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高等教育资源有多集中?即使不算研究生招生单位,只算全日制高校,北京凭借67所本科院校,25所高职高专共92所大学,位居中国城市高校数量第一。
北京有8所985工程大学,约占全部985大学的20%,有26所211工程大学,约占全部211工程大学的22%,第一轮双一流大学有34所,约占第一轮双一流高校的24%。每一次国家级计划,都让北京的高校更多的获益。几轮高校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剧了北京与其他地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
到第二轮双一流大学评选中,北京高校的占比才略有下降,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可以自主确定一流学科建设数量,数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资源占有量仍会增加。

不论多少人质疑这中间的不公平不合理,北京市中国高等教育第一城还是没有人否认。那么,谁是中国高等教育第二城?
是在校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广州吗?从广州市高校的实力来看,显然不是。
我认为只能从上海和南京两个城市中评选。
一、上海和南京的大学数量对比
根据教育部名单,上海共有64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40所,高职高专24所。而南京共有51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34所,高职高专17所。
这样来看,似乎南京的高校实力和上海还有挺大的差距。
但是,我们还有一种公办院校是军校,上海只有海军军医大学一所军校,而南京自古就是军事重镇,军事院校有陆军指挥学院、陆军工程大学和海军指挥学院3所正军级大学,同时国防科技大学和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都在南京设有校区。
向对比一下两个城市的大学名单:
1.上海的高校名单
32所公办本科,9所民办本科(含1所中外合作办学和1所民办职业本科),13所公办高职和11所民办高职。

2.南京的高校名单
31所公办本科(含2个军校校区和1所公办职业本科),8所民办本科,12所公办高职和15所民办高职。

二、上海和南京的评选结果对比
上海共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4所老牌985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和海军军医大学6所211大学,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刚刚新晋级的上海科技大学,另有海军军医大学共15所地处上海的高校上榜,共64个专业在第二轮双一流大学评选中胜出。
南京共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2所985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6所211工程大学,另有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和今年新入选的南京医科大学,共13所地处南京的高校上榜,共有43个专业在第二轮双一流大学评选中胜出。
而由教育部官方主导的学科评估结果可以更清楚地反映出高校的学科建设情况,我们用代表最高水平的A+学科和A类学科数量来衡量上海和南京的学科建设情况。
上海共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16所高校拥有A类学科,数量最多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各有25个和23个A类学科。其中,有11所高校拥有最顶尖的A+学科,数量最多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各有5个A+学科,而华东政法大学和上海戏剧学院作为非双一流大学位列其中。
上海科技大学因为建校时间较晚,未查询到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结果,相信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必然有不错的表现。
南京共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14所高校拥有A类学科,数量最多分别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各有21个和12个A类学科。其中,有9所高校拥有最顶尖的A+学科,数量最多的是东南大学有5个A+学科,而南京艺术学院和南京工业大学同样作为非双一流大学位列其中。
南京邮电大学作为双一流大学却没有A类学科,期待第五轮评选会有更好的结果。

显然,从本专科院校数量、双一流大学数量、双一流专业建设数量、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和A+学科数量等方面,上海都优于南京,甚至连部委直属的院校数量,上海都超越南京,上海稳居高等教育第二城。
但在职业教育领域,上海受限于产业转移和土地等要素供应紧张,发展已经不敌南京,希望南京可以利用好江苏的产业优势,更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做好产教融合,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技能人才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有8所985工程大学,约占全部985大学的20%,有26所211工程大学,约占全部211工程大学的22%,第一轮双一流大学有34所,约占第一轮双一流高校的24%。每一次国家级计划,都让北京的高校更多的获益。几轮高校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剧了北京与其他地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
到第二轮双一流大学评选中,北京高校的占比才略有下降,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可以自主确定一流学科建设数量,数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资源占有量仍会增加。

不论多少人质疑这中间的不公平不合理,北京市中国高等教育第一城还是没有人否认。那么,谁是中国高等教育第二城?
是在校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广州吗?从广州市高校的实力来看,显然不是。
我认为只能从上海和南京两个城市中评选。
一、上海和南京的大学数量对比
根据教育部名单,上海共有64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40所,高职高专24所。而南京共有51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34所,高职高专17所。
这样来看,似乎南京的高校实力和上海还有挺大的差距。
但是,我们还有一种公办院校是军校,上海只有海军军医大学一所军校,而南京自古就是军事重镇,军事院校有陆军指挥学院、陆军工程大学和海军指挥学院3所正军级大学,同时国防科技大学和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都在南京设有校区。
向对比一下两个城市的大学名单:
1.上海的高校名单
32所公办本科,9所民办本科(含1所中外合作办学和1所民办职业本科),13所公办高职和11所民办高职。

2.南京的高校名单
31所公办本科(含2个军校校区和1所公办职业本科),8所民办本科,12所公办高职和15所民办高职。

二、上海和南京的评选结果对比
上海共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4所老牌985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和海军军医大学6所211大学,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刚刚新晋级的上海科技大学,另有海军军医大学共15所地处上海的高校上榜,共64个专业在第二轮双一流大学评选中胜出。
南京共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2所985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6所211工程大学,另有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和今年新入选的南京医科大学,共13所地处南京的高校上榜,共有43个专业在第二轮双一流大学评选中胜出。
而由教育部官方主导的学科评估结果可以更清楚地反映出高校的学科建设情况,我们用代表最高水平的A+学科和A类学科数量来衡量上海和南京的学科建设情况。
上海共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16所高校拥有A类学科,数量最多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各有25个和23个A类学科。其中,有11所高校拥有最顶尖的A+学科,数量最多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各有5个A+学科,而华东政法大学和上海戏剧学院作为非双一流大学位列其中。
上海科技大学因为建校时间较晚,未查询到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结果,相信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必然有不错的表现。
南京共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14所高校拥有A类学科,数量最多分别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各有21个和12个A类学科。其中,有9所高校拥有最顶尖的A+学科,数量最多的是东南大学有5个A+学科,而南京艺术学院和南京工业大学同样作为非双一流大学位列其中。
南京邮电大学作为双一流大学却没有A类学科,期待第五轮评选会有更好的结果。

显然,从本专科院校数量、双一流大学数量、双一流专业建设数量、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和A+学科数量等方面,上海都优于南京,甚至连部委直属的院校数量,上海都超越南京,上海稳居高等教育第二城。
但在职业教育领域,上海受限于产业转移和土地等要素供应紧张,发展已经不敌南京,希望南京可以利用好江苏的产业优势,更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做好产教融合,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技能人才培养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