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祈
我在推完缘、雅、果凛几条线后对祈的好感到达了顶峰,但在真正进入祈自己的te线后却反而没预料的那样情感充沛,一方面之前已经被贴吧剧透了真相,另一方面整条线几个转折的逻辑都很牵强。而祈主动分手的原因,在前期营造了足够悬念后,底牌掀开时却并没能给出足够分量的故事来释放这种悬念,反过来会削弱祈分手理由的充分,造成开篇前期她的各种举动显得没什么意义,也会招来对祈这个人物的非议。
我不清楚当年MO4上市时玩家们对祈是什么看法,想来应该会有相当数量的玩家对这种设定非常不满,Galgame里玩家代入的男主,不管描述上怎么普通,但在剧情实质上处于众星捧月的择偶权顶端,像祈这样开局分手又屡次把男主推开的女主,很容易招致不少玩家对她的反感和舍弃,毕竟游戏里有的是其他出色乃至更优秀的女性可以选择。很多时候我也不例外。
但是,我是个念旧的人。祈和一蹴携手一起走过了几乎整个高中三年,以及祈明显还依然深爱且只爱着一蹴,单单这两点对我来说就足够了,足以让她在我心里的分量超过MO4里所有其他女主。
游戏里也不断追忆着过去两人交往的场景,她侧头羞涩的微笑,她要求猜谜时伸出的手指,她走在小道上一起放学时轻柔的脚步,刺眼的晨曦照耀下是她穿着校服的身影,黄昏的晚风吹拂中是她在身旁银铃的笑声,就这样不知不觉一起走了很久很久,某天她说要到此为止,可是她悲伤的笑容和寂寞的背影,都在诉说着她心里依然不变的深沉情感,那样的她,我是绝不会放开的。无论这是她仔细思考后不得已的自我牺牲,还是她那个小脑瓜里自作主张的胡思乱想,我都绝对、绝对不会放开她的手,过去两人牵手并肩走过的每一天,都是此后我握紧她的小手一起往未知的道路走下去的勇气来源。
事实上,祈对一蹴心理承压的担忧,真的是那么杞人忧天自以为是吗?虽然事实证明,说开了也就那么回事,一蹴跑到理奈墓前痛哭一场后还是该吃吃该喝喝,丝毫没有就此自闭的迹象,但这种拿结果倒推来嘲笑祈的做法并不公平。一蹴这十年快乐自在的生活,是以祈背负了十年心理枷锁为代价的,是祈代替了一蹴背起了那沉重的负罪感。因此当祈拿自己心理不堪重负的现状和一蹴童年时崩溃自闭的历史作为依据,判断尽量不要刺激一蹴回忆起自己曾间接害死理奈的过去,我觉得还是可以理解的。最终真相大白后一蹴几乎毫无影响,那也只是幸好是个好的结局,而祈当初只能为尽量避免最坏结局去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其实也许有些人会忽视,在这段感情里,真正有心理问题的不是遗忘记忆又曾崩溃自闭的一蹴,而是祈这个看起来一切如常的18岁少女。她顾虑担忧着一蹴的精神状态,怕他回忆恢复后会崩溃、会负罪、会无法接受,但其实真正心理防线被逐渐压垮的人,是她自己。当年为了让一蹴走出自闭枷锁的谎言,帮助一蹴走出了阴影回到了阳光下,而那个阴影被祈拿来种在了自己心里,理奈临终前拜托祈送出的扫晴娘,也因为这个谎言再也找不到理由可以送出,这种负罪感在祈的心里酝酿发酵了十年,甚至成了远比实际事实更严重的自我偏执,她和一蹴感情越深这种负罪感就越重,她早就被压得不堪重负,飞田扉的出现只是一个点燃引爆的契机,如果没有这次分手再坦白的彻底情感释放,也许祈会被这种心理重压逼到更绝望的地步。
从这点来说,MO4的编剧还是手下留情的,一蹴找回记忆后波澜不惊,祈释放了压力后恢复如初,即便当年的事故,我原以为是一蹴拉着理奈冲上车道导致理奈直接丧生在车祸里、或者因为一蹴带理奈逃走导致她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而最终倒在了手术台上,但其实事实也只是理奈自我心理状态导致术后去世的间接原因。我还以为飞田扉是理奈的直系亲人,那面对一蹴这个凶手这种血仇很难化解,结果不但一蹴不是理奈去世的直接原因,连飞田扉也只是个自作多情没事找事的外人。这样的设置,让当年的事并没有那么难接受和化解,也让一蹴和祈继续迈向新的生活少了很多障碍,一切波澜平息后,祈依然会微笑着弹奏少女的祈祷,轻快柔和的钢琴声中,是一蹴幸福而平静的睡脸,窗外蝉鸣阵阵,阳光慵懒。

我在推完缘、雅、果凛几条线后对祈的好感到达了顶峰,但在真正进入祈自己的te线后却反而没预料的那样情感充沛,一方面之前已经被贴吧剧透了真相,另一方面整条线几个转折的逻辑都很牵强。而祈主动分手的原因,在前期营造了足够悬念后,底牌掀开时却并没能给出足够分量的故事来释放这种悬念,反过来会削弱祈分手理由的充分,造成开篇前期她的各种举动显得没什么意义,也会招来对祈这个人物的非议。
我不清楚当年MO4上市时玩家们对祈是什么看法,想来应该会有相当数量的玩家对这种设定非常不满,Galgame里玩家代入的男主,不管描述上怎么普通,但在剧情实质上处于众星捧月的择偶权顶端,像祈这样开局分手又屡次把男主推开的女主,很容易招致不少玩家对她的反感和舍弃,毕竟游戏里有的是其他出色乃至更优秀的女性可以选择。很多时候我也不例外。
但是,我是个念旧的人。祈和一蹴携手一起走过了几乎整个高中三年,以及祈明显还依然深爱且只爱着一蹴,单单这两点对我来说就足够了,足以让她在我心里的分量超过MO4里所有其他女主。
游戏里也不断追忆着过去两人交往的场景,她侧头羞涩的微笑,她要求猜谜时伸出的手指,她走在小道上一起放学时轻柔的脚步,刺眼的晨曦照耀下是她穿着校服的身影,黄昏的晚风吹拂中是她在身旁银铃的笑声,就这样不知不觉一起走了很久很久,某天她说要到此为止,可是她悲伤的笑容和寂寞的背影,都在诉说着她心里依然不变的深沉情感,那样的她,我是绝不会放开的。无论这是她仔细思考后不得已的自我牺牲,还是她那个小脑瓜里自作主张的胡思乱想,我都绝对、绝对不会放开她的手,过去两人牵手并肩走过的每一天,都是此后我握紧她的小手一起往未知的道路走下去的勇气来源。
事实上,祈对一蹴心理承压的担忧,真的是那么杞人忧天自以为是吗?虽然事实证明,说开了也就那么回事,一蹴跑到理奈墓前痛哭一场后还是该吃吃该喝喝,丝毫没有就此自闭的迹象,但这种拿结果倒推来嘲笑祈的做法并不公平。一蹴这十年快乐自在的生活,是以祈背负了十年心理枷锁为代价的,是祈代替了一蹴背起了那沉重的负罪感。因此当祈拿自己心理不堪重负的现状和一蹴童年时崩溃自闭的历史作为依据,判断尽量不要刺激一蹴回忆起自己曾间接害死理奈的过去,我觉得还是可以理解的。最终真相大白后一蹴几乎毫无影响,那也只是幸好是个好的结局,而祈当初只能为尽量避免最坏结局去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其实也许有些人会忽视,在这段感情里,真正有心理问题的不是遗忘记忆又曾崩溃自闭的一蹴,而是祈这个看起来一切如常的18岁少女。她顾虑担忧着一蹴的精神状态,怕他回忆恢复后会崩溃、会负罪、会无法接受,但其实真正心理防线被逐渐压垮的人,是她自己。当年为了让一蹴走出自闭枷锁的谎言,帮助一蹴走出了阴影回到了阳光下,而那个阴影被祈拿来种在了自己心里,理奈临终前拜托祈送出的扫晴娘,也因为这个谎言再也找不到理由可以送出,这种负罪感在祈的心里酝酿发酵了十年,甚至成了远比实际事实更严重的自我偏执,她和一蹴感情越深这种负罪感就越重,她早就被压得不堪重负,飞田扉的出现只是一个点燃引爆的契机,如果没有这次分手再坦白的彻底情感释放,也许祈会被这种心理重压逼到更绝望的地步。
从这点来说,MO4的编剧还是手下留情的,一蹴找回记忆后波澜不惊,祈释放了压力后恢复如初,即便当年的事故,我原以为是一蹴拉着理奈冲上车道导致理奈直接丧生在车祸里、或者因为一蹴带理奈逃走导致她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机而最终倒在了手术台上,但其实事实也只是理奈自我心理状态导致术后去世的间接原因。我还以为飞田扉是理奈的直系亲人,那面对一蹴这个凶手这种血仇很难化解,结果不但一蹴不是理奈去世的直接原因,连飞田扉也只是个自作多情没事找事的外人。这样的设置,让当年的事并没有那么难接受和化解,也让一蹴和祈继续迈向新的生活少了很多障碍,一切波澜平息后,祈依然会微笑着弹奏少女的祈祷,轻快柔和的钢琴声中,是一蹴幸福而平静的睡脸,窗外蝉鸣阵阵,阳光慵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