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红牛v5s吧 关注:1,790贴子:80,444
  • 3回复贴,共1

努比亚相机简易介绍,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看贴吧里好多问相机的,嗯。。。打个广告~
(精品区美图鉴赏区大量招收精品,需质量过关)
此文章部分摘自视界(手机预装软件)。和部分百度。以及我个人的只是,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艰辛的编写而成,
-------------------分界线--------------------------
本帖包括每个笔画都是纯手打。如需更多教程请自行下载视界,努比亚官网可下最新版
这里面有很多,



1楼2015-05-12 13:41回复
    可能有部分名词大家不懂,这里我一一列出(摘自百度)
    白平衡
    有手动白平衡和自动白平衡等方式。在日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影像会显得发绿,在室内钨丝灯光下拍摄出来的景物就会偏黄,而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
    ISO
    ISO是感光度的意思,在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把ISO调高的话会降低快门速度也就是说可以让照出的照片不是很模糊但是有得必有失,高的ISO使照片颗粒感很强的,低的ISO会是画面细腻。
    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曝光补偿就是有意识地变更相机自动演算出的“合适”曝光参数,让照片更明亮或者更昏暗的拍摄手法。拍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调节照片的明暗程度,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等
    偏光滤镜
    偏光镜主要是用来吸收天空中的偏振光,水面的反光,玻璃反光等非金属反光。在晴天的时候天空中的部分蓝光就属于偏振光,此外天空中的水蒸气也会对天空中的光线进行干扰产生偏振光。增加偏光镜后就可以消除上述的偏振光,同时也增加了色彩的鲜艳程度,重要的是可以拍出非常蓝的天空。
    构线图
    这个蛮复杂的,一般也用不到,需要的自行百度,
    HDR
    相比普通的图像,可以提供更多的动态范围和图像细节,根据不同的曝光时间的LDR(Low-Dynamic Range)图像,利用每个曝光时间相对应最佳细节的LDR图像来合成最终HDR图像[1] ,能够更好的反映出真实环境中的视觉效果。
    景深预测
    景深预测是目测景深所需要的,因为没有它的话,你永远是只能通过现代相机的最大光圈去观看景物。
    手动调焦
    拍照中的微距,从广义上来讲就是指摄像头与被摄物靠得非常近,逼近极限距离的情况。这种拍摄方式能够有效地展现被摄物的细节。手机由于元器件的限制,在微距的表现上比不上单反相机,但在拍摄微距题材的照片时,若能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非常出色地展现细节。


    5楼2015-05-12 14:21
    回复
      手动调焦详讲:
      要将微距题材拍好,从硬件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借助镜头的配合来调整最近对焦距离和放大倍率。所谓的最近对焦距离,也就是指在保证能够对上焦的情况下,摄像头的图像传感器与焦点之间能够达到的最近距离。说白了,就是在保证所摄影像焦点清晰的基础上,摄像头离被摄物究竟能多近。而一旦超越这个最近对焦距离,画面就无法合焦了。


      摄像头与被摄物靠得越近,被摄物就可以呈现得越大,画面的冲击力也就更高。比如要拍一只虫子,对焦距离太远肯定不行。
      在自动模式下,用户在画面中点选需要清晰呈现的位置,然后由系统驱动镜头内的对焦镜组前后移动来实现自动对焦。本质上来说,对焦的过程就是镜头中镜组前后移动的过程。而所谓的“手动调焦”,指的是用户可以自行调整对焦镜组在镜头中的位移。这样一来,对焦的自由度就掌握在用户手中了。
      手动调焦在很多场景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暗光环境下,自动对焦难以实现,我们就需要用到手动调焦。而在一些对对焦距离有严格要求的拍摄场景下,手动对焦就更能派上用场了。
      选择设置项目里的“手动调焦”,界面中就会出现1-78不同调焦量级的调节项。除此之外,这个滑动条目中还有个无穷远的花朵标志,无穷远自然是指对焦至无穷远的距离,而花朵则表示微距拍摄,即对焦镜组调节至可实现最近对焦的焦距。实际体验中就会发现,用手动调焦中的“微距”,能够实现比自动对焦时更近的对焦距离,这就是努比亚系列手机能实现出色的微距题材拍摄的奥秘。不过这种拍摄方式,需要保证被摄主体处在景深范围内,而由于景深很浅,手抖就可能造成脱焦。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对焦距离下,略作适度的数码变焦可以让特写画面显得更加充盈。虽然数码变焦是以强行拉伸画面和插值计算得出最终的影像,但在讲究适度的原则下,数码变焦也是一种可取的办法。像上面这张1元钱硬币的样张,在经过手动调焦和数码变焦后,其细节表现力并没有过多的损失。所以,在特定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获得理想的微距拍摄。


      6楼2015-05-12 14:27
      收起回复
        累死,最后附上本人作品,


        7楼2015-05-12 14: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