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吧 关注:21,861贴子:308,457
  • 12回复贴,共1

《大中祥符法宝录》对《大集会正法经》的论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集会正法经一部(五卷)
大乘经藏,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普集众会说。
第一卷明:普勇菩萨起请世尊,说于正法,欲令闻者销诸重障,不复退转大菩提心。复有尼乾陀众各起正信,悔过自责,皆发大心。
第二卷明:普勇菩萨承佛圣旨,以自神通,过诸佛刹,最后到于下方世界华藏佛所,大作佛事,谘问法要。乃至佛言:“如是正法,暂听受者,于后世中,为转轮王,及帝释天。”
第三卷明:佛言:“我念过去无量劫前,值遇诸佛。我于尔时修勇施行。是时,诸佛皆授我记,乃至得佛号释迦牟尼。”
第四卷明:药王军菩萨承佛圣旨,观察东方,见一大树,人众围绕,入佛会中,住佛一面。四方上下,次第观察,亦复如是。时药王军见是事已,即往东方,谘问月上境界如来。佛告之曰:“汝今当知,此初生众,梵行具足,得大总持。”
第五卷明:月上境界如来为药王军广说苦空无常法要。诸初生者皆来问佛所生因缘。佛即告言:“此大集会,皆初生者而为缘起。”诸初生者即时皆得诸法具足,安住十地。
斯经也,变现难穷,理趣幽远,诚大乘之妙道尔。


1楼2015-08-23 14:24回复
    施护译本《大集会正法经》相比月婆首那译本《僧伽吒经》,语句更顺畅,用词更贴近原义,所以一般情况下,讲经的法师们更多的推荐前者。


    2楼2015-08-23 14:34
    回复
      这本经,全文与“勇”有关系,旨在令学人“勇”于修行,勇于舍弃恶念,勇于调伏烦恼。


      3楼2015-08-23 14:38
      回复
        在翻译上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僧伽吒经》中仙人为五逆罪人说“僧伽吒法门”是这样的——
        尔时,太子未经多时,并杀父母,集五逆罪。善男子,我亦忆念往昔之事。既杀王已,愁悲啼哭,自责悔过。尔时,我以大悲之心,为彼说法;彼闻法已,逆罪消灭。’
          “问言:‘当于尔时,说何等法?’答言:‘尔时演说《僧伽吒法门》。若闻此法,当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灭一切罪,烦恼休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令汝闻已速得解脱。闻四句偈令不中阙,尽一切恶得须陀洹,然后布施远离诸苦,受苦众生令得解脱,怖畏众生令得远离。’尔时,彼人合掌顶礼,赞言:‘善哉!善哉!真善知识,善能除灭诸不善业,善说《僧伽吒法门》,善哉闻者!’
        而《大集会正法经》版本是偈句——
        是时彼仙人  为造五业者
          说是因缘已  复告彼人言
          汝今造五业  极重过于彼
          我生悲愍心  为汝设方便
          汝可诣佛所  听大集会法
          若得听受者  罪业皆销灭
          所有烦恼障  悉皆得无碍
          以闻正法故  免堕于恶趣
          若人能一心  听大集会法
          一四句偈者  获无量福聚
          灭五逆重罪  得广大果报
          一切诸盖缠  刹那能解脱
          时彼造业人  闻仙所言已
          即合掌恭敬  一心头面礼
          作如是赞言  善哉善知识
          能引示于我  大集会法门
        —— ——
        常常有抄经的初学者抄经时根本找不到所谓的“法门四句偈”,不是没有,是翻译的问题,把偈语没有保留偈语的形式造成的。
        不过将“所有烦恼障  悉皆得无碍
          以闻正法故  免堕于恶趣
          若人能一心  听大集会法
          一四句偈者  获无量福聚
          灭五逆重罪  得广大果报
          一切诸盖缠  刹那能解脱”
        浓缩为“尽一切恶得须陀洹,然后布施远离诸苦,受苦众生令得解脱,怖畏众生令得远离”,精炼简明扼要,足见月婆首那大师的佛学功底。
        毕竟,千言万语,只是为了令学人更好的领悟。
        若不能如实的理解,是对译经师智慧的亵渎。


        4楼2015-08-23 15:07
        回复
          《摩诃迦叶经》是单译本,实际相当于于《大宝积经》第二十三会“摩诃迦叶会”
          摩诃迦叶是释迦牟尼佛离世后僧伽的实际领导者。
          看一下当初摩诃迦叶在释迦牟尼佛哪里听闻了什么法门,绝对是大有裨益的。


          6楼2015-08-23 15:27
          回复
            僧伽吒经是密部经典,密部的形成,是印度佛教走向衰败之后,那烂陀寺无奈之下,不再对外开放,由开放式教学改为内部式教学之后产生的。密部,是大乘后期,佛教吸收了部分婆罗门教理论形成的。我这么说,你们不要对婆罗门教有偏见。在释迦牟尼佛眼里,沙门、婆罗门,都是清净的修行者,只要是开悟的,都成为阿罗汉。


            7楼2015-08-23 15:35
            回复
              关于“婆罗门”。
              世尊有自己的定义。
              下面节选一段《南传法句经》,看看世尊是怎么说的。
              396.
                我不会只是因为他从婆罗门族的母胎中出生即称他为婆罗门。若还未脱离烦恼,他只算是个低下的婆罗门。只有对无污垢与无执著的人,我才称他为婆罗门。
              397.
                他已断除一切束缚、无畏、无执著及已脱离诸烦恼,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398.
                他已断除(嗔恨之)缰、
                (贪欲之)皮带、
                (邪见之)绳、
                (愚痴之)锁、
                及已觉知真谛,
                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399.
                他能忍受辱骂、殴打与困缚而无嗔、
                忍辱之力有如整支军队的力量,
                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00.
                他无嗔有德、有戒行与离贪、
                制御诸根、此身为最后一身,
                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01.
                如水不黏荷花叶,
                或如在针端上的芥子,
                他不执著于欲乐,
                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02.
                他在此生得证灭苦(涅盘)、
                已放下(五蕴)这负担、
                及已解脱诸烦恼,
                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403.
                他有甚深的智慧、
                能分辨道与非道、
                已证得最高境界(即阿罗汉果),
              我称此人为婆罗门。
              ——
              在佛的眼里,阿罗汉才配婆罗门的称号。


              8楼2015-08-23 15:38
              回复
                扯远了。
                继续说僧伽吒经。
                关于僧伽吒经,有一些流言,
                一种是:一九三零年代,在英国统治的北巴基斯坦所做的一次考古挖掘中,挖出埋在地下的一个佛教图书馆。这次的考古挖掘对於历史学家十分重要,因为它发掘了大量的第五世纪手抄本,远比印度本土其他任何地方更多。在这许多重要的手抄本之中,《僧伽吒经》的数量最多,甚至远超过现今我们比较熟悉的妙法莲华经、金刚经或般若经。
                --------
                这是大妄语。
                那烂陀寺的考古,一本经书也没有发现。因为那烂陀寺的经书,在战争中,全都被烧掉了,烧了6个月。
                一种是:《僧伽吒经》是那烂陀寺镇寺之宝。
                这也是妄语。
                那烂陀寺是佛教寺院,虽然兼学婆罗门学,佛教依然是主体,佛教三宝只有“佛、法、僧”,三宝之外,怎么又设置个镇寺之宝?大妄语。
                一边抄着经,一边说妄语,就有点愚蠢了。
                谣言止于智者。


                9楼2015-08-23 15:49
                回复
                  《大集会正法经》开篇就说:
                  尔时佛告普勇菩萨言。我有正法名大集会。于阎浮提广大流布。若有众生暂得闻者。是人设有五逆重罪皆得销灭。不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
                  这个翻译是比《僧》本更准确的。《大》本更准确,《僧》本更易懂。这就是我的评价。
                  你们看。
                  于阎浮提广大流布。这个法门不是说,佛说了以后才有,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流传的。
                  为什么这么说。
                  此法门的根本是干么?
                  劝人忏悔,从此以后,改过自新,“尽一切恶”,“灭一切罪,烦恼休息。”
                  其实这不正是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文化里都有的吗?
                  所以佛说,于阎浮提广大流布。
                  佛给这个法门,起了个名字。
                  僧伽吒法门(或称大集会法门)
                  但是此法门也非轻传。
                  传法者必须具有大悲心。
                  因为大集会法门 是大悲法门。
                  “火烧之人谁能为其说法。唯大悲者乃能说耳”。
                  受法者是什么人呢——“彼人心惊惶怖”
                  此法门的作用是——
                  “如此法门能示法藏。灭诸烦恼。然大法炬。降诸恶魔。照明一切菩提萨埵之舍。说一切法。”


                  10楼2015-08-23 16:09
                  回复
                    此经现存三种版本
                    《僧伽吒经》四卷本、《大集会正法经》五卷本、《佛说大乘僧伽吒法义经》(大部分遗失)
                    我对比了一下,
                    个人认为
                    没有一种版本是完完整整的。
                    三种版本都存在其他版本没有的部分。
                    传播过程中,可能有增有删,
                    这种复杂的事情,
                    谁也说不准
                    说不定什么时候又发现一种失传的译本,
                    也未可知。
                    古人惜字如金,写过字的纸不轻易的扔掉。
                    比如《佛说三十七道品经》,失传了2500年,只有目录,没有内容。
                    结果现在发现了一部手稿,是抄写过程中的废品
                    好多错字。
                    然后因为是孤本,却成为异常宝贵的文物。
                    抄经不要乱丢,是有道理的。


                    11楼2015-08-23 16:21
                    回复
                      随喜赞叹!南无阿弥陀佛!


                      IP属地:湖北12楼2015-08-23 16:51
                      回复
                        随喜师兄整理,两个版本,一个说不授记,得闻僧伽吒法后才得授记,另一个版本一直都授记,这个问题怎么解?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12-02 19:05
                        回复
                          僧伽吒经翻译是梦见自己被剃发,而大集会翻译是梦见自断其头,僧经翻译供养无数诸佛都没能得到授记,听闻了僧伽吒经后才被授记,而大集会翻译供养佛菩萨得授记,闻大集会后又没能授记,两经可能翻译的梵本不同吧,末学的看法是以僧伽吒经为主,大集会正法经作为补充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0-11 10: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