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少女小圆吧 关注:316,856贴子:7,807,465

翻译了当年ユリイカ小圆专辑增刊上的一篇文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章作者是村上裕一,文章名叫“少女们的祈祷——关于崇高之起源”。文章立意很老,充满了作者的个人见解,大家当历史文件看看吧。楼下连载。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11-08 10:46回复
    《魔法少女小圆》的世界是一个不存在奇迹与魔法的世界,这么说或许有些意外。这么说是因为这里的世界恰好类似于CLAMP的漫画《xxxHOLiC》中那样,奇迹和魔法是在与愿望对应等价的权衡折衷关系中显现的。就像在自动售货机中投入钱就能买到饮料一样,绝大多数人不会把它当作魔法。因为这是一种现实主义。当然,魔法少女能够得到各种不用钱一样就能得到的成果。但是她们在这之后也会付出无法用钱来偿还一般的代价。不过虽说从达成的结果的大小来看或许完全可以称之为奇迹,但这样实现的愿望无论怎样,和小圆的愿望的巨大相比的话就显得不太醒目了。
    这样的巨大即为崇高。康德说崇高就是无条件的巨大事物。虽说这里所说的不是质的而是量的威力,但像譬如本作(指魔圆,以下同)结尾那里确实是作为像那样的东西而展现的。小圆祈愿拯救一切魔法少女的愿望,并接受下与之相当的诅咒然后再粉碎它,这副光景实在是世界最大的威力。
    实际上,这部作品为了显露这样的崇高在创作中有着精精巧巧地计算。这种计算最为明确地暴露在与晓美焰的关系当中,更具体来说则是第十一话的一瞬间。在后面我们可以详细地看到,晓美焰是一位拥有时间溯行能力的魔法少女,为了实现愿望而多次重复故事。但是,她从未通过反复的轮回得到结果。相反,小圆仿佛以晓美焰的放弃为契机出现一般,不同于晓美焰,尽管她明明应当只有一次的生活,却体现出了崇高。仅仅一次的生活,就做出了显现出如此有威力的决断。虽说从结果上讲亦是这样,但不如说,这个决断本身不只是量的(崇高),其中有一种质的崇高。这样的决断,以及其中的崇高,到底是怎样成为可能的呢?
    为了追究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看本作中的魔法少女到底是怎样的存在。起初,观众以及除此以外的登场人物,接受的是所谓变身女英雄一样的印象,但是随着故事进展,并非这样乐天化的设定这一点就会变得很明显。少女们通过与孵化者的契约成为魔法少女。他(孵化者)为少女们提供契约,原因是为了打倒魔女她们的力量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可以为她们实现任何一个愿望。冷静来看的话,这时可谓是因果已经颠倒了。《龙珠》可以说是最有名的实现愿望的故事,但其中收集龙珠的辛劳作为事先付出的代价是有必要的。之前提到的《xxxHOLIC》也是这样。然而在《魔圆》中并非如此。在最初时愿望的成果就表露出来了。自不待言,作为魔法少女而趋向对魔女的战斗是被迫的,但确实可以把它看作代价,这并不是不恰当的。然而表面可见以外而被要求的代价,实际上正是这个契约的本质。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11-08 10:46
    回复
      这种被隐藏的代价,象征着成为魔法少女是一种丧尸化这个事实。因为成为魔法少女获得了与魔女战斗的强力,当然无法再是普通的人类了。孵化者将契约后的少女的灵魂取出结晶化为灵魂宝石,将肉体变成一种操控人偶。但是,肉体因此就成为了类似一种机械的,受到魔法的各种恩惠而可以接受战斗的东西。尽管孵化者如“这对于魔法少女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一般轻描淡写的说明听起来确实很合乎逻辑,但是在我们的印象中很明显,这对于少女们来说就是难以接受的事实,而且这不是一个很抽象的事,比如说通俗印象中关于精神与肉体的看法是把它们当作一一对应的。这种看法只是一种印象,实际上二者相分离的状态是不可能实现的。仅仅将精神分离开来是不可实现的,死人的肉体也仅仅是肉块而已。魔法少女的构造倒不如说是把那种通俗印象的看法简单庸俗地表现了出来。灵魂宝石表面上是“东西”,因而可以携带,然而有一次小圆在不知所措时将朋友美树沙耶加的灵魂宝石扔了下去,然后沙耶加就正如剪断了线的提线木偶般倒下了,同时在场的杏子吃惊地看着沙耶加说:“这家伙不是死了吧”。但真正值得震撼的还是孵化者在她们面前表露出的“刚才你的举动很要命啊,小圆。怎么居然偏偏扔掉了自己的朋友。”这一段台词。他说灵魂宝石就是沙耶加。
      暴露出这个事实对于少女们是一种巨大的伤害。特别是对美树沙耶加造成的巨大冲击成为了典型事例,然而悲剧也没有止步于此。另一个代价在孵化者未言及时就已成为事实发生出来,那就是通过灵魂宝石通过魔法少女的绝望积累污秽,达到极限后就会魔女化。灵魂宝石的污秽可以通过魔女拥有的悲叹之种这一道具来清洁,换言之若没有那个悲叹之种就无法抵掉污秽。所有的魔法少女都被强加了未来终将魔女化的命运。其代表依然是沙耶加身上发生的事态,无论在故事内部还是在故事外部,使她成为悲剧的象征都是有必然性的。
      然而这种必然性其实也并非只限于沙耶加。我们可以看出,魔法少女们每前进一个步骤,悲剧的连续系统就会一点点地相应揭示出来。比如本篇作品当下时间轴出现了五个有名字的魔法少女,其中第一个是巴麻美,她是小圆他们学校里的高年级学生,同时作为魔法少女的前辈登场,展现出华丽而清朗的魔法少女形象。小圆和沙耶加就受到这一形象吸引,在感情上同步对作为变身女英雄的魔法少女抱有憧憬。但是,说起来变身女英雄幻想还是作为不会死人的世界的产物,况且这种在变身女英雄及魔法少女相关作品中常常作为核心环节出现的部分实在是一种幻想,这种幻想在第三集早早就破灭了。在那一集,出现了巴麻美被魔女咬下头部死去这一令人震惊的展开。这种剧情展开给视听者带来冲击,也留下了“本作不单单是一部魔法少女作品”的强烈印象。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11-08 14:13
      回复
        巴麻美死后,世界很快因一种现实主义的气息而混乱起来。这件事从结果上讲推动了美树沙耶加,促使她成为魔法少女。与此同时,本应在另一个城市的魔法少女佐仓杏子被召开了这座见泷原。而且,作为僭越者(即本不属于这一世界线)的存在而一开始就潜入这座城市的晓美焰也开始更加积极地行动。开始作为威胁和风险的并不是魔女的恐怖,而是其他魔法少女之间的争斗。这一瞬间,魔法少女的人际关系仿佛变得像大乱斗一样,故事叙述也很快转向了这个方向。但是,在争斗出最后一名之前,由于上述事件魔法少女的系统显露出来,并破坏了平衡。实际上,包括这种对系统的批判的地方在内,都是大乱斗式的。
        与沙耶加的魔女化相关联的一系列事情,对于作品来说也是事件的最高峰。描写沙耶加灵魂宝石破碎魔女化的瞬间场面就像是在表现世界末日一样,而为了葬送她,杏子让自己的灵魂宝石暴走并自爆的场面也非常惨烈,不得不充满终结感地想到,在这之后还能预备出什么样的故事呢?
        此处杏子和沙耶加一起死去了。为什么连杏子也一定要死呢?的确,因为要不遗余力体现关于魔法少女的系统的绝望要素,从魔女文字来看,人鱼魔女似乎是作为不同于普通魔女的,拥有姓氏的上位魔女而出现的。由此,为了打败强力的魔女需要消耗自己全部的力量也就说得通了。而且这本身就成为了后面展开剧情的强有力隐喻,不过表面上看杏子的选择更多是基于感情的动机的。
        对于像杏子这样典型以满足自己欲望为第一要义的魔法少女来说,沙耶加的生活方式本就是难以接受的。这么说是因为沙耶加为了治愈自己喜欢的男人的伤而进行魔法少女的契约,又正好像继承了巴麻美的意志一样,并非为了收集悲叹之种而是为了保护市民而狩猎魔女。不过沙耶加原本就是普通的少女。倒不如说,这里所说的沙耶加是某种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状态”前有巴麻美警告说不希望为了他人使用愿望,后有杏子关于不为了自己而狩猎魔女的谴责。这些还仅仅是来自其它角色对理想状态的沙耶加的外在批评。而在作品内在的层面,随着作品转向现实主义的世界,沙耶加所抱有的天真前提全部反转,导致她自身比谁都更为强烈地伤害自己。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11-08 15:12
        回复
          尤其是关于恋爱的剧情强烈表现出了这种天真。由于沙耶加喜欢上了上条这个男人所以就一直想要治好他的伤,而当麻美指出“那样的话就必须区分是不是想要成为救了他的恩人了”这一点时,沙耶加还很生气。但是因为在这些都不明晰的暧昧情况下就进行了魔法少女的契约,所以上条刚一痊愈回到社会,曾是沙耶加亲密友人的志筑仁美就对沙耶加宣布了对上条的爱慕之心,并要求堂堂正正地对决。这是理所当然的展开,是比魔女更为切近的现实主义。虽然先辈魔法少女的警告都是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态,但或许也是因为知道,比起与魔女的战斗这样的事态才是更可怕的敌人,但沙耶加却没能避免这样的事态,这时“希望与绝望的相转移”真的开始发生了。
          当然,沙耶加的心情变化坦率来说也是难免的。是否能够传达给对方是另一回事,很明显她对上条是完全献身的。但是,献身所追求的对象却轻易地被其他女人夺走了,即使要争,届时自己已经不是人类的事实也已经摆在眼前了。对于与其说是清高不如说是道德洁癖的沙耶加来说,不难想象这种不对称性是多么绝望。她应当感到自己受到了玷污。而且,看到沙耶加这个样子,杏子也坐立不安。
          就像编剧虚渊玄说的那样,虽然沙耶加和杏子表面上的生活方式不同,但深层次上她们却是相通的。(《大人的动漫》vol.21)。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11-08 18:21
          回复
            插图:杏子决意与沙耶加一同殉情赴死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11-08 18:21
            回复
              杏子之所以接受欲望舍弃高洁的东西来当魔法少女,正是因为她像沙耶加那样生活结果导致了生活的破灭。尽管如此,在她内心中极为临近的地方存在着与其说是自我否定不如说存在扮演着应当逃避之物。杏子无法把它放下。不知何时杏子比本应是好朋友的小圆更强烈地关注沙耶加,她为了尝试说服沙耶加向沙耶加诉说自己的过去,还消耗自己的灵魂宝石保存魔女化后沙耶加失去灵魂的肉体,最后为了救沙耶加甚至请求了小圆的帮助。就像杏子说的那样:“说不定,将那个魔女劈成两半,代替悲伤之种,沙耶加的灵魂宝石会从里面掉出来啊。不都是这样的吗,那些爱和勇气终将获胜的故事。”当然,对于原本就是现实主义魔女的杏子来说,这是怎么想都无法相信的“奇迹”。然而这无疑是杏子想要相信的。但是她们的呼唤最终并没有得到沙耶加的回应。杏子最终对沙耶加说:“不要担心,沙耶加。一个人很孤单吧。没事的,我会来陪你的,沙耶加。”并耗尽灵魂宝石,与沙耶加一并战死了。
              杏子为沙耶加而战死,归根到底,沙耶加也是为了上条而战死。其中既有无可奈何的偶然错过,也有单向度的非对称性。比如说杏子的最后一战,不但是进一步填补角色塑造空缺的必要之跃,而且也更强调这种非对称性的事实。对于杏子是否得到了回报,每个观众都会有不同的感想。但是,笔者认为这是最合适的结果。她在沙耶加魔女化之前不能和沙耶加互相理解,也不能把魔女化的沙耶加变回人,还像机器一样差点杀了小圆,让她得以在进一步背负更多的罪之前就死掉确实是最合适的。杏子这个角色没有和他人情感上的一致性,只有在一起去死这种行为中有一种非常外在的同步性。反过来说也就是只有这样了。那么,该怎样才能超越她这样的境界呢?
              第四个魔法少女晓美焰已经继承并超越了杏子身上体现的问题,也就是扬弃了杏子体现的局限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11-08 18:22
              回复
                第十话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为那是表现晓美焰过往的故事。这一话中说明她拥有时间溯行的能力,因此已经反复经验过多次同样的事情。通过这种美少女游戏中司空见惯的“轮回之物”的设定,晓美焰在之前九话中的各种苦恼之源终于刻画了出来。作中出现的晓美焰的各种莫名其妙的忸怩表现,原来全部都是来自于从过去经历的重复与现在之间的断裂。比如曾经的小圆称她为“焰酱”而这个世界的小圆已称她为“晓美同学”……晓美焰的欲望就是在这样的地方找回那种“曾经的过往”。
                最初的晓美焰不过是一名病弱少女,在遭到魔女袭击时被已是魔法少女的小圆和巴麻美所就,然后她们就共同行动了。然后她们成功击败了魔女之夜,但代价是巴麻美和小圆都死去了。被这一事实打击的晓美焰在孵化者的引诱下许下了“想要与鹿目同学重新来过”的愿望。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11-09 11:05
                回复
                  插图:晓美焰许愿与小圆重新相遇成为魔法少女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11-09 11:07
                  回复
                    或许这也是杏子所许的愿望所包含的心愿吧。不仅如此,认为“我还真是个笨蛋”的沙耶加,如果有机会能实现的话也一定会有这样的愿望吧。就算是巴麻美,如果看到后来小圆和沙耶加所走上的道路,也许也就不会让她们成为魔法少女吧。……但是,真的是重新来过就可以了吗?
                    其实这个问题要比看起来更难以回答。之所以说难,是因为这种行为可以说做到也可以说做不到。简而言之,晓美焰至少将故事重复了五遍以上,只是作品中没有表现出来,而要是重复更多此时的话也许有希望的可能性会更大吧。但是,当然,这些重新尝试并未完成任务。因此仅从这里看的话她也会活在失败中。虽说如此,因为重复是她的能力,所以大概也可以认为……她可以一直尝试直到达成她所想要的结果。但是尽管笔者反推出了这种结论,作品中却宣布这是不可能的,这也留下了晓美焰是一个失败者的印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根据孵化者的分析,本来只不过是普通少女的小圆隐藏着如此难以想象的,作为魔法少女的可能性,只能说这是一种极不合常理的事态。而且还一直弄不清原因。但一旦确定晓美焰是一个时间溯行者,他们就看出了晓美焰的不断轮回就是原因。这是因为,魔法少女的资质与其存在所背负的因果量成正比。简单来说,越是轮回,事态就越恶化。于是晓美焰的故事也就迎来了坏结局。
                    在这种情况下,少女们的愿望已经变成了祈祷。虽然qb能够为成为魔法少女者实现愿望,但是少女们所要欲求的东西总是并非与那个愿望本身相一致。祈祷是一种无法亲手得到的东西。这种祈祷恰好就像接力一样推动者故事的延续,而鹿目圆是最终收到最后一棒的那个少女。
                    在这之后就是众所周知的,通过机械降神的发力,故事快速而有目的地走向了得到拯救的结局。小圆以成为魔法少女为代价许下了“想在所有魔女产生前就消除她们,所有宇宙,过去和未来的一切魔女,由我亲手”的愿望。并且小圆实现这个愿望的结果是她成了远超出「魔法少女」,可按照神来看待的,被称为「圆环之理」的「概念」。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11-09 14:26
                    回复
                      那么,我们就必须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之所以说小圆是崇高的,那是因为她所做出的决断是崇高的。然而这种决断是如何得以成为可能的呢?

                      笔者已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受胎的记忆 轮回与遗忘的结构》 『BLACK PAST』)。在此我提到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轮回的设定意图必然像诅咒一样蕴含着“受精”的问题,只有小圆拥有一种“超越”的可能。虽然这个问题主要是通过美少女游戏这一题材来探讨的,但通常就像设想的那样,该题材的世界观以“射精”为目标,是以男性为主体的,无论遵循还是反抗它,这种世界观都是一种极为强烈的基础。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异形的世界观,反观《小圆》的世界环境中(感觉上)男性的存在大幅后退乃至消失了。因此假如把晓美焰当作以射精为目的的男性主人公的角色的话,但她本来不也是女性吗?是的,她是魔法少女。并且编剧虚渊玄恰好就此有过“少女是非性化的幼体存在”这种内容的言论(参见本刊虚渊玄和田中罗密欧的访谈)。

                      这种少女性的认识对虚渊玄来说可能并不新奇,但也因此问题连贯了起来。比如笔者曾关于《Simoun》这部典型的动画作品对此进行过论述。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11-09 16:13
                      回复
                        插图:成为「概念」的小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11-09 16:21
                        回复
                          《Simoun》把这一主题提到了原理的级别。在《Simoun》这部作品中,所有的人都是作为“女性”出生的,超过十七岁的时候,在被称为“泉”的圣地选择性别,并在此决定是成为男人还是女人。因此,初期状态的“女性”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女性了。作品描绘了性别选择前的少女们作为“巫女”乘坐神的坐骑Simoun战斗的样子。也就是说少女还承担着神圣的功能。
                          而更令我们在意的则是巫女的最高位大宫煌的存在。一个叫奥纳西亚的少女未选择性别而成为了“她”。也就是选择了不选择。由此背负了罪,作为“永远的少女”,承担了少女性别选择的仪式,存在于任何地方又不存在于什么地方,被解除则就会崩解消失,成为了不能拥抱任何人也不能被人拥抱的,孤独的神一般的存在。
                          (引自村上裕一《乡愁的语法 冈田麿里描绘的自然》《アニメルカ》Vol.4)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2-11-09 18:35
                          回复
                            留了一份原文完整版的的百度云盘链接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少女们的祈祷——…
                            链接:网页链接
                            提取码:5i68
                            复制这段内容打开「百度网盘APP 即可获取」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2-11-09 22:59
                            回复
                              在这个构图中,很容易透彻地看出化为“概念”的小圆的身影。小圆之所以崇高,表面上是因为通过这种神圣的少女性体现了应当言说出的问题。然而,与《Simoun》的比较将揭示出更本质性的问题。
                              在执笔本文的过程中,笔者考虑的是本作品在轮回系作品谱系当中的定位,这意味着将故事还原为晓美焰和小圆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在前述的《小圆》论中已进行了讨论,现在看来,从qb在因果的蓄积中看出问题起源的发言来看这一见解还无疑是妥当的。但是在思考崇高的时候,也就是关注到小圆人生的一次性的时候,晓美焰使故事重复这一要素反而是我们目光远离事实。
                              这一事实就是,对于“这个周目的”小圆来说,晓美焰不过是一个月前初次遇见的转校生。因此,这样的她,与其说是有意识层面上把晓美焰这样的人的祈祷接纳下来,不如说是无意识层面以“因果的蓄积”这种作为魔法少女的资质把承接本身作为本质问题表现出来,这就是一种崇高。另一方面,崇高这种此后她所承担的作为概念的功能,以多层次的情况在此体现了出来。而且这个重叠的层次当然是相互缠绕的。
                              将这种重叠层次隐喻性地看做是男性性和女性性,乃至异质性的东西和普通的东西的对立,并不是太过离奇的妄想。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晓美焰和小圆的关系,如果以(恋爱)游戏性的视角看,正好是男人和女人,或者英雄与女主角的定位。不过表面上看这里没有男性。因此一般的生殖关系并没有成立,尽管也许正因如此,中途发生了英雄和女主角的转换。最后是小圆接过了接力棒。
                              比如与《Simoun》比较时,和奥纳西亚表现同样作用的无疑是小圆。在她们身上有着作为性的超越者的神格。正因如此她(小圆)才能超越只有魔法少女的世界中的“熵”这一规则。而qb成了这个超越的天花板。实际上一目了然的是,qb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性的存在。但是《小圆》的世界也正是因为qb的管理才产生问题的。也就是说,qb是将作为幼体的少女提升到魔法少女这种有性存在的媒介,但在这里没有《Simoun》那样的性别选择的余地。而且考虑到魔法少女原本就是魔女的幼体这一事实,在《小圆》世界中本质上人类的成长=性征这一路径遭到了封闭,正因如此才有突破的必要。况且虽然这是一种重复,但这也意味着小圆消灭自己的存在,通过牺牲了自己的性的成长,从而孕育了有成长的世界。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2-11-10 18: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