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吧 关注:6,827贴子:72,659

回复:【神话探源】知北游讲座《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荒西经》里面说的“”有上举的意思,“”是“”字之误,就是“”的假借,有下按的意思,
  韦昭《国语注》说:“言重能举上天,黎能抑下地,令相远,故不复通也”,就是说上帝命令重把天举高,命令黎把地按低,让天地间的距离拉大,天地就不能再沟通了。这个故事在《国语•楚语下》里有更进一步的解释,就是楚昭王问观射父“重黎绝地天通”的记载: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首先,楚昭王问的“绝地天通”的故事不是出自《海经》,而是出自《周书•吕刑》,《吕刑》里说苗民作乱,皇帝(也就是上帝)“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楚昭王搞不明白,才问了观射父一下子,可没想到观射父非常能扯,哩哩啦啦扯了一大通,将近600字,如果翻译成白话文恐怕得近千,很多人没耐性看完,所以我这里也就不引全文了。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9-03-16 11:39
回复

    其次,虽然观射父说了那么多,可是内容实际比较简单:
      上古的时候民、神分别严格,各司其职,民、神之间唯一沟通的桥梁就是巫觋,巫觋是属于古代的高级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掌握历史、礼制、宗庙、服饰、器物等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负责祭祀神灵,同时把神灵的意思传达给下民,下民的一切活动都是根据神的意志来行动,社会太平。到了少皞的末世,九黎作乱,民、神也乱了,搀和在一起没法分别,每家都有巫史,胡乱祭祀,没有法度,民、神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一团乱糟糟,于是灾祸频仍,社会也乱了。颛顼继承了少皞的帝位之后,才命南正重司天以安置神灵,命火正黎司地以安置民众,恢复了上古的旧惯,神、民不再互相侵犯亵渎,这就是“绝地天通”的意思。颛顼之后,三苗跟着九黎学样,又作乱了,民神又开始混杂,帝尧就重新提拔了重、黎的后人,让他们继续分别司掌天、地、神、民。


    IP属地:广东17楼2019-03-17 01:37
    回复

        到了夏商的时候,重、黎二氏世世代代都是管理天地神民秩序的,所以才说“重寔上天,黎寔下地”这个故事,我们以前在讲“双子传说”的时候专门讲过,它是“双子传说”的变种重应该是火正,是祭祀商星的,商星代表上天代表天神,所以他是“司天”的;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楼2019-03-19 13:40
      回复

          黎应该是后土,是祭祀参星的,参星代表下地代表下民,所以他是司地的。这是国家的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之后,统治者为了掌握话语权,控制了与天神沟通的权利,而专门设立官职来管这个事物,为自己服务,统治者自己也往往兼做大巫,传达神谕,以此来发布施行自己的命令。同时剥夺了百姓祭祀天神的权利,使他们不能与天神沟通,而唯当权者之命是听,这就是“绝地天通”真正内涵。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9楼2019-03-22 15:34
        收起回复

          “火正”这个官,相当于后来周代的“冢宰”,因为本来是司上天的官,所以《周礼》里称之为“天官冢宰”,只不过职务已经不是司掌天神,而是总管百官和国家大事的官,仍然是从以传达神谕的方式施政这里演化来的。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0楼2019-03-26 00:50
          回复

              “后土”应该就是“司土”,在古文中“后”、“司”经常容易混淆。“司土”就是后来的“司徒”,在周代的金文里还经常写作“司土”,因为它本来是负责管理下地的,所以《周礼》里称之为“地官司徒”,说:“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就是负责管理民众、土地及教化的官职,和后土黎“司地以属民”的工作相同。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吧。
              谢谢各位捧场!


            IP属地:广东21楼2019-03-27 11:41
            回复


              IP属地:广东22楼2019-05-05 00: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