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小黑屋吧 关注:3,920贴子:259,784

穷,猫家里码字过算哒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昨天和些可以乱开玩笑的朋友同事吃饭,席间有人提到十万元买你老婆一晚,你表个态。
绝大部分人说了No。
这个游戏之所以有趣,除了在那种场合也能引人思考,更深层的含义还在于,No是基于什么样的基础说出来的?是十万太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4-30 08:31回复
    我一直倾向于相信,人在大框架下都差不多,人的差异性只会体现在细枝末节上,于是我想要尝试就这个问题捋出个公式化的结论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4-30 08:36
    回复
      价格往上一直加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绝大多数人说yes的局面,所以就不加了,于是问题就简化成了“对十万的拒绝”,捋起来也就相对容易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4-30 08:45
      收起回复
        先来看看卖老婆一晚的成本。
        我想,它应该是与你的口碑,受人尊敬的程度,在当地的社会地位等成正比的。你“混的越好”,成本越高。有时候很可能会高到将你固有的生存模式连根拔起。你耗费漫长的时光,面向孩子,亲友,以及整个社会垒建的精神大厦会轰然坍塌。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夫妻感情这类不好量化的隐性成本,假如“卖一夜”得以成行,也就相当于两人已签了“谅解协议”,在这里先给予强行忽略好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4-30 11:05
        回复
          人类发现分工合作是成本最低且最有效的发展模式后,开始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则来对可能会损害群体利益的人的“恶行”加以限制,道德标准实际上就是规则的派生物。
          异类在损害群体利益的同时,也具有积极的一面,就是揭示漏洞,促进规则完善。也可以说,曾经和正在发生的各种杀戮催生了道德体系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4-30 11:30
          回复
            这样的体系可以说便是以收缩“异类”的生存空间为己任。
            ‘‘卖老婆一夜”是个极容易让自身沦为异类的行为。
            由此可见,相对于这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巨大成本,面对十万元,说No便显得理所当然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4-30 11:37
            回复
              那么,数目足够你移民,足够你楔入一个新的群体生活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4-30 11:49
              回复
                608里跟了个帖,说的是面对非法收入时,你要怎么做?
                要捋这种问题,我感兴趣的不是那些选择接受的人,而是那些号称会毫不犹豫去拒绝的人,因为只有拒绝者才会对我固有的观念一一“人大都差不多"一一产生冲突。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4-30 16:05
                回复
                  事实上回答这类问题,并不是“会"或“不会"那么简单,在背景条件,风险的可评估性,选择者自身物质水平与“非法收入的数目"等等前提明示出来之前,也就是说在不能评估“风险”与“收益"的混沌状态下,任何说辞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意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4-30 16:14
                  回复
                    所以,它也并不具备对我个人所认识的“人性"部分造成冲击的份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4-30 16:17
                    回复
                      人之初,性本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4-30 17:19
                      回复
                        http://t.cn/RVmTvXt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4-30 18:18
                        回复
                          人会由利害算计而选择虚伪矫饰,世界上最难测的就是人心,于是识人用人才会变得那么复杂,于是郑智斗争才会显得这样扑朔迷离。。。。。
                          人的本性其实是被深深地埋在意识最底层的,经过从小到大的层层包装修剪,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会误以为这些包装这些附加物就是我们的人性本身。。。。。
                          持“人性本善”观点的基本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但是只要把思维中这些表面的东西拂开,并不难发现每个人意识的核心只是一个字——利。。。。。。。。
                          太史公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己”就是“人”这种动物全部生命的核心。。。。。。。
                          二、利己就是人性的核心——有人会说了,这个是没问题的,但你凭神马说“利己”就是“恶”呢。。。。。
                          ——利己当然是恶了,因为由于我们天性是利己,于是我们在面对行善或者作恶之选择的时候,我们天然就会选择作恶。。。。。
                          道理很简单,你会发现凡是行善,不管是扶老奶奶过马路,还是慷慨解囊帮助别人,都是要先行付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行善,结果是要么我们没有得到回报,要么回报要转一个弯才能得到。。。而作恶,不管是吸毒,还是打人抢劫偷窃,都是先行得到快感,而报复要么没有要么要转一个弯才能到来。。。。。。。
                          ——结论就是只要我们没有学会“退一步”的人生哲学,那么无论成年人亦或小孩子,他的选择只能是作恶。。。。。
                          所以,人性本恶。。。。。。。。。。。。。。。。。。。。。。。。。
                          三、那么我们是什么时候学会的行善呢。。。。。
                          当我们意识到小的暂时的付出可能得到大的长远的回报之后,我们就会趋于行善。。当我们意识到小的暂时的满足可能导致大的长远的损失之后,我们就会趋于不去作恶。。。。。。。。
                          ——显然这已经不属于天性而是理性的范畴了。。。。。。。。
                          而必须要指出的是,学会行善并不象说起来这么简单,尤其在一个丛林社会、劣币驱逐良币、鼓励作恶的环境中,很多人一辈子也学不会行善。。。。。。。。
                          四、儒家主张“人性本善”,我看是一种对魔鬼的权宜之计。。。
                          我不相信孔子这样睿智的人会看不到人性深处可怕的真相,然而“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就说明对于受到时代局限而无法解决的哲学和社会问题,他是采取回避态度的。。。。。
                          对于我们无力对抗的强敌,我们也只能转而安抚,以求其不要兴风作浪。。。。。。。。
                          秦朝是以法家治锅的,法家主张人性本恶,于是朝廷与官员、百姓之间以敌对之心相处,以冷冰冰的制度来对付人心,结果就是无情换无情,早早被消灭掉了。。。。。
                          儒家改变了这种情况,以“仁”和“礼”这种温情掩盖起砖止桶制事实上的对立,从而缓和社会矛盾,改善生存环境。。。。。。
                          从这个方面说,儒家的“人性本善”是砖止锅家维持桶治不可或缺的万金油。。。。。。
                          五、儒家主张“人性本善”,还是一种对砖止桶制者的妥协。。。
                          性善说主张人性本善,而恶是后天沾染的,或者是由于争夺利益而萌生的。。。
                          于是皇帝享有三宫六院、生杀予夺之权,甚至整个锅家都为他所有,因此他就该是最大的善之所在。。。
                          然后官员享有权力与尊荣,于是他们分享了皇帝的大善;丈夫和父亲享有一家之主权,于是他就是一家的善之所在。。。。。
                          ——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砖止桶制者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需要,那就是他们是从来不会犯错误的神,否则他们何以就可以砖治呢?如果他们也可能犯错误,那遇到事情岂不需要与被桶治者们商量了吗?显然这是不可以的,因此他们需要“性善说”来支撑他们的地位,而不是会动摇他们地位的“性恶说”——按照“性恶说”,所有人的核心都是倾向于作恶的,都需要外部力量的监督与制衡。。。。。。
                          六、儒家主张“人性本善”,只能培养出一群伪君子。。。
                          当“人性本善”成为治锅信念之后,则教育的主要内容就必然是屏蔽那些“不善”的事实,和伪造一些“善”的故事,受到伤害的首当其冲就是——真实。。。。。。
                          而受教育者明明知道这些谎言不符合自己的天性,但为了取得利益和地位不得不跟着说谎,于是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谎言泛滥之地。。。。。。。
                          中锅的桶治历来是实行“双轨制”——锅家倡导的明规则,与官场和民间实际运行的潜规则,所谓“受恩于公堂,拜恩于私室”者也,结果就是付白横行,人情社会,丛林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七、“性善说”是与砖止桶治相辅相成的伴生物,只要砖止桶治一日存在,则“性善说”就一日不会消失。。。。。
                          与之相对,“性恶说”与法止社会则是相辅相成的伴生物,普及“性恶说”的常识,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IP属地:江苏21楼2017-05-01 07:04
                          收起回复
                            http://t.cn/R6N3bet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7-05-04 06:30
                            回复
                              M时代,“人们善良”是个较为普遍的认识。
                              那么冲突来了,既然性本恶,那么就不该因时代的变迁而会有所不同。
                              数年前我试着接受“性本恶”的观念,我把它安放在身体里的某处,发现甚至刻意去寻找那些与之相悖的思想,然后发现,经受了时间的洗礼过后,“性本恶"已变得坚不可摧。令人欣喜的地方在于,基于这一逐渐牢固的认识,整个世界开始变得清晰而通透。
                              现在,就让我们把落在M时代上面的厚厚的尘埃轻轻拂开,来看看下面的“善良”的本来面目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7-05-04 06: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