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至吧 关注:23贴子:5,221

  • 1
    文殊师利应时告曰:“诸族姓子,此事无奇。所以者何?一切诸佛皆为一佛,一切诸刹皆为一刹,一切众生悉为一神,一切诸法悉为一法,是一定故故名曰一,亦非定一亦非若干。” 文殊师利举其要义不以多言,即从座起,偏出右肩,右膝著地,叉手白佛:“愿欲所问!若见听者,乃敢自陈。” 佛言:“恣所欲问,如来当决所怀疑结令心欢然。” 文殊则问:“何谓菩萨义所归乎?” 佛告文殊:“晓了诸法靡不通畅故曰菩萨。” 又问:“何谓菩萨晓了诸法?” 佛言:“菩萨晓了眼耳
  • 0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若一切法皆以无性而为自性,此中何谓法平等性?”   佛告善现:“若于是处都无有性亦无无性,亦不可说为平等性,如是乃名法平等性。善现当知,法平等性既不可说亦不可知,除平等性无法可得,离一切法无平等性。善现,当知法平等性,异生圣者俱不能行,非彼境故。”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法平等性岂亦非佛所行境耶?”   佛告善现:“法平等性,一切圣者皆不能行亦不能证,谓诸预流、若诸一来、若诸不还
  • 0
    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 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守菩萨曰:‘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不二法门。’ 不眴菩萨曰:‘受、不受为二。若法不受,则不可得,以不得,故无取无舍,无作无行,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顶菩萨曰:‘垢、净为二。见垢实性,则无净相,顺
  • 4
    尔时,有菩萨比丘,名曰喜根。时为法师,质直端正。不坏威仪,不舍世法。 尔时众生,普皆利根,乐闻深论。其 喜根法师于众人前。不称赞‘少欲知足细行独处’。 但教众人,诸法实相——所谓‘一切法性,即贪欲之性’。贪欲性即是诸法性。嗔恚性即是诸法性。愚痴性即是诸法性。其喜根法师,以是方便,教化众生。众生所行,皆是一相,各不相是非。所行之道,心无嗔痴。以无嗔碍因缘故,疾得法忍。于佛法中决定不坏。 世尊,尔时,复有
  • 0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上 陳隋國師智者大師撰   【名色初門第一】 一名 二色 今辨法界初門。先從名色而始者。至論諸法本原清淨。絕名離相。尚非是一。何曾有二。不二而辨其二者。以行者初受一期妄報歌羅邏時。但有名色二法。當知名色即是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之根本。能生一切法。普攝一切法。即是一切法。若諸大聖分別說一切法門。皆約名色而分別之。無有一法出於名色。故智度論偈云。 一切諸法中 但有名與色 若欲如實觀 但當觀名色 雖癡心
  • 2
    佛子。十以自在慧化一切众生。所谓中道第一义谛。般若处中而观达一切法而无二。其观慧转转入圣地。故名相似第一义谛观。而非真中道第一义谛观。其正观者。初地已上有三观心入一切地。三观者。从假名入空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是二观方便道。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进入初地法流水中。名摩诃萨圣种性。无相法中行于中道而无二故。
  • 1
    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   尔时,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佛刹微尘数菩萨俱,从百佛刹
  • 4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
  • 0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中有一段经文: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
  • 0
    大毗婆沙论二十四卷二页云:问:受缘爱,爱缘取,此二种何差别?答:若爱、以受为因,名受缘爱。若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推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