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280,137贴子:16,464,673
  • 12回复贴,共1

【西哲】自我的超越性,我(je)和我(moi)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我的超越性,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让·保罗·萨特 1934


1楼2013-10-20 13:28回复
    萨特做的工作就是从笛卡尔的二元论的迷途中走出来,反思的我,与被反思的我的统一。本体论的问题就是存在的问题。“我”与意识的关系的各种问题就是存在的问题。
    近代哲学就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引发的一系列血案。“我思”的主体是“我”(je)。 一个先验的“我”(je)通过意识统一“心理-身体的我(moi)”。


    2楼2013-10-20 13:28
    回复
      反思之中的先验我(je)的意识问题。“我”(je)显然不寓居于对对象的意识,而只能是反思中的意识。比如说,此刻我在看窗外的风景,“我”(je)并不存在。进而说,在未被反思的意识中,没有“我”(je)而且“我'(je)必须被确定为“我思”中的超越物。


      3楼2013-10-20 13:28
      回复
        萨特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将“我”(je)和“我”(moi)合二为一,彻底摆脱二元论。先给出萨特关于“我:”(moi)的看法:“我”(moi)不应该隐藏在这些被反思的状态后面。“我”(moi)只是作为反思意象的对象的相关物与反思行为一起显现。来看看萨特的证明。


        4楼2013-10-20 13:29
        回复
          未被反思的意识应该被视作自主的,未被反思物比被反思物在本体论结构上具有优先性,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未被反思的一种情况,欲望。我可怜皮埃尔,我要救他这种情况中,对我的意识来讲,皮埃尔——应该——得到——救助,他具有应该——得到-救助这种性质,这种性质作用于我。未被反思的欲望的性质就是在对象上把握可欲物的性质以自我超越。


          5楼2013-10-20 13:29
          回复
            考虑反思的情况。我要使未被反思的意识向我显现为应该延续,我应该救皮埃尔,我认为“这是好的”,“好”就是我的行为,我的怜悯等性质。未被反思的欲望,以及反思“毒化”(书中用语)欲望。情感从反思的生活中获得根源,首先表现为我的情感(反思,毒化欲望),而不是向着一个对象自我超越(未反思,纯洁的欲望)。


            6楼2013-10-20 13:29
            回复
              在心理分析上,被反思物“我”(moi)被证明具有一种特定的状态和性质。萨特得出结论,“我”(je)就是作为行为统一的自我,“我”(moi)则是作为状态和性质的统一自我。


              7楼2013-10-20 13:29
              回复
                果然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8楼2013-10-20 14:19
                回复
                  “我”是主观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10-20 15:01
                  回复
                    所以je是主现,moi是客观?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1-10-28 13: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