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兵器吧 关注:126,471贴子:2,867,766

[胡侃] 苏联军事工业技术的引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引言
苏联军事工业体系,其实究其来源而言是一个混合的系统,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可以追溯其技术源头。
了解一个国家的技术发展,才能真正看清一个国家高端军/民工业产品的水平。
军事工业产品和其他工业产品一样,需要一整套基础体系为其服务,这样一套东西不是说自己几年就能搞起来的,所谓的工业的自身跨越式发展其实是个伪命题,倒是可以依靠外力迅速提升水平。
十月革命以前的旧俄国是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但是水平是较差的,而苏俄成立之后,特别是后来苏联成立之后,工业被摆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
“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召开,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1928年起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卫国战争前,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十多年,工业规模的变化是巨大的,结合之前苏俄的国情,没有整体的技术输入与帮助消化,取得这样的成果是不现实的。
1.战前苏德合作与德国军事技术输出
一战结束,德国落败,1919年《凡尔赛条约》明确规定:
·德国莱茵河西岸的领土(莱茵兰)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西岸50公里以内德军不得设防。
·陆军被限制在100,000员以下,并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进攻性武器,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
·不得拥有海军,船舰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0,000吨战列舰,不准拥有潜水艇。
·不得组织空军。
·不得进出口武器,出口商品额外征收26%的费用·不得生产、储存化学武器。

德国人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苏联---这个拥有广袤土地和邻近边界的国家,似乎变成一个理想的场所。
德国人希望在苏联境内秘密的研制/训练坦克与军用飞机,而苏联人要的则是德国人手中的军事工业技术。
默契就这样产生了。1924年这种关系短暂的存在过,后来中断,到20年代末又重新开始。并且一直持续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
如:1927年德国在苏联的Kazan“援建”了一所坦克研发基地。德国的飞机也在莫斯科附近的Lipetsk进行测试。
”German Bases in the Soviet Union 1922-1933: In 1926, the Germans established a Panzerschule named Kama in Kazan. It was to teach both the practical and the theoretical. By 1929, the basic infrastructure had been built at the base and the first Panzers started arriving; six 23-ton tanks (BMW engines; 75mm main gun) and three 12-ton tanks armed with 37mm guns. The Soviet Army gave the Reichswehr a number of British Carden-Lloyd light tanks. In return for those, Germany provided the Soviet Union with a number of industrial and manufacturing tools the Soviets were not yet capable of fabricating. General Lutz of the Reichswehr was the Commanding Officer of the Motor Transport Inspection Nr. 6. One of the schools most famous teachers was Heinz Guderian. No German uniforms were worn; only civilian clothing was permitted, though on occasion, the Soviets who trained there as well let the Germans borrow their uniforms for a while. “
”In terms of aviation matters, the following approximate timetable applied: In 1921 Germans worked on establishing aviation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in the Soviet Union. In 1924, German personnel and German material support built the Lipetsk facility. From 1925 to 1927, German pilots (old and new) received refresher courses based on the existing flight school curriculum. Both pilots and instructors were familiarized with equipment and with flight strategies/tactics. In 1926, Reichswehr officers were trained to become pilots and flight leaders. In 1928, Jungmärke (young pilots) were now accepted into the training program. This lasted until 1933. The aerial observation program was started, but dropped in 1930. Numerous technical innovations in military aviation were also tested and evaluated while battle strategies and tactics evolved. In 1933 the Lipetsk school was closed. “
具体而言,德国有以下几点目的:
1.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ilitary technologies, theoretical study efforts and training programs free from third-party interference.
2.Development of tactical applications for weapons systems prohibited by the Versailles treaty.
3.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of an experienced cadre of specialists in all military fields. This cadre group can then be used to establish more formal military capabilities in Germany at a later time.
4.Development of weapons systems prohibited by Versailles; development of weapons systems available in Germany.
5.Development of new strategies and tactics based on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above categories.
6.Each training class should not last more than one year.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提出了几点要求:
1.The use of military facilities suitable for work on armor, aviation and chemical warfare issues.
2.Freedom of action to pursue military development issues.
3.Free exchange of ideas and developed technologies as learned from these sites.
总结:德国人把空军和陆军的部分制造和测试系统放在了苏联,苏联人学到了一些东西,比如材料试验系统。特殊的历史格局造就了两国“和谐”的一幕,各取所需。

2. 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西方技术的大量引进
30年代苏联主要以外国商号和工程师、专家为媒介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工艺。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1929年10月,苏联政府批准七十多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其中美国占55个,为苏联接受援助项目的78%〔2〕(p.207)。
1930年执行的104个技术援助协议中,约有84个是和美国、德国公司签订的。
1929至1945年间,苏联和外国公司之间约有200个技术援助协议在执行中。可以说,30年代苏联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
1944年6月,斯大林就曾经告诉美国人,在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其余的1/3是在德国、法国、英国、瑞典、意大利、捷克、丹麦、芬兰和日本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

苏联的三大钢铁厂,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钢铁厂和札波罗热钢铁厂都是美国援建的。
其中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是以当时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美国钢铁公司的格里工厂为模型设计的,而其余20个原有的钢铁厂也在外国的帮助下进行了技术改造。
苏联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1933年建成的。著名的高尔基汽车厂是30年代初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援建的新厂,而莫斯科和雅罗斯拉夫尔这两个老厂则是得到了扩充,用新的外国工作母机全部重新装备。这三个厂加上1940年开工的一个较小的莫斯科装配厂,构成了二战前苏联汽车工业。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是整套建于美国,再拆运至苏联的,约有80家美国厂商为该厂制造了所有设备,并由美国人及德国人在苏联加以组装。哈尔科夫拖拉机厂也是由外国援建的,设备是德国和美国制造的,并由美国人担任建设总工程师。
在飞机和发动机的生产方面,美国供应苏联飞机或飞机附件,并给予技术援助。
总结:苏联人高薪聘了大量的西方专家,掌握了冶金和部分制造技术。
3.其他的技术来源,苏联“推过”这些地方。
捷克:
捷克斯洛伐克原为奥匈帝国的工业区,70%的工业集中在此。它以机械制造、各种机床、动力设备、船舶、汽车、电力机车、轧钢设备、军工、轻纺为主,化学、玻璃工业也较发达。
波兰:
波兰的国土由于是一战结束后德、奥、俄三国将100多年前三皇瓜分波兰时吞并的领土给吐了出来,在国联的操纵下恢复了波兰国家,因此波兰也继承了德、奥、俄三大国在本地区的全部工业基础设施和相关人员。德、奥、俄三国可都是欧洲大陆老牌的工业强国。
战争快结束的时候,丘吉尔把“罗-罗模型”给了斯大林,极大地加快了苏联航空动力技术的发展。


IP属地:江苏1楼2014-11-14 18:39回复
    mark,发完回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1-14 18:47
    收起回复
      俄罗斯/苏联的发动机技术上不去是有原因的,就是所谓”内涵/内力“不够
      寿命问题一把就卡住老熊的脖子,这和美国封死技术和材料通道有关,30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IP属地:江苏3楼2014-11-14 18:55
      收起回复
        不管网上把毛子吹成什么样,有一点要明确,就算是毛子的鼎盛时期,
        和美国的军事技术相比,也绝对不是旗鼓相当的关系。
        你看苏联兵器的绝对数量就知道。以数量换质量,很明显的意图。


        IP属地:江苏4楼2014-11-14 19:00
        收起回复
          @白龙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1-14 20:22
          回复
            不要弄混军事技术和军事实力两个概念,毕竟苏联是当时地球上唯一一个能够保证和美国同归于尽的。


            IP属地:河南6楼2014-11-14 21:10
            收起回复
              @MIG31Foxhound


              8楼2014-11-15 17:58
              收起回复
                如果说要说起步
                苏联自行制造的坦克在1920年下线,红索尔沃夫厂制造.苏联人自己的书里说在接下来的两年,造了14辆。
                看这样子,就大约知道像谁了
                视频来自:土豆

                The M1917 was the USA*s first mass-produced tank, a license-built near-copy of the French Renault FT.
                美国人制造的第一种坦克是法国许可生产的法国雷诺FT
                he US Army ordered approximately 4,440 M1917s between 1918 and 1919, receiving about 950 before cancelling the contract.
                可以说开头的设计水平是类似的,都是学习与引进,但美国的制造工艺基础要好得多,很快可以批量稳定生产。
                而苏联在1920年到1922年试生产10多辆坦克的时候,苏联人自己说的:“专用设备不够,有的齿轮、花键需要钳工来做”
                钳工做齿轮,应该是齿轮机床缺乏,但钳工做出来的齿轮,费时费工,和机器的比性能不稳定。
                美国当时的汽车制造业在全球来说已经很发达


                IP属地:江苏9楼2014-11-16 00:15
                收起回复
                  苏联人民胜利的完成5年计划,背后是用美金堆出来的“援建”专家队伍,20年代先后10万的美国技术工人与专家申请移居苏联。
                  汽车工业和拖拉机工业是坦克工业的基础,而这些基础是输入的资本主义美国之技术


                  IP属地:江苏11楼2014-11-16 12:30
                  回复
                    这段时间建立的冶金和工业制造基础,是苏联坦克军事工业的重要基石。


                    IP属地:江苏12楼2014-11-16 12:32
                    回复


                      IP属地:江苏15楼2014-11-16 13:13
                      回复


                        IP属地:江苏16楼2014-11-16 13:16
                        收起回复
                          2战,是最精彩的部分
                          苏联这个巨大的战争机器快速运转,美国更是一战成就功与名。


                          IP属地:江苏20楼2014-11-16 16:24
                          回复
                            战争让军事工业高速运转,各种型号的坦克层出不穷,就不再赘述了。
                            苏联坦克的产量迅速提高

                            关于美国坦克,苏联作者这样说


                            IP属地:江苏21楼2014-11-16 16: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