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斗吧 关注:20,164贴子:321,960
  • 3回复贴,共1

【推荐】关于古代刑事的各种文献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演一个大理寺卿垂死的节奏


IP属地:广东1楼2014-01-22 01:30回复
    http://www.doc88.com/p-447501444952.html
    福师大学生毕业论文:唐代大理寺研究


    IP属地:广东2楼2014-01-22 01:32
    回复
      推荐一下隋朝的《开皇律》,虽然没有原文,但是里面的律法还是对演绎古代刑事案件有助的。


      IP属地:广东3楼2014-01-22 01:37
      回复
        从百度上复制过来的:
        罪名与刑罚
        (一)五刑
        1、死刑。唐律只规定绞、斩两种死刑,较前代轻缓了很多。
        2、流刑。唐律规定流刑有三等,即流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另规定加役流刑,除流三千里外,还要居作三年,用以替代某些死刑。
        3、徒刑。即徒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
        4、杖刑。杖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共五等。
        5、笞刑。笞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共五等。
        (二)“十恶”制度
        是指严重威胁专制君主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血缘伦理关系的犯罪。唐律“十恶”按性质划分,可以归为三类:
        1、威胁、损害皇帝人身、权力、尊严的犯罪。主要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以及大不敬。
        2、严重危害他人生命安全手段残忍的犯罪。主要包括:不道。
        3、破坏封建伦常关系的犯罪。主要包括:恶逆、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三)六杀
        唐律区分了杀人罪的六种情形,即谋杀(预谋杀人)、故杀(临时犯意)、斗杀(斗殴中激愤杀人)、误杀(因为种种原因杀错杀人对象)、戏杀(以力共戏,杀人)、过失杀(由于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至,而杀人)六种情况。根据杀人主观故意、客观行为表现等,唐律给予不同的处罚,反映了唐代刑法的完备和立法技术的进步。
        (四)六赃
        就是指六种非法获得公私财物的犯罪。包括(1)受财枉法:收受财物枉法。(2)受财不枉法:收受财物,即使不枉法,也要处刑。(3)受所监临: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管辖范围内百姓或者下属财物。(4)强盗:暴力获取公私财物的行为。(5)窃盗:隐秘手段窃取公私财物。(6)坐赃:官吏或者常人非因职权收受财物的行为。
        (五)保辜
        对于手足伤人和器物伤人等犯罪,唐律根据情节轻重规定了不同的处罚,对于伤害后果不是能够立即显现的,特别规定了保辜制度。也就是规定一定的观察时期,在限定的时期内死亡的,伤人者承担杀人的责任;在规定的期限外死亡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死亡的,伤人者只承担伤人的责任。唐律规定保辜期限用以判明伤人者的刑事责任,尽管有不科学的地方,但仍然是一个进步。
        来自唐律 古代比较完善的法律


        IP属地:广东5楼2014-01-22 01: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