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苍穹吧 关注:814贴子:267,512
  • 7回复贴,共1

【点评】李慧敏说的HP有声书怎一个烂字了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人说李慧敏说的有声书很好,我听了几段,觉得非常的烂。倒不是说这人没水平,而是定位就不好,刻意低幼化,把一本很有质感的小说 说得 和“花园宝宝”差不多。为了营造幼儿园式的氛围,甚至不惜大量篡改原文。由于李慧敏本人理解水平不到位(说书牛不一定阅读也好),有时甚至把海格说的话当成哈利说的话弄出来的,叫人啼笑皆非。
我听了《魔法石》和《混血王子》中的几节,已经发现很多很严重的问题了,试举例如下——


1楼2013-06-14 07:34回复
    听《魔法石》海格带哈利买魔杖的几节发现的问题——
    (1)哈利波特在麻瓜世界属于初一的学生,残留一点童稚是可以理解的,按中国儿童的划分标准,他属于儿童的尾段,同时是青春期的开始。显然,笨蛋人文社是把他当成小学一年级而不是初一学龄段的学生来理解的,李慧敏受人文社的影响,把哈利的声调说的更像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而不是初一的学生,这个我理解,不怪她。
    (2)除了人文社的误导之外,李慧敏自己变本加厉地刻意低幼化,这是一个新的问题。比如说海格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了,李慧敏楞把海格的声音弄成“15岁左右的少年”的声音,而且,还极其怪里怪气。我靠,你如果不能理解原著中海格的年龄,就按照华纳电影中那种大致的年龄腔调也行呀,而且,海格是一个正常的老实人,怎么会那么阴阳怪调,而且是少年声带外加阴阳怪掉出来呢?这简直是晴天霹雳,霹雳死人不偿命呀。这是李慧敏的一个大问题,不管多大年纪的人,她都要整出一个15岁少年的声带出来,而且基本阴阳怪气,搞得个个正常人都像皮皮鬼那样,连死了好几百年的“差点没头的尼克”都是少年声带+阴阳怪掉。明明“差点没头的尼克”是个比较严肃的超级 老 死人(幽灵),还那样整,不知她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慧敏有声书中海格以及众多老人说话的声音竟然和幼儿动画《虫虫星球》中那两只常常躲在南瓜里的两条虫虫的声音一样,很多时候这种声调也像极了《花园宝宝》里面的情景对话。)
    (3)为了刻意营造幼儿园氛围,大幅篡改原著,添加了很多低幼死人不偿命的语气词,如“啊”“呀”“耶”“哎呀”“哎呀呀”。《魔法石》P52页,描写哈利听到奥利凡德讲诉孪生魔杖给哈利留下的伤疤后“倒抽了一口气”,纯粹文字描写,没有具体描述哈利怎么倒抽一口气,李慧敏愣是自己整出一句极端像幼儿园孩子发出一个“啊”字来(此字年的声调有点嗲,极其尖细,尖细中又带点轻声,轻声中又带点长音,长音中带点惊愕,惊愕中带点恐惧,恐惧中满是幼稚),当时我一听就不对,找出原著,果不出所料,纯属自己添加。李慧敏,我承认你很牛,能模拟出这么幼稚和嗲的调子,问题是,你的厉害没有用到正处,反是祸害,祸害的是原著。如果没看过哈利波特原著的,就直接把哈利波特错认成花园宝宝了。


    3楼2013-06-14 08:00
    回复
      (4)为了营造低幼氛围,不惜篡改原著,甚至出现理解上的巨大错误,把海格的话当成哈利波特的话说出来。《魔法石》P52页:
      【海格拍拍哈利的肩膀,哈利这才意识到他们在什么地方了。
      “开车前,我们还有点时间吃点儿东西。”他说。
      他给哈里买了一个汉堡……】
      结合上下文,那个“他说”中的“他”指的是海格,海格说还有点时间吃东西,然后,就给哈利和自己买了吃的。李慧敏竟然把海格说的话理解成哈利说的话,并且自以为是加上海格的称呼,用上幼儿园的语调,改成——
      “wun ,海格,开车前,我们还有时间吃点东西吗?”(废柴注:此语气词好幼儿园风味,无法用中文词表达,只能用半音标半拼音wun代替了)。
      在这个改动中,李慧敏直接把老人的一句正常的话臆测成哈利的话,并想当然极尽所能用幼儿园语调展示出来,哈利刹那间又花园宝宝了,而且还是一个吵着要吃的宝宝,在李慧敏看来,哈利波特是“可爱”了,可是这不符合原著中哈利波特虽在年龄上残存少许童稚但格外成熟很早就担当了成年人都无法担当的“勇敢的领导者和拯救者”的角色,他是魔法界的救世之星。我承认花园宝宝也很可爱,但哈利波特也的确不是花园宝宝嘛。


      4楼2013-06-14 08:25
      收起回复
        (5)以下这句的擅自篡改,更是有点“丧心病狂”(开个玩笑)和不可理喻了。(只能理解这是失心疯了)。
        还是P52页,原文是这样——
        “哈利一直在东张西望,不管怎么说,总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很奇怪。”,这位大姐为了营造超级幼儿园氛围,尽然大刀阔斧,篡改成这样——
        “哈利一直在东张西望,不管怎么说,总觉得周围的一切 一切 一切 一切的一切的一切的一切都很奇怪。”,不仅极端花园宝宝,而且还是一个废话痨外加煽情痨以及说病句的“花园宝宝”。如果罗琳这样写原著,我直接可以把《哈利波特》扔茅厕了。
        (天啊,这样反复不断地“切”,给多少个哈利波特和海格也不够切呀,两位怕是要被切成太监了)。


        5楼2013-06-14 08:41
        回复
          最后,我又听了李慧敏播讲的《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梅林的月经呀(看到哈利们如此花园宝宝,梅林恐怕也会来月经),还是老毛病,非要用幼儿园的语调强加到人物身上。我们知道,《混血王子》中的金妮是个非常成熟的女孩子,非常接近于成人,本来女孩也成熟得比男孩早,加上魔法界人的早熟,书中的金妮早已经成了恋爱控,还懂得美人心计,故意用频繁交男朋友和甩男朋友的方式引发哈利波特内心的那只恋爱的野兽,激发他转追自己,可谓精通“围点(迪安)打援(哈利)”“围魏(迪安)救赵(哈利)”“项庄(金妮)舞剑,意在沛公(哈利)”等极其复杂的战略诀窍了。这么成熟和牛叉的一孩子,竟然还是被李慧敏演绎成一个幼儿园女声(不,简直就是一尿床小女孩的声音),大姐呀大姐,你如果拿不准,难道不会参考一下华纳电影《哈6》中金妮的声音嘛,干嘛总要让人家尿床,从第一部尿到第七部。
          其中典型的一句,金妮说:“我讨厌粘痰!”,原著中,金妮最多是正常语调稍微激烈一点,李慧敏是这样演绎的,“我……讨厌……粘痰……!!!!!!!!”,300分贝,尖八度超低龄幼女的尖声,然后拖八拍。我一听当场晕倒,这哪是恋爱控金妮,这分明是只有3岁还在尿床的小女孩嘛!


          6楼2013-06-14 08:57
          回复
            李慧敏播讲的这个节目是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小说连播”中播放的,这个节目明明是针对成人的节目,本来,哈利波特也是一个名义上的儿童文学,故事上很成人化,对“长篇小说连播”而言,这是一个优势,应该尽力维护原版故事中实质上的“成人化”,以吸引更多成人听众达到较高的广播收听率,没想到他们竟然反其道行之,不仅不会利用原著的优势资源,还人为把优势资源转化成劣势资源,真不知道他们的脑子是怎么想事的。如果李慧敏是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学龄前儿童(幼儿园小盆友)讲故事(“小喇叭”节目)的话,还可以理解,放“长篇小说联播”的节目还这样,真令人诧异。(真有这节目,一开头就是一句开场白:“小盆友,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然后吹一段小喇叭,然后就有一个爷爷来讲故事)
            这方面,中央电视台似乎聪明一些,这个台每次播放HP电影时,都会淡化儿童性而强调人物的成长和成熟以及电影的黑暗和成人化。


            8楼2013-06-14 09:15
            收起回复
              P66页,斑斑咬了高尔,高尔在原著中是一个很凶悍的人,被咬后把斑斑甩掉了,原著中用了大叫,人被咬总是会突然叫一下的,但罗琳没有使用任何具体的沮丧性或情绪化词汇去形容,这种情况下,有声书播讲人就不要乱添加了,结果,李慧敏中间加了一句“哎哟……哎哟……(伴随着哭音)”而且是拉长的悲鸣状,又极其女声化,不熟悉原著的还以为是老鼠咬了哈利波特,赫敏在旁边哀嚎哩,在这里,高尔凶悍的形象彻底被消解了。罗琳的书非常阳刚,男性读者占据一半以上,李慧敏加上这两句绘声绘色高尔式女声哀哭,男读者得赶走一大半,最凶悍的高尔也成了一个只会哭的娘娘腔。
              有时候,一个短句就可以摧毁一个人物形象,这个就很不好。如果真是说书人,只要领会了原著精神,哪怕完全用自己的语言,也不会改变原著的意思表达,比如让我去说这段的话,我会说成:“我的妈呀,你还放老鼠咬人,罗恩,等着瞧,看老子以后怎么收拾你。”这样也可以绘声绘色,但基本上忠实于原著的高尔形象。也就是说,李慧敏百分之九十五念原著,只添加百分之五,就足以摧毁原著,我上面这段全部用自己的语言再组织,但完全在精神上忠实于原著。郭鹤鸣的评书基本上做到了我上面说的这点。
              原著中高尔被咬,气急败坏走了,哪来的幼儿园女童哭泣状,李慧敏动不动就给人物来点哭腔,听她的有声书,真有点怀疑我以前看的是不是《哈利波特》了。


              12楼2013-06-14 11:20
              回复
                再看P67页原著——
                “你们最好还是赶快换上长袍,我刚到车头上问过司机,他说我们就要到了。你们没打架吧?我们还没到地方,你们就要惹出麻烦来!”
                李慧敏短短两句,就加了三个娘娘腔式兼幼稚煽情式感叹语,变成——
                “ennu,你们最好还是赶快换上长袍,我刚到车头上问过司机,他说我们就要到了。ennu,你们没打架吧?ennu,我们还没到地方,你们就要惹出麻烦来!”(慧敏大姐使用的那个嗲音无法用汉字表达,你们听了才知道是咋回事,总之,这三个”ennu“,让赫敏彻底变成了林黛玉,书中性格强势的赫敏被彻底抹杀了,而且就这段话本身,也直接展示的是赫敏的热心正义和自高自大的结合,李慧敏这三个嗲音,直接谋杀了一个人物形象,把原著中的女神形象演绎成了女奴形象)
                总体而言,书中的赫敏始终有人权活动家和工会分子形象,非常中性化,甚至很阳刚,从一开始带着纳威找蟾蜍就有“初级女侠”的范儿(到第四部以后正式升格为人权活动家),对赫敏的演播切记过度阴柔化,否则就是对原著人物形象的摧毁。


                13楼2013-06-14 11: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