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谜吧 关注:1,285,137贴子:5,086,466

【自然之谜】带你体验大自然的杰作 给你一个鲜明的微观世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还有神秘大自然带来的喜悦!


IP属地:湖北1楼2012-07-17 08:58回复

    3. 昆虫微距之——如何接近昆虫除了某些对自己拟态、保护色有绝对信心的家伙以外,绝大多数昆虫都是机警而胆小的。要想得到好的微距作品,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能够靠近昆虫,而这甚至比发现昆虫还要困难。总得来讲,要想得心应手地拍摄昆虫,大量的尝试和经验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我们才能对拍摄对象有足够多的了解,从而预测它们的行为,得到最好的拍摄效果。
    1) 快和慢
    除了长期积累的行为学知识,昆虫摄影可以做到的两个诀窍是,第一手快,第二移动缓慢。

    慢慢地靠近牙金龟,它们继续着它们的打斗和争夺,丝毫不介意我的存在
    手快,是指当你发现拍摄对象,并且靠近到一定程度后,应该尽量快的完成拍摄,而非慢慢构图、测光等等。否则追求完美的结果很可能是昆虫先于你不耐烦而跑掉。当你发现一只昆虫比较敏感,没有机会慢慢拍摄的时候,可以转过身去,在光线近似的地方测好光对好焦,然后保留好参数再去把昆虫往焦距里套。这样也能达到“手快”的效果。
    拍昆虫要“狠”,迅速对焦迅速拍摄,一旦对自己有信心,就不需要反复确认是否合焦
    移动慢,指的是当你试图接近昆虫、调整拍摄角度的时候,一定要尽量放慢动作,以免让它们感觉到你的威胁而逃走。
    对于昆虫(以及所有野生动物)来说,不同物种有不同的安全距离范围。例如一只蜻蜓停歇在地上,当你在3米开外的时候,它跟本不注意你;当你在3到1米的范围内,它发现了你的存在,并且做好逃走的准备。当你踏过了1米这条线,蜻蜓可就要溜之大吉了。对于比较猛的昆虫比如螳螂,可能在逃走之前还会摆出防御姿势,试图把你吓退。不同的昆虫有不同的安全距离,我们要做的是不停的试验它们的底线,并且在合适的距离进行拍摄。
    对于同一种或同一只昆虫,你接近它们的动作越慢,它感受到的威胁越小,从而可以缩短它们的逃跑底线。对于拍摄细小的昆虫来说,靠得越近,越容易拍出好的照片。2) 了解和利用昆虫的警戒行为
    不少昆虫在警戒的时候,行为和放松的时候不一样。观察到它们的警戒行为,有助于知道它们逃跑的底线,从而更从容的拍摄。例如蜻蜓,放松的时候翅膀下垂,而当你更加靠近,它时刻准备飞走的时候,翅膀就端平了。
    而有些昆虫,当你在安全距离以外的时候,它们不会感到威胁,忙忙碌碌的干它们自己的事。而你进入了它的警戒距离时,则会凝神关注,静止不动。这时候应该是更好的拍摄机会。有些昆虫应对威胁的方法是寄希望于保护色和拟态,而不是很快逃走。当你的镜头处在这个范围内的时候,则可以放心构图,不用担心拍摄对象的运动了。
    象鼻虫感受到危险,昂起头凝神静气地观察周围的动静。这个时候是很好的拍摄时机
    3) 趁“虫”之危
    很多昆虫在专心干某些事的时候,会对外界的干扰反应小些。这时候你有机会靠得非常近,更容易拍出清晰的照片。
    最常见的机会有:交尾、取食和羽化。这些时候既能靠得很近,又有机会拍出具有情节和表情的照片,是不可放过的机会。
    


    IP属地:湖北5楼2012-07-17 09:05
    回复
      这只捕食性的蜘蛛正在把它刚刚到手的猎物——一只小叶蝉包裹起来。由于食物的诱惑,它放心大胆地让我们拍摄,没有丝毫逃遁的意思

      这只丽虻捕捉到了一只大意的蜂,它停止飞行,用刺吸式口器一下结束了这个可怜猎物的性命
      4) 利用领域行为
      很多昆虫都有领域行为。它们会占据某个区域,从不飞走太远。最典型的是各种蜻蜓的雄虫,往往占据水面上某个突出的地方,不时驱赶路过的其他雄虫。当它们被惊吓飞走时,往往还会选择飞回这个突出的地方。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拍摄的便利:吓跑了不要紧,反正一会你还回来。除了蜻蜓,不少蝴蝶和双翅目的蝇虻也有这个习惯。当你守在昆虫的领域进行拍摄的时候,运气好的话还会拍到它们争斗的场面。
      当你确定一只昆虫的领域的时候,可以先对这它落脚的地方测光、聚焦,守株待兔,等着昆虫落下来的时候拍摄。这时就不会感到匆忙了。
      除此之外,很多昆虫在进食的时候,如果被打扰而飞走,之后还是要回来的。你大可以守着一朵花调整参数,等着头上翩翩飞舞的蝴蝶落回来。
      这片花丛是姬蜂虻的领地,只要静静地守在这里,交配中的姬蜂虻就会自动飞进你的镜头
      4. 微距摄影的光线和构图非常灵活
      非常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拍摄微距作品时,我们对画面的控制能力会变得惊人的强大。在拍摄微观世界时我们的视角是如此之集中,每一个细微的角度变化,主体的光照和主体之后的背景都会被重新安排。为了获取构图和光线的变化,一个风光摄影师也许要爬上两个小时山路到另一个山脊线上拍摄,而作为微距摄影师,他所需要做的只是挪动身体,轻微改变镜头的角度,仅此而已。这样带来的结果是,在拍摄一只甲虫时我们可能有十个背景可以选择,而甲虫身上的光照也可以有十种角度、十种亮度,或明亮或暗淡,或者干脆是蜗牛爬过树叶的剪影。专业摄影师能够迅速的在这几百种选择中找出最佳的几种选择,而即使不是专业摄影师,你也可以很快地发现微距拍摄的诀窍,形成你自己的风格。
      正在捕食的水黾:伏低身体,你可以创造光影
      


      IP属地:湖北6楼2012-07-17 09:05
      回复
        地道保卫战·一夫当关
        穴居动物们的生活环境有点纠结:
        一方面它们可以享受有洞穴居住的舒适,另一方面,洞穴那空间有限的通道又是引导敌害侵入的绝佳路径,洞主如不能有效应对,则难免被瓮中捉鳖。因此洞主若非善于逃跑或狡兔三窟,就必须有本领拒敌以自保。
        屏障护穴行为(phragmosis)“……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 《孙子兵法》
        进攻敌方疏于防守的地方,就会增加获胜的可能;而好的防守,是守住了敌人一定会进攻的地方。善攻的能使敌方无处防守;善守的,能使敌方无处进攻。孙子总结的攻防要义,反映了布置成功防守的关键。看似简单的防守原则,在人间的战争游戏里实践,已经需要诡道配合天机,方能成功。而自然界之防守策略,更经过漫长之历史演化为不同形式。虽千奇百怪,又都在虚虚实实中实现御敌的目的。
        今天要说的,是某些穴居动物面临的挑战。穴居,栖身于固体材质中的洞穴或洞穴网络中。传统意义的穴居,包括以地下隧道或岩洞作为庇护所的居住方式(比如鼹鼠、土豚或者獾);如果发挥你的想象力,广义的穴居,应当包括在各种尺度上对固体甚至半固体介质内部空间的利用,从你家厨房里蛀食坚果的象甲幼虫,到西双版纳潮湿淤泥里蠕动的鱼螈,再到蒙古草原上在新鲜肌肉中探索天地的马蝇蛆,它们的方式都可以被包含在此。
        你可以简单地想象,这是由各种管子构筑和定义的世界。管子们可以是自己啃食、挖掘和建筑的,或是各式天然或废弃的现成版本。无论是从外界进入穴内,或是在穴内不同功能分化区域间移动,大部分情况下唯一的方式是经过这样的管状通道。糟糕的是,狭小的空间,限制了逃逸,敌人可以顺着隧道入侵你的世界。坐以待毙意味着顺利地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那该怎么办?
        回顾一下冀中人民的方法。在《地道战》里,为了防止敌人进入地道,手段之一是巧妙掩饰入口。即使敌人进入地道,仍然可以用各种方式堵住地道,阻断交通来限制敌人的行动。最后,如果一切防御性努力都是白费,逃跑(或称战略性转移)仍不啻为保存主力的良策。同样的原理优化着自然界中的策略。选择压会青睐于增加穴居动物存活率(survivorship)的形态和行为的演化,只要这些方式能让1面对敌人时的防守,或2避免面对敌人的躲避,更加地有效。当然,以及这两者的各种组合。
        我们先来看一看正面的防守,但在参观动物们的方式之前,让我们来设想一些简单的情况。
        如果有一个理想的隧道,那么入口大概可以是这样:
        隧道入口剖面示意图,前面挡视线的一半去掉
        其实,给入口加上一个塞子,就可以挡住敌人了。当然,广义的塞子包括任何可以填充隧道口的结构。这个塞子或者盾牌,只要形状和洞口吻合,用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制作,就可以达到御敌的基本目的了。

        具有御敌的简单塞子的隧道(示塞子上表面)
        但,你注意到塞子和隧道壁之间的缝隙了吗?这是简单塞子的弱点。其一,缝隙可以被工具深入和扩大,捕食者的口器、身体的其他部位甚至整个身体都可以成为这样的工具,(不过这个属于进攻策略,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以后的文章中会聊到);其二,工具对缝隙局部所施加的力学效应会破坏塞子整体的防御。比如图中,塞子被撬开了。怎么办?

        简单塞子的弱点是它与隧道壁之间缝隙,比如它很容易被撬开
        各种对塞子边缘的改进,只要能够增加封住缝隙的机会,或是能够增强抵御破坏的能力,都是自然选择所倾向于保留的。如图中,外延或增厚的塞子上缘,均更好地封住了缝隙和减少了被破坏的可能。甚至在被撬动的情况下,隧道壁施与突起的边缘的反作用力在塞子内部形成反力矩,增加被撬开的难度。
        改进的塞子:版本一,外延的塞子上缘

        改进的塞子:版本二,增厚的塞子上缘
        然而,这样的理想塞子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因为生命从不会拘泥于某一种简单的设计。它们只会在漫长的演化历史中,寻找实践原理与优化自我生存的平衡。自然界的工程师们,在各自不同的生境中,将简单的原理与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IP属地:湖北13楼2012-07-17 09:22
        回复
          例二:
          Camponotus 属的蚂蚁。参与防守的是大型工蚁,它们的上颚也参与到了防御结构的构建中。

          Camponotus 属的大型工蚁,一只爬过的工蚁和守卫中的工蚁。你能看出堵在洞口的头部的前额和上颚吗?

          这些蚂蚁们,甚至能够根据洞口大小,组织足够的兵力。(据 Anderson & Franks 2000) [8]
          除了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在膜翅目类各种阻挡巢穴外部或内部洞口的行为,也往往有特化的胸部或腹部参与。有的种类以腹部背板为盾牌抵挡入侵者。
          蛙类 – 不少树栖的蛙类在天气干旱时节以树洞临时藏身,除了逃避潜在的敌害,这也是为了减少身体水分的蒸发。这些蛙类的头顶皮肤骨化,与头骨融为一体,外延并增生的上唇使头部形成另一种盔状。这样的结构除了成功将自身保护于掩体之内,更能显著减少身体水分的蒸发而平安度过干旱。

          生活在玛雅人的家乡——尤卡坦半岛上的鸭咀三腭齿蛙( Triprion petasatus )

          巴西的格林胄蛙( Corythomantis greeningi )也有类似用途的头盔(据Jared et al. 2005)
          这两张图是典型的具有与头骨骨化为一体的头顶皮肤的雨蛙科(Hylidae)种类。它们藏身于树洞时,盔状的头部向外抵御敌害,同时封住洞口缓解通过皮肤的水分蒸发。
          盘腹蛛 –在砂质的土壤中营造垂直地穴的盘腹蛛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登峰造极的例子——它们拥有塞子状强化的腹部,形成盾牌状的防御结构,更具有强化的外缘和刚毛。强烈角质化的腹盘外表面坚固如盾牌,为脆弱的其他身体部位提供保护。遭遇敌害时,它们能够藏身于隧道的底部,以腹盘作为防守工具。
          分布于中国西部的里氏盘腹蛛( Cyclocosmia ricketti ,据Zhu et al. 2006)

          发现于广西的宽肋盘腹蛛( Cyclocosmia latusicosta )

          这是生活在美国的另一种盘腹蛛( Cyclocosmia truncata )
          生物学上,描述这些以身体的一部分屏蔽或堵塞洞穴隧道的行为,称Phragmosis。中文大致可以翻译为“护穴行为”,或者更详细一些,大致为“屏障护穴行为”。Phragmosis来源于phragma,意为屏障。虽然这里引用了一些身体结构高度特化的例子,防御性的屏障行为其实以不同的程度存在于各种穴居动物中,大部分也并不依赖形态上的极端特化。北非的不少穴居蜥蜴就具有布满棘刺的尾巴,在地道中朝向洞口作为防御。在其他衍生的情况里,防御或伪装性的形态也能辅佐其他行为,比如虎甲的幼虫就具有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头部和前胸,埋伏在地面的隧道口伏击路过的猎物。极端的结构特化往往反映了演化历史中与这种防御方式有关的强选择压(即演化出这种结构与行为能够带来的更高的适应性);以及这种结构与行为,在特定情况下与其他潜在的可供选择的防御方式的比较中,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这样的优化会在以后通过不同方式间的比较来展示。今天谈到的屏障护穴行为,虽然零散地记录于各种分类学和行为学文献中,但其生态学意义,机械原理以及演化过程,都缺乏系统的研究。从你家门口的大树里,到中美洲被蛀食的落水果实里,它们继续生机勃勃地在实践以身为盾的防御。
          


          IP属地:湖北15楼2012-07-17 09:27
          回复
            非主流“莓”类
            什么?“莓”类你只吃过草莓和蓝莓?这太凹凸了。小编下厨,今日菜谱:蛇莓、狼莓、熊莓、羊莓、牛莓、狐莓、鹧鸪莓、乌鸦莓、鹅莓、鱼莓……,附赠饮品咖啡莓一杯。欲知味道如何,请往下看。
            浆果世界里莓不胜收,不少成员下海从商,已为人们所熟知。这集我们来见一见日子过得没那么舒坦的莓族成员。——不仅没能下海捞金,还被端上了餐桌。先不说美味不美味,竟然除了人类,还要被熊、狼、鹅、蛇、狐狸、乌鸦等各种生物猎食,处境真是凄凄惨惨。
            我们还是先讲母语吧,中文里面说的蛇莓,一些地方又叫蛇泡,传说与蛇有点关系,民间对它的说法不一,一说蛇吃的,一说蛇怕的,一说蛇爬的。但它并不是有毒的植物,它只是不好吃而已。
            蛇莓属于蔷薇科蛇莓属 Duchesnea indica ,是矮小的匍匐草本植物。虽然在国内分布广泛,但还是常常被与蔷薇科草莓属的若干草莓物种混淆。其实蛇莓从外观上还是很容易和草莓区别的:哪有籽都突出果肉表面,还是球形的草莓啊?如果有花,就更容易区别了,蛇莓开黄花,而草莓的花是白色的。

            蛇莓 Duchesnea indica 的果实,是不是很眼熟?内部是白色的 (小时候还吃过 - -)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洋大人们所谓的各种“动物莓”:
            Wolfberry(直译为“狼莓”),说起来是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英文名字,其实它也是中国人孰知的一种植物。指的就是茄科枸杞属的 Lycium barbarum ,也就是我们日常食用的,枸杞。


            “狼莓” Lycium barbarum 枸杞的采摘及干果制作过程
            Bearberry(直译为“熊莓”),杜鹃花科熊果属几种植物的果实,一般包括 Arctostaphylos alpina、 A. rubra 和 A. uva-ursi 三个种,其中以最后一个种最常见。请注意,虽然熊真的吃这些莓,但它并不太喜欢。既然熊都不爱吃,当然更不被人类待见:民间偶尔用叶子来做做草药,不常食用。

            不好吃的“熊莓” Arctostaphylos uva-ursi ,如果你尝一尝味道,就能理解作为熊,想要混饱肚子的岁月是多么艰辛了
            Cowberry(直译为“牛莓”),美国人和英国北爱尔兰人口中的 Vaccinium vitis-idaea 。对,就是上堂自然课《越桔酱——宜家肉丸的传统配搭》的主角,杜鹃花科越桔属的越桔。
            Foxberry(直译为“狐莓”),……不好意思,这货还是越桔。
            Partridgeberry (直译为“鹧鸪莓”),……不好意思,这货仍然是越桔。
            好吧,事实是这样的:越桔最初被瑞典人称作lingonberry,其中“lingon”前缀来自瑞典语,指的是常常与越桔长在一起、样子也较为相近的石楠( Calluna vulgaris )。 等它传入加拿大,在新斯科舍省,因被狐狸食用而冠名Foxberry(“狐莓”);在纽芬兰岛屿地区呢,则又变成了Partridgeberry(“鹧鸪莓”)或“Redberry”(红莓)。
            洋大人们还真是偏好杜鹃花科的莓们,其实这主要是因为高纬度森林中杜鹃花科的植物分布很普遍,它们喜欢针叶林下的酸性土壤。不过当然也有例外:
            Sheepberry(直译为“羊莓”),忍冬科荚蒾属的 Viburnum lentago ,也被称作Nannyberry (直译为“奶妈莓”……)。原产北美洲的喜寒植物。果实蓝黑色,味道不错。这货是常见观赏植物琼花V.macrocephalum 的亲戚,没想到这家人里也能有作为食物的成员。

            “羊莓” Viburnum lentago,已在美国东部作为观赏植物广泛引入人工栽培,不怕冷,是该地区很适宜的户外栽培种
            上文是哺乳动物莓,接下来我们看看鸟类莓……
            Crowberry(直译为“乌鸦莓”),杜鹃花科(又是你!)岩高兰属的若干物种( Empetrumspp.)。

            “乌鸦莓” Empetrum nigrum ,在国内仅分布于东北大兴安岭的高山顶部
            Gooseberry(直译为“鹅莓”),虎耳草科茶藨子属的 Ribes uva-crispa ,中文名醋栗。同属的物种里有不少都有好吃的果实,另一个代表是黑茶藨子, R. nigrum ,英文称作Blackcurrant,即时下被当作健康食品的“黑加仑”。
            萌物“鹅莓” Ribes uva-crispa ,长得略像葡萄,却是单粒生长的有爱小物一枚
            好!非主流“莓”类就讲到这里。什么?菜没上完?好吧,“鱼莓”fishberry是鱼子、“咖啡莓”coffeeberry则是指未去壳儿的咖啡豆……小编我真是太糊弄了呢……
            


            IP属地:湖北17楼2012-07-17 09:34
            回复
              天下乌鸦一般黑吗?
              你在马路边,捡到羽毛一片,把它交到**叔叔手里边。叔叔说:嗯,这是刚才掺合两只猫打架的乌鸦掉下的……咦,乌鸦毛不是黑色的吗,为什么手上的这根是灰白色的呢?如果你一头雾水了,请往下读吧。
              事情是这样的:
              网上疯传一段俩猫街头斗殴的 视频 。群众看后纷纷表示,视频最大的亮点不是猫,而是两只强势围观的“小贱鸟”。群众还表示,希望尽快查出“小贱鸟”的真实身份。


              你还记得街头的那对“小贱鸟”吗?
              好吧,果壳网告诉你,“小贱鸟”的大名叫做冠小嘴乌鸦( Corvus cornix )。是的,虽然不太黑,但它确实是一种乌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下乌鸦可不是一般黑。

              冠小嘴乌鸦是中亚、西亚、东欧、北欧常见的鸦,它们在城市中也很活跃各种不黑的乌鸦
              其实,鸦属( Corvus )的很多种常见鸟类都在它们身上混搭了浅色系的羽毛,它们是各种纯黑色的乌鸦的近亲。
              比如,在印度各处常见的家鸦( Corvus splendens )就是长得和那两位“小贱鸟”相仿的家伙,我国的云南和西藏也能看到它的踪影。

              这张自然控小组帖子里的家鸦照片是久远•叶在印度的某个村庄拍摄的
              除了部分毛色变浅,还有些乌鸦干脆就长着如假包换的白色羽毛。
              比如有一种乌鸦,它的名字就叫做“白色的”( Corvus albus , albus 是拉丁文里“白色”的阳性形容词)。其实它全身多数部分还是黑的,只是颈部、肩部到腹部之间一片纯白。这种乌鸦常见于非洲,因此它的中文名称是非洲白颈鸦。

              非洲白颈鸦,虽然学名叫做“白色的”,其实还是黑色为主
              不过不用去非洲,咱中国也有白颈鸦( Corvus torquatus ),它广泛分布在华中、华南等地。与非洲白颈鸦不同的是,中国的白颈鸦大块白色都在颈侧,胸前只有一圈白,像黑色礼服上的银项链。不过这种俊俏的乌鸦似乎不喜城市的喧嚣,只有在郊野才能见到。
              中国广泛分布的白颈鸦,北京以南的地方常见
              即使你住在北京或更北边的地方,也还是可以看到不黑的乌鸦:达乌里寒鸦( Corvus dauuricus),它在中国北方和蒙古繁殖,在中国南方越冬。这种寒鸦可以分布到海拔2000米以上,果壳网小编曾有幸在川西的藏区目睹。
              达乌里寒鸦,这是中国最白的乌鸦了吧,嗯,请不要怀疑全身将近一半是白色的鸟儿是只乌鸦
              其实,乌鸦一旦变成了黑白相间的颜色,就和它另一个远亲——喜鹊有点相似了。或者你可以反过来想,把一只喜鹊全身染黑,再把尾巴弄短一点,你说它会不会很像只乌鸦?乌鸦和喜鹊本是相近的鸟类,无奈一个被视为凶兆,一个却被视为吉兆,同为鸦科鸟,差距咋就这么大捏?不知道身上有白色的乌鸦,会不会在人们心中挽回一点印象分呢?
              飞行中的非洲白颈鸦, 是不是有点像喜鹊?
              对比一下,这是飞行中的喜鹊,尾巴和翅膀还是与乌鸦有区别的
              天下乌鸦虽然不一般黑,但大多数鸦科鸟类却有一个共同特征——都不是省油的灯!鸦科可以说是鸟类中最聪明的一类,它们会在人类的野餐桌上抢夺食物,会成群结队地赶走侵入它们领空的猛禽,一些城里生活的乌鸦甚至会按照红绿灯来选择到马路中间取食的时机……所以它们偶尔犯个贱,围观一下猫打架,也就不算什么稀罕事了吧。


              IP属地:湖北20楼2012-07-17 09:42
              回复

                还想看欣赏的,乃就点个顶、回复一下 又不会怀孕
                持续更新~~~


                IP属地:湖北27楼2012-07-17 09:58
                回复

                  在威慑占主导地位时,暴力其实并不是必要的。“比尺寸”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
                  比如伦敦动物园的成年银背大猩猩( Gorrilla gorrilla )盖伊(Guy),他那185厘米的胸围和巨大的颈肌就足以使他成为园中雌性大猩猩的最爱。作为群体领袖,他根本不需要去竞争,自有美娇娘投怀送抱。尽管他的**在勃起时可能还不到3厘米。
                  再比如突眼蝇科(Diopsidae),这是一类眼睛长在触角旁的长柄上的诡异生物。它们的雄性的眼柄比雌性的眼柄长很多,原因就是雄性在争夺配偶时,遵循的原则就是“比长度”。两只雄性突眼蝇头对着头,用两眼间的距离一量,眼柄不够长者就甘拜下风。

                  达氏曲突眼蝇 Teleopsis dalmanni 的雄性个体
                  鸟儿的歌声也是一种非暴力的竞争手段。有些时候“两个黄鹂鸣翠柳”也许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诗意,很有可能是两个雄性黄鹂为了争夺领地或配偶而进行的“骂战”。
                  等等,别忘了前戏
                  赢得配偶并不代表就可以开始**做的事情了,往往需要确认双方都“进入状态”。有时候,前戏的工作没有做好,甚至是会送命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蜘蛛。蜘蛛是一种体内受精的动物,但是执行这个任务的不是雄性蜘蛛的生殖器官。雄蜘蛛交配前,会先织出一张小网,将**涂在这张网上,然后把网上的**提取到须肢(头胸部前端的一对小型的爪状结构)里,接着再把须肢插到雌性体内。
                  雄性蜘蛛的性行为非常繁杂,首先他必须确保雌性也想要交配,其次要证明自己是她的同类,同时还要说明自己不是食物。这三步中有一步走错,他都可能会被雌性吃掉。因为雄蜘蛛比雌蜘蛛的体型小很多,所以如果雌性想吃,雄性基本都没有机会逃生。
                  于是,为了活命,雄蜘蛛们发展出了各种前戏的技巧。对于常见的织圆网的圆蛛科(Araneidae)雄性来说,在他们踏上雌蜘蛛的网之前,通常需小心翼翼地以特定的节奏弹拨网丝来表明来意。一些雄性甚至为自己准备了“保险绳”,以防不测。对于“不上网”的捕鸟蛛科(Theraphosidae)种类,在交换了性外激素后,雄性必须勇敢地用须肢触碰雌性的腿,以试探她是否愿意交配。在其它的种类中,有的雄性会围绕雌性织出一圈丝,也有的利用外激素和舞蹈,让雌性平静下来并进入状态。
                  接下来的内容,你懂得
                  嗯,我们不描述了。直接上图吧。
                  一对正在交配的倭黑猩猩(Pan paniscus)。倭黑猩猩以“情圣”著称,只要逮到机会,不管何时何地都要进行交配。
                  完事之后,故事还没有完
                  还有一种发生自然选择的情形叫做精子竞争:假如雌性和多个雄性发生过关系,雄性凭什么保证孩子会是自己的?
                  前面提到过的刺猬,会用超量的精子堵塞配偶的生殖器,以防止它人有机可乘。有些动物甚至干脆给对方加上个塞子——我们还是说回蜘蛛吧。一些种类的雄蜘蛛在交配完成后就“壮士断臂”,把须肢的末端断掉,作为“**栓”留在配偶体内。
                  然而,一些雄蜘蛛为交配付出的代价不止是须肢。在交配后,它还要贡献自己的身体,作为配偶的食物。因为雄蜘蛛交配时需要把自己多汁的腹部暴露在雌蜘蛛的口前,虽然一些种类发展了防止在交配时被雌蜘蛛咬到的机制,但被吃的情况还是难免发生。其实这是有进化意义的,这至少说明了:一、雄性在正确的体位上保持了足够长的时间;二、他的配偶没有饿着。反正雄性的寿命比雌性短很多,保证自己的基因能遗传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可以看出,动物的各种匪夷所思的性行为,并非关乎口味与癖好,而是关乎性命与香火,通常代价巨大。不过,动物的性是为了生殖;而人类**做的事,更多时候只是为了快乐。


                  IP属地:湖北31楼2012-07-18 10:56
                  回复
                    雪地寻踪
                    京城又一场白雪如飘絮般纷扬而下。不是雪天,人们也许很难注意自己的城市里,还有松鼠叼着树皮匆忙跑过,黄鼬循着松鼠的气味一路追踪……家住长春的阿狸要和自然控们分享一下那里的雪地上的故事。
                    欣赏雪景固然快意,但雪后赏鸟寻兽更是有特别的乐趣。那些机警狡诈的小生灵们,在平日里总能成功避开我们的眼睛,此时却因大雪上的痕迹而无处遁形。
                    松鼠曾坐在这里吃存粮
                    除了让人尖叫的家鼠和田鼠,北方城市中最容易碰到的小兽,非松鼠莫属。冬天里,花鼠已经宅进地洞呼呼大睡,雪地上只留下北松鼠忙碌的身影。北松鼠更正式的名字是“欧亚红松鼠东北亚种”( Sciurus vulgaris var. mantchuricua ),因为冬季黑色的毛皮和耳上的两簇长毛,在宠物市场上,它们拥有“魔鬼松鼠”的鼎鼎大名。
                    不过,自然控不提倡养松鼠作为宠物。这些小动物在树枝上飞跃,在雪地里忙碌的身影,比起笼中的同类,那份自由和野性才真正令人神往。

                    【如果在雪地上发现这样的足迹,那就可以知道,你走进了北松鼠的活动范围,也许足迹的主人正隐藏在高处偷偷观察你。】

                    【这是住在狸家附近的北松鼠,阿狸叫它绒尾巴。】
                    在深于10厘米的厚雪地中,北松鼠的足迹呈现为4枚脚印组成的小坑,看不到肉垫、脚趾等细节,只勉强看得见两大两小的痕迹。足迹坑的大小与握紧的拳头相似。小松鼠的弹跳力相当优秀,每组足迹之间隔着20厘米以上的间隔,有时甚至更远。

                    【浅雪上跳跃的北松鼠。】

                    【松鼠在一场轻雪之后,留下清晰的痕迹。】
                    至于松鼠何时到此一游?足迹的新旧很容易辨认。松鼠蹦跳之时,刚留下的足迹边缘粗糙,旁边还会撒有一些弹起来的碎雪屑;若是已过多时,脚印则一定会被暖阳微微融化,边缘处格外圆滑平整。
                    雪地越厚,动物的足迹就越难以辨认。如果要找标准而清晰的足迹,就要去浅浅的雪地或者冻融后不再松软的雪地上。

                    【深雪上的北松鼠足迹。】

                    【游人随手扔掉的梨子核被牢牢冻在地上,绒尾巴坐在地上费力地啃,留下一串屁股的印痕。】

                    【这样四枚大小相当的圆印是松鼠坐痕。城市里的松鼠总是会坐在地上寻找人们丢弃的苹果核、饼干屑来吃。】
                    早在秋天的收获季,小松鼠就收藏了许多核桃、松子和一切能找到的种籽。它们的藏宝库布满了林间空地,待到艰难的冬日,它们会刨开积雪,从“存粮”里取出珍藏多时的美味。

                    【正在“开仓取粮”的北松鼠。】

                    【落叶和积雪被胡乱刨开,旁边还有松鼠的坐痕——于是我们可以知道,小松鼠曾经坐在这里,努力地翻开雪层和枯叶,寻找之前储下的食物。】

                    【北松鼠正在啃食松球。别以为它正在大快朵颐,松子是富含油脂的奢侈品,它才舍不得把美食立即吃掉。】
                    


                    IP属地:湖北32楼2012-07-18 11:02
                    回复

                      【松鼠把啃完的樟子松松球丢下树来。松子已经全被鼠收进了颊囊。】
                      黄鼠狼的猫步
                      第二个向大家介绍的,是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邻居——黄鼬( Mustela sibirica )。黄鼬在北方城市中绝对不算罕见居民,家里的长辈们都知道,就连在老城区的胡同里,饲养的鸡鸭也常被“黄鼠狼”骚扰。夜里家禽乱成一团,呱呱大叫救命,家人急忙手持木棒,冲去救驾。但黄鼠狼只能驱赶不能杀害——这种神秘的细长小动物不知为何得到了“黄大仙”的称号,伤害它们因此成为严格的禁忌。黄鼬性格谨慎机敏,若不是雪地暴露了大仙的脚印,真的难以发现它们的存在。
                      【老人们口中的“黄鼠狼”就是黄鼬。】
                      黄鼬常偷吃家禽,又神出鬼没,总是只见满地鲜血鸡毛,不见“狼”踪。以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只停留在“嗜血坏蛋”的状态。其实这种金黄色的小兽圆耳大眼,一脸天真无辜,再加上常常把身子立得笔直,满脸天然呆表情四处探望,实在是终极萌物。而且黄鼬袭击鸡鸭只是个案,黄鼬以鼠为饭,只在饿极了才会去家禽笼子里碰运气。
                      【若是在雪地中见到这样的足迹,恭喜你,你已经发现了“黄大仙”的仙踪。】

                      【黄鼬的左右脚常常不在同一直在线,而是稍微有点并排。后足稍微有点狭长。】

                      【深雪上的黄鼠狼足迹。有时它的前后足印也会排成一条直线,有点像猫脚印,只是更小而已。】
                      


                      IP属地:湖北33楼2012-07-18 11:04
                      回复
                        “飞鸡”跑道
                        不同于前面两种小兽,环颈雉( Phasianus colchicus )在城市中几乎没有机会见到。不过若是向郊外走走,不管是长满蓬蒿的弃耕农田,还是树木茂盛的山林,都常能见到受惊的鸡像炮弹一样飞出乱草。环颈雉通常在晨昏觅食,又生性隐蔽,难觅鸡踪,雪上足迹就常见得多。
                        雉鸡除了逃命,很少飞行。一旦落地,就会赶快找丛草藏进去,仔细观察敌人的动静。

                        【“环颈雉”甚是拗口,其实它就是平常所说的野鸡。雄雉花花绿绿,装扮嚣张,母鸡则是一身淡棕色羽毛,低调很多。】
                        


                        IP属地:湖北34楼2012-07-18 11:07
                        回复


                          【打架一起打,有食一起吃,三只灰喜鹊发现冻硬的香蕉皮,闹哄哄一起飞下来啄食。】

                          【几分钟后,灰喜鹊们饱餐而归,,留下双引号一样的足迹和几道翼羽划过雪地的痕迹】
                          麻雀( Passer montanus )也是城市里的固定住客,房瓦下,空调洞里,它们尽情享受“灵长类动物”(谁?说你呢!)给它们的周到服务。

                          【大家最为熟悉的(树)麻雀】
                          雪地上洒满了带薄翅的白桦树籽。白桦树种子是食谷雀们冬季的最爱,麻雀们站在树枝上一边吃一边掉,之后也会落下地面捡拾落地的树籽,把作案现场踩得一塌糊涂。

                          【小而密集的“半角英文双引号”是麻雀群留下的记号。】


                          IP属地:湖北37楼2012-07-18 11:09
                          回复

                            比如,天使小姐就是中美洲依赖火的松林成员典型。墨西哥能够成为世界上松树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与火的干扰作用是分不开的。烧一烧,一个变种;再烧一烧,又一个变种。(请自行脑补,不要按字面意思理解进化过程……)
                            中美洲的其他地区及加勒比海,有很多稀树草原与林地,那里的加勒比松( Pinus caribaea )也像天使小姐那样依赖火来繁衍。

                            【伯利兹城靠频发的低强度地表火来维持的加勒比松( Pinus caribaea )稀树草原】
                            与此类似的,还有墨西哥的栎属( Quercus )植物(俗称“橡树”),其中绝大部分物种的天然更新都需要火。而非洲和南美洲更是“火大陆”,适应和依赖火的生态系比比皆是。

                            【玻利维亚的诺埃尔肯普梅卡多国家公园(Noel Kempff Mercado National Park)。图示依赖火的稀树草原(浅绿色区域)与对火敏感的热带湿润/干旱森林(深绿色区域)之间的过渡带。稀树草原每年都会因雷电引发火灾,沿着山坡从高处向地处蔓延。】
                            火生态,管理火
                            在火依赖型生态系统中,长期阻止自然火的发生,反而容易酿成灾难性的后果。例如:森林中,许多本来能被多次地表小火清理掉的灌木和小树,如果越长越密、越长越高,就会变成能烧掉整座森林的燃料。当这种不健康的森林着火时,火势会顺着长大的小树爬上大树的树冠,那些原本可以在地表火中安然无恙的大树也难逃一劫。
                            因此,面对自然的山火,扑灭、还是不扑,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要了解火的影响,预估火的行为,需要研究每个生态系统的气候、地形、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等诸多因素。因此生态学有一个单独的分支——“火生态学”(Fire Ecology)。出版这个学科专业期刊《火生态学》(Journal of Fire Ecology)的火生态学会(the Association for Fire Ecology),就设在山火常烧的美国加州。
                            不过,果壳自然控可不是说丽江山火就不该扑灭了。有火依赖型生态系统,就有其他各种不常过火、不熟悉火、害怕火、乃至轻易就能被火摧毁的生态系统。云南丽江和大理着火的山区主要是生长着亚热带山地针叶林,由物种组成来看,它们是怕火的。何况这里很多山火是本不该出现的人为火!
                            即使如此,云南西北山区森林茂密,且春天干燥。火与这里的森林的关系,恐怕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当地植被在这场大火后的反应,是值得长期关注、并且深入研究的问题。正如火生态学会所说:“每片森林的家史中,都曾有火光闪耀。”
                            火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理解火,才能理解生态。因地制宜地管理火,火灾才不会肆虐,森林才会更健康。
                            这当是在浓烟散去后,大火带给我们的启示。


                            IP属地:湖北41楼2012-07-18 11:21
                            回复
                              全球变暖,猫头鹰变色儿
                              当冬天的平均最低气温比过去高了1度,你我都感觉不出,但自然选择的偏好已悄悄改变——欧洲的灰林鸮如今都要变成“棕林鸮”了。

                              灰林鸮( Strix aluco )是在欧洲和北非常见的一种猫头鹰,顾名思义,身披灰色的羽毛是它们的主流外型。不过这种情况正在渐渐发生变化:通过一项在芬兰进行了30多年的调查研究,科学家发现,随着冬天日渐变暖,这种猫头鹰里棕色的个体不断增多,灰色毛色的比例正在不断减少。科学家们甚至猜测,灰色的猫头鹰可能会彻底消失在越来越暖和的冬天里——也许灰林鸮从此要更名为“棕林鸮”?
                              在这项新近发表于《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研究中,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帕特里克•凯瑞(Patrik Karell)博士首先综合了所有调查数据,根据羽毛颜色的不同,将灰林鸮分为棕色和灰色两种色型。(见题图。)
                              灰林鸮的羽毛颜色终生不会改变,因此凯瑞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可以为每一对猫头鹰夫妇及它们的后代建立“毛色图谱”。从图谱上可以看出,毛色是遗传的,因此如果从父母双方遗传到的都是“灰色基因”,那么小猫头鹰的羽毛就是灰色;而如果遗传到的一方是“灰色基因”,另一方是“棕色基因”,由于“灰色基因”是显性的,小猫头鹰大多数情况还是灰色。
                              接着,研究团队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冬季的气候越恶劣,棕色型的死亡率就越高。因为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相对显眼的棕色型猫头鹰更容易被捕食。此前一些有关基因与遗传的研究也指出,和灰色同类比起来,棕色型猫头鹰还具有其他一些不利条件,比如免疫系统较弱以及代谢速率偏高,后者使它们需要更多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存。
                              但是,由于近年来冬季的积雪愈发稀薄,棕色型灰林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已经由30年前的30%增加到了现在的50%。凯瑞博士说:“随着暖冬的到来,棕色型猫头鹰的存活率提高了不少。可以说,气候变化致使种群结构发生了具有演化意义的改变。”
                              【不断升高的气温,让灰林鸮改变了演化的历程:棕色型正在变得越来越多。】
                              这个研究让我们看到,气候变化的确可以通过改变自然选择的压力,来影响一些物种的基因库。试想,如果气候变暖继续加剧,灰色型猫头鹰是不是真将彻底消失?灰林鸮的基因库中会不会从此只剩下一种色彩?


                              IP属地:湖北42楼2012-07-18 11: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