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吧 关注:269,889贴子:1,504,220

什么是陨石?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网上见到有些朋友建议先深入学学地矿知识,然后再收藏陨石,我认为这是个很大的误区。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陨石是经过大气层洗礼的天外来物,你不首先弄清这一点,却钻牛角尖去分析矿物成分,不是南辕北辙吗?!论矿物,科学界真地已经弄清地球矿物所有成分了吗?没有!曾经喧嚣一时的硅化铁与朗思戴尔就是最好的证明。宇宙这么复杂,你又怎么能否定某种矿物不可能出现在地外天体或地球上?你根本就没有那个知识水平去否定,勉强否定也无力服人。
如果 一块石头经过大气层洗礼,那它毫无疑问就是一块陨石,不管它是石英质或者其它任何成分。大气层洗礼的特征,才是判定一块石头是否陨石最重要的依据。当然,并不是有了这个依据后,就排斥其它一切依据。像一部分年代久远的石陨石,已经风化得完全失去了大气层洗礼的特征,我们无奈只得借助分析其矿物成分来判断是非(不过这种经过严重风化同化的古陨石真实成分难断,已经没多大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与地球岩石也差不多)。
这是个辩证关系:不是说分析矿物成分完全没用,而是说不能作为鉴定陨石的首选手段,只能作为次选手段。鉴定陨石的最重要手段,就是看它有没有高速穿越大气层所遗留下来的外观特征。


1楼2015-10-24 13:48回复
    能落到地球上的天体,基本都能来自于太阳系中地球的外侧,换句话说,大多是体温负几十度甚至负百度以上的冰冷岩块。由于陨落的速度高达每秒10公里以上,故而穿越1000公里大气层的时间也就分分钟的事。论这么短的穿越时间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就在于高温很难烧蚀到导热性不够良好的石陨石内部,造成“外熟里生”。推而广之,陨石的含铁量越高,陨石的表面烧蚀现象越严重,烧蚀得越深入,陨石熔壳越厚,熔壳颜色越黑,外形越浑圆。反之可自己推理。铁含量极低的陨石,熔壳色浅,甚至白色,无色,棱角明显。


    14楼2015-10-24 16:46
    收起回复
      特别需要明白:熔壳是陨石本体“熔化”的一层(含铁的有氧化现象),而不是“烧黑”。


      15楼2015-10-24 16:58
      收起回复
        夏天人手的体温高,假如你把手伸进火里,能瞬间烧伤;冬天人手在冻僵的时候,体温很低,假如这时你把手伸进火里,不可能瞬间烧伤。冰冷的陨石陨落受热的过程相似,含导热金属少的无球里石陨石坠地后有的能迅速结霜;而导热性良好的铁陨石有的坠地后甚至还保持通红白炽状态。


        21楼2015-10-24 18:28
        收起回复
          辩别陨石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注意高温痕迹了,却没注意更重要的一点--“高速痕迹”。


          23楼2015-10-24 18:57
          收起回复
            没看出来,不敢胡说。


            25楼2015-10-24 19:11
            回复
              为什么我们发现的大多是球粒陨石和铁陨石?因为在地球的外围附近,有一个高度密集的小天体行星带,里面有多达数亿颗以上的小天体,这些天体成分相似,都在球粒,石铁,镍铁状态,从概率上说,它们来到地球的机率远远高于小行星带以外的天体(小行星带以外的天体以无球粒石陨石居多)。


              32楼2015-10-25 13:02
              回复
                极度忠告:熔壳是所有陨石的最重要特征,我习惯把它称作“第一特征”。当你发现一块没看到熔壳的石头,不论它看起来有多么罕见,都不要轻言它是陨石。怎么办?就继续寻找它的第二特征----划痕风沟气印。划痕风沟气印是高速气流冲刷过的产物,有它足矣!
                如果以上两个特征都看不到,就希望不大了,往下的事你自己看着办。


                35楼2015-10-25 13:30
                收起回复
                  熔壳不可能太厚。熔液是一种流体,缺少刚性,在坠落过程中风速超大,那些熔液无法厚厚地堆在表面赖着不走


                  44楼2015-10-26 17:54
                  收起回复
                    初学者往往把风化侵蚀形成的坑坑洼洼误看作风沟气印。怎么区别呢?见过真品的自然有感觉,往下别听了。要听的,是没见过的。首先,看坑找合理逻辑,真正的风沟气印,有“动感”,坑与坑相呼应。你似乎能感到炽热的烈风在塑造一个生硬的家伙!坑底烧灼熔融得尤其明显--光滑圆润,而且有“承压”的视觉感。风化侵蚀的坑,坑底粗糙,坑与坑无关联感。呈“静态”。


                    45楼2015-10-26 18:39
                    收起回复
                      气印大多出现在球粒陨石和铁陨石上,无球里石陨石少有气印而多见风沟。


                      49楼2015-10-26 20:37
                      收起回复
                        疑罪从无;疑陨从非。


                        75楼2016-02-16 19:31
                        收起回复
                          熔壳是石头本体熔化后,又经烈风冲刷,最后残留在石头表面薄薄的一层熔体凝固物。对球粒陨石或火星陨石而言,由于其含铁成分较多,熔化后又被氧化,所以多呈黑色。对于无球粒陨石而言,由于其不含铁成分或者虽含铁但属高熔点矿物并含有多种金属成分,所以其熔壳往往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浅色,甚至无色或白色。


                          106楼2016-08-24 12:48
                          回复
                            由于大块陨石在坠落过程中难以翻滚,所以其熔壳各处的厚薄不一致:迎风面最薄甚至没有。


                            109楼2016-08-24 12:52
                            回复
                              回复 791118杨宇 :不亲自过手凭图片只能帮你判断个大概不一定准确:感觉这层壳太厚,有可能是静态下烧出来的。上面的亮点未必是金属,也可能是矿物晶体在反光。


                              118楼2016-08-25 08: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