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_wanna_be_the_guy吧 关注:62,648贴子:1,118,577
  • 13回复贴,共1

(教学)神奇的y-align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顺便方便下文说明 从左到右 第一个为中跳 第二和第五个为满力跳(应用最多) 第三个比较常见(本文不介绍) 第四个为克星跳 第六个为小跳 最后为顶墙跳
基本上所有内容都在这张图里面(下载地址二楼)


IP属地:广东1楼2016-04-24 18:48回复

    注意:这里所有的跳跃都只跟一段的最高位置有关系 跟起跳的姿势没有关系

    能滑才是关键 前面的刺只是为了便于理解 先习惯这些跳跃的高度在实战中也没有这些刺的提示 能凭空跳出能滑的高度 就已经成功掌握了
    ps:上面的刺和墙的高度不都是最极限的位置(比如中跳那里可以高一点点 撞到上面的刺也能滑)
    本图的最小像素为8
    至于能滑的是横纵还是交错大家自己去试试就明白
    顶墙跳只研究1.75-2.25格的范围


    IP属地:广东3楼2016-04-24 18:51
    回复
      接来下的
      4格高度 直接滑或者是比较高的克星跳(不太好把握)
      5格高度 大概丘山的高度 (非常难 可能跟初始align有关)
      而且格数更多应用会更少 iwanna的地图也没有那么大 有兴趣的可以去研究研究
      4格高 要是太低的克星跳会碰到
      5格高 就算碰到丘山也能过


      IP属地:广东7楼2016-04-24 19:03
      回复

        下面来看看一些例子(比较简单的只出原图)
        Q绕

        70多层 这里一段满力跳 能滑第一个交错理论上不能滑第二个(4格高)
        但是成功率非常高应该跟下落速度有关

        90多层这里就刚好是克星跳 交错能滑


        IP属地:广东10楼2016-04-24 19:07
        回复
          K2

          小跳 smg为k2的速通增加了不少风采
          cn2

          小跳滑滑滑


          IP属地:广东11楼2016-04-24 19:09
          回复
            以前通过大量实验得出
            满力+1 小跳-1 顶墙跟高度有关
            但是这些只适合用5格内的格数(还不如直接看上面的图)
            所以我换了一种说法
            高处小跳 低处大跳(个人跳刺风格)
            这句话适用于非常多的跳刺当你卡关的时候 换个姿势起跳吧 可能会非常容易就过的
            关于风格这部分 以后有时间在介绍吧


            IP属地:广东15楼2016-04-24 19:18
            回复

              好了一段y-align结束
              发现这些技巧的地方都是一些非常难的游戏或者是速通的时候为了增加成功率而探索出来的
              u3和q绕里面还有很多很多可以研究的地方有那个意愿的话…
              当然像Smg和Stinky这种把cn2和k3当成速通游戏的人 我觉得align的影响已经不是太重要了 心态才是最重要的毕竟现在每次都要5个小时左右 以前的还要10个小时 甚至更多 好羡慕他们有这种心态也有这种时间
              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交流交流 有什么错误也欢迎指正
              下面二段y-a的介绍 (非常难 数值随时都在变化而且大部分游戏都没有显示y)可以不看 还会出现大量个人观点以及一位领先业界20年的作者


              IP属地:广东17楼2016-04-24 19:21
              回复
                先来补充一段y-a
                K3

                相信看过Stinky速通的都知道 这里顶墙跳
                Ssr2

                顶墙跳能滑(下面一部分地板是空的)
                Mmm

                顶墙跳滑下面的交错这样很难 要避开上面的小刺 用easy版的截图应该比较好


                IP属地:广东19楼2016-04-24 19:29
                回复
                  二段y-align
                  个人认为一般情况下只与第二段的起跳位置和按shift力度有关
                  不过在rmj里面 即使是两次相同的运动轨迹一样的按shift力度(一般都是满力 比较好验证和保证一模一样)
                  最后落地的时候后面的y-a还是会不一样


                  IP属地:广东21楼2016-04-24 19:36
                  回复
                    不管了看看一些例子
                    K2

                    以前Cosmic和denferok都是走下去然后在某一个高度满力滑的
                    Cr

                    这里两个满力(会有顶墙的感觉)能滑



                    IP属地:广东22楼2016-04-24 19:41
                    回复
                      接下来是没有满力的情况(靠人品和尽量保持同一种姿势)
                      Cn

                      这里一般一段满力然后下降的时候接一个小跳(可能会死最后一个交错)

                      能过第二个交错就能过第三个交错


                      IP属地:广东23楼2016-04-24 19:46
                      回复
                        Mmm

                        能滑第一个交错 第二个交错跟前面的q绕情况差不多


                        姿势最重要(领先业界20年)


                        IP属地:广东24楼2016-04-24 19:49
                        回复
                          最后希望这个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帖子 不足之处 请大家见谅
                          全文结束


                          IP属地:广东25楼2016-04-24 19:53
                          回复
                            顶一下


                            IP属地:广东45楼2016-04-26 18: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