桑尼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3-18 17:47
                回复
                  三沙镇
                  因传说三头狮,赶走了五只作恶的老虎,护卫当地,命名“三狮”。又因“三沙”与“三狮”谐音,故名。别称桃城
                  唐宋时期境域属劝儒乡擢秀里。元代属五都。明至清光绪年间,属五六都。清宣统元年,设下东(三沙)区。民国29年(1940年),设三沙镇。1949年10月,取消三沙镇建制,境域属第四区。1952年6月,成立三沙镇。1954年11月,成立海岛区,三沙镇属海岛区。1955 年5月,设三沙区,下辖7乡镇。1958年,改设三沙人民公社。1961年5月,三沙公社复为三沙区,翌年10月,三沙区所辖的嵛山公社划属福鼎县。1966年10月,三沙区改为三沙公社。 1983年11月,三沙公社改称三沙镇。地名沿用至今




                  IP属地:坦桑尼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3-18 17:49
                  回复
                    水门畲族乡
                    水门原称石门坑,因屡次遭火灾,改为水门,以水克火之意,又因村民多数为畲族。故名。
                    宋代,境域分属劝儒乡擢秀里、柘阳里。元至清光绪年间,境域分属二都、三都、四都、二十八都。民国25年(1936年),隶属第二区。1958年设水门公社。1961年5月,水门公社改为水门区。1966年10月,水门区改为水门公社。1984年水门公社改为水门乡。1985年水门乡改为水门畲族乡。地名沿用至今。




                    IP属地:坦桑尼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3-18 17:51
                    回复
                      好像有个风景日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3-19 09: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