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实施两轮“清新桃源·宜居永春”三年行动,“五项工程”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整镇整村推进“无裸房乡镇”“无裸房村庄”做法获省住建厅推广学习借鉴。目前,全县已创建4个无裸房乡镇,10个无裸房镇区,100个无裸房村。
以《永春县农村住宅通用图集》《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技术指导;选派236个科级干部到236个村(社区)挂村蹲点,指导村民建新房、建好房。
对各乡镇中心镇区、省道203、206、306线、泉三高速公路、莆永高速公路沿线、桃溪流域等重点管控区域沿线的建筑,严格按照“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放线、统一外观设计、统一外墙色彩)要求,结合村庄传统建筑的特点,做到户型、层高脊高、屋顶用材、外墙饰面、门窗风格等协调统一,形成错落有致的传统民居。2018年以来,全县共完成新房美化82.74万㎡,裸房装修246.67万㎡,古厝修缮24.27万㎡。
省、市住建部门在资金补助方面予以倾斜。各乡镇利用上级补助资金积极发动群众,如呈祥村用300万的奖励撬动了村民1500万的装修投入,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完善“两违”防控机制,通过村规民约对建房层数、体量进行控制,采取“保证金”制度管理村民建房,有效约束违建产生。充分发挥信息共享、联网查询、案件通报、共同预防和监管作用,加强执法协查协助,通过限制经营许可、产权登记等举措,实施快速查处、倒逼自拆。加大公示力度,要求新建农房挂牌施工。
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源头管理,充分发挥国土资源所、行政执法中队、村镇站的作用,实行镇、村工作队分片挂钩负责制,充分应用数字城管、手机执法、无人机等手段,完善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巡查、制止、报告制度,建立“两违”综合监管平台。强化日常巡查,建立健全“两违”防控网,构筑县、乡镇、村(社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两违”防控格局,形成及时发现、快速沟通、迅速处置的“两违”共管责任机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零容忍”确保“两违”零增长。
按照“严控增量、化解存量、健全机制、确保长效”的目标,开展“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农村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形成“两违”整治的高压态势。自2018年以来,全县共治理搭盖拆除45.83万㎡,违建清理45.87万㎡,每年均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治违目标任务,全县新增“两违”得到有效遏制。
以《永春县农村住宅通用图集》《永春县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技术指导;选派236个科级干部到236个村(社区)挂村蹲点,指导村民建新房、建好房。
对各乡镇中心镇区、省道203、206、306线、泉三高速公路、莆永高速公路沿线、桃溪流域等重点管控区域沿线的建筑,严格按照“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放线、统一外观设计、统一外墙色彩)要求,结合村庄传统建筑的特点,做到户型、层高脊高、屋顶用材、外墙饰面、门窗风格等协调统一,形成错落有致的传统民居。2018年以来,全县共完成新房美化82.74万㎡,裸房装修246.67万㎡,古厝修缮24.27万㎡。
省、市住建部门在资金补助方面予以倾斜。各乡镇利用上级补助资金积极发动群众,如呈祥村用300万的奖励撬动了村民1500万的装修投入,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完善“两违”防控机制,通过村规民约对建房层数、体量进行控制,采取“保证金”制度管理村民建房,有效约束违建产生。充分发挥信息共享、联网查询、案件通报、共同预防和监管作用,加强执法协查协助,通过限制经营许可、产权登记等举措,实施快速查处、倒逼自拆。加大公示力度,要求新建农房挂牌施工。
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源头管理,充分发挥国土资源所、行政执法中队、村镇站的作用,实行镇、村工作队分片挂钩负责制,充分应用数字城管、手机执法、无人机等手段,完善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巡查、制止、报告制度,建立“两违”综合监管平台。强化日常巡查,建立健全“两违”防控网,构筑县、乡镇、村(社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两违”防控格局,形成及时发现、快速沟通、迅速处置的“两违”共管责任机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零容忍”确保“两违”零增长。
按照“严控增量、化解存量、健全机制、确保长效”的目标,开展“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农村各类违法建设行为,形成“两违”整治的高压态势。自2018年以来,全县共治理搭盖拆除45.83万㎡,违建清理45.87万㎡,每年均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治违目标任务,全县新增“两违”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