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刘单吧 关注:1贴子:78
  • 7回复贴,共1
【原文】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侖,覆冒阴阳之道,犹工御者,执衔辔,准绳墨,随轨辙。
  译文:所谓乾和坤是阴与阳出入的门户,这是因为,无极生太极,无极是真空,太极是阴阳混沌体。太极分两仪,产生了乾和坤,乾是纯阳正气,坤是纯阴正气。之后两仪又生为四象,四象又生八卦,又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类万物之情,即生万物。从无极到万物是阳到阴的变化过程,必须通过乾坤产生,所以乾坤是易的门户。易是指阴阳体,万物皆是阴阳体,对于无极而言都是阴体。所以从万物还原为无极,也必须通过乾和坤。这一来一往的过程,无论是正向发展还是返回无极,都必须经过乾和坤。
  “众卦之父母”这是说无论是八卦和六十四卦都是乾坤产生的,即万事万物都是由乾坤产生的,六十四卦可以类万物之情,正是这个道理。乾为纯阳正气,也称之为天,也称之为父,是轻清之气;坤为纯阴,也称为地,也称为母,是重浊之气,可凝结万物,所以为万物之母。乾坤产生了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艮为少男,兑为少女,这是八卦组成的四对阴阳体。八卦又生成六十四卦,所以说乾坤是众卦之父母。
  “坎离匡郭,运毂正轴”坎离是八卦在人身上的位置,这是指人的后天八卦,坎卦在人的下腹部,离在人体的心位。后天八卦在人体的排列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要达到使坎离换位成坤乾,就必须经过修炼返到先天状态,人的先天卦位在人身上的排列是:腹部为坤,心位为乾。乾为天,坤为地。所以修炼过程是扭转乾坤、重立天地的过程。扭转后天乾坤变为先天乾坤的过程就是后天返先天的过程,即返本还原返朴归真的过程。也就是凡人成为神仙的过程。后天八卦是文王八卦,先天八卦是伏羲八卦。这里的坎离是后天的。匡郭是将后天八卦设计成一个有中点的轮廓框架,象空中的球形体。运毂正轴。是以坎离为标志,在球形体内设一个轴,让坎和离旋转起来,同时也让其它六个相对应的卦旋转起来。即坎转向离,实现乾坤定位。震兑旋转,实现坎离。艮与坤旋转,实现震巽,乾巽旋转实现艮兑,实现后天返先天的目的。
  “牝牡四卦,以为橐侖。”这是说四对阴阳卦也叫四对雌雄卦,实现了后天返先天,就象婴儿在圆球状的胎包内一样,先天八卦运作正常。八卦运作方位所形成的路线就是一个球形,所以叫橐仑。
  “覆冒阴阳之道,犹工御者,执衔辔,准绳墨,随轨辙。”覆是全方位盖住,冒是按照执行。就是说按照八卦的阴阳转化规律执行,达到全方体球形的运动轨迹,就象一个人站在中间,拉着绳子,上马跑圈一样,把缰绳定好尺寸,让马跑的圈要沿着设计好的轨道运行。这就是说后天返先天的这个球形阴阳轨道不能偏转,不能离开它的轨道。以意领气,意是气的马,让气纵横十方、弥伦八极为覆冒阴阳之道。


IP属地:江苏1楼2020-09-22 15:54回复
    【原文】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记。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兼为六十四,刚柔为表里。朔旦屯直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如次序。既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日辰为期度,动静有早晚。
      译文:“数在律历纪”这是说以上的八卦运行规律及数理变化与历法是一样的,因为大自然有五行运作的规律,它的运行记数方式是五行八卦和六气组合而成的,自然间的气水变化规律是10天一循环,地下的水气是12天一循环,无论是天上的水气还是地下的水气都是遵循五行的规律与三阴三阳六气运作的,而人体先天八卦五行及人三阴三阳气脉都与大自然相应。但是进入后天由于人的六根用事,人体的五行八卦及三阴三阳错位,人失去了真人的状态,开始了生老病死的苦恼。人修炼必须使人的五行八卦、三阴三阳与大自然的五行八卦三阴三阳合一,从而达到人天合一的程度,使人从万物回归到先天无极态,所以人修炼的方式与历法应是相一致的。
      “月节有五六”是说每一个月有30天,一年共十二个月,五是按五行的十天干排列,节气是二十四节气,按四季划分,每季之节气地支是用阴六阳六排列。
      “经纬奉日使”是说八卦运行的方法纵在经线上横在纬线上。运行路线每圈是一天,转一百圈相当于一百天,每一圈的运行都与五行六气相符合,八个方位阴阳共四对,每对都含有五行六气的运行规律。
      “兼为六十四”是说太阳运动规律与月亮运行转换是按十天干乘六,十二地支乘五组合的运动规律。他们运行的组合符合了每一运动圈的一对阴阳转化,也与五行八卦六气的转化相一致。因为每一圈动作过程都有八个方面的转化规律存在,满六十四卦之数。
      “刚柔有表理”是说按照人身与自然相应的方法修炼,内里刚强不动,外表弱柔似水,内阳外阴中间无为,外表有为,内无为,进入空态,外有为化作柔态。内刚为金,外柔为水, 即水中有金生。
      “朔旦屯直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如次序,既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在早晨时对应人体的卦位是屯卦值班。到太阳落山对应的是人体蒙卦,屯是物产生之时,是阴求于阳,阳生之时,蒙是形成之时,是阴阳交合,婴童产生之时。所以气的运行从下向上到屯位,再从蒙位下降,使上升之阳进入离位,下降之阴进入坎位。用天来讲,运行一周为一昼夜。人体运行一圈表示一昼夜,为一卦。八卦皆如此运行。既未是月在三十,晦爽是月圆之时。在这个过程中,人身上修炼的丹从没有发光到光圆,就象月亮的圆缺规律一样有一个周期,每一个周期总是这样周而复始进行。
      “日辰为期度,动静有早晚。”是说一个月中丹形成的过程就象月的变化规律一样,根据天数可以计算出来。但由于人与人不同,丹光产生有早也有晚。


    IP属地:江苏2楼2020-09-22 15:55
    回复
      【原文】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俱得序。
        译文:每天的修炼过程是按自然与人体运动规律进行的,是按后天八卦返先天八卦进行的。结丹的过程,根据天数对应月亮的变化过程可知,通过这样煅炼,就象十月怀胎一样,每月一次变化,十个月的丹气阴晴圆缺,就有九次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上半月修炼武火,下半月文火烹炼,一天六阳时武火烹炼,六阴时从午到亥、逐渐减少武火,用文火。一年也是,从春天开始进入武火,即从冬至到夏至武火渐次增强,从夏至到冬至渐次减弱。所以从春到秋是武火由弱到强,又强到弱的过程。夏至时武火最强,冬至时用文火,从秋到春是文火由弱到强即是由少到多,由强到弱或由多到少的过程。
        “春夏据体内”是指从春到夏至是武火在体内大炼的时候,相对文火减弱,所以叫春夏据体内。如果冬至为子,巳午为夏至,一天内,也是从子时到巳时,这是根据春播夏长秋收冬藏的原理进行的。
        “秋冬当外用”是指秋冬以后内武火减弱,外体逐渐少活动,使人体清静下来。一天之内也是这样,即从中午到亥是武火减少。所以说是自午至戌亥。
        “赏罚应春秋”春天三阳开泰,阳气生发,到了秋天阳气收敛,冬至一阳初生,夏至六阳正盛。修炼的武火进退要符合这个规律,文火则与此相反。
        “昏明顺寒暑”冬至六阴气正盛,所以人体丹光与自然阳气一样处于昏暗状态,从冬至到夏至光明逐步增多,到夏至为大明时,即丹处于最明亮的时候。也是阳气达到六阳最高峰的时候。之后又逐渐减弱。十月怀胎,经过了九转还阳,圣胎成就,金丹圆成,之后三年哺乳,还有十年面壁,即更大的九年周期,才能完成大修炼过程。修炼的人们一定要把握火候尺度,所以叫昏明顺寒暑。
        “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俱得序。”“爻辞有仁义”是指人体五行八卦内含有五常:仁义礼智信,随时发喜怒是指人的六根及五行、五脏、五神的关系,由于六根着六尘,就产生了六欲,即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的欲望,由于有了六欲,就产生了人对每一个尘的七情,即六七四十二种情,有正有反,共84种情,它以千万倍增加所以有八万四千烦恼,烦恼就是虚妄不实。所以要去掉。去掉虚妄,就必须从六根着手,使六根清静,达到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后天返到先天就达到了五常,五常归元即是无极。修炼时意达到定,即不想。人的其余五根眼耳鼻舌身是五贼,是盗走人五神的贼。五神是肝藏魂开窍于眼,魂从眼漏,肺藏魄开窍于鼻,魄从鼻漏,肾藏精志从耳漏,心藏神从舌漏,脾藏意从身漏。五漏不堵、六根不能清静,五神泄漏,人就有死。要使六根清静,就得斋戒,即用行动收慑六根归心,即六根回照于心。达到性五常,即使五神归为一体,五神不漏,常在归心,即五行归已土。因为肝属木为仁,肺属金为义,肾属水为智,心属火为礼,脾属土为信,五神归脏不漏为五常,归心为土,即心不动意大定。人除了性五行归元之外,还有命五行的归元,否则性命不能合一,人身有五行,人受五行之气而生成,不仅五神归元,还必须命五行归元,所以必须有后天八卦返先天八卦的过程,就使命五行的归元,称为戊土。二土合一,或二五合一,为回归先天无极。“如是应四时”是指按上述方式修炼,就能使身的五行与自然五行相应,即人天相应,身五行就与自然顺序一样了,即“五行俱得序”。


      IP属地:江苏3楼2020-09-22 15:55
      回复
        【原文】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设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为坎离,坎离者,乾坤二用。
          译文:当后天八卦的坎离经过转动,坎中阳进入离中,离中阴进入坎中,之后离位就变作乾,坎位就变作坤。乾为天,坤为地,就达到了先天八卦的天地定位。这时在天与地之间,就产生了纯阳浩然正气,这个正气是无为、真空、寂灭态,对于有极而言它是无极,有了这个无极,就有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生六十四卦,化生万物就开始运作了。这时的人体,就有了无极的功能。因为可生万物,所以无病不治,有了无极的不断生发就达到先天无极体,就会不生不灭。所以说天地设了位之后,易就在其中运行变化了。这个运行变化是先天的,这时人体已与先天大道合而为一了。设位是指先天八卦的定位,即心位为乾,腹部为坤,此外是左右为坎离,震与巽相对,震是上二爻为阴,下一爻为阳,巽是上二爻为阳,下一爻为阴,二者转化也合为乾坤,这是长男配长女。最后是少男配少女即兑与艮相对,兑是上一爻为阴,下两爻为阳,艮是上一爻为阳,下二爻为阴,二者也合为乾坤,最后轻清者上举为天,即乾气上升,重浊者下降为地,即坤为地,纯阳之体与纯阴之体,合为太极,浩然正气在中间生成达到无极体了,所以说是“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中所讲的坎与离是人修证而用的,目的是通过人体四对阴阳关系修炼达到乾与坤的目的,所以说坎和离是为了成就乾和坤而用的。


        IP属地:江苏4楼2020-09-22 15:56
        回复
          【原文】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幽潜沦匿,升降于中,包囊万物,为道纪纲。以无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离没亡。
            译文:是说坎和离没有固定的爻位,它在划定路线之后就处在圆周运动中不停留,八卦的运行,要经过上下前后左右六合的空中运行,六合为六方,按八卦运行还必须有四隅,所以六合应为十方,四对阴阳作圆周运动,都是不能停留的,一往一来不停不定,向上又向下不能停,永远处在运动之中。所以说“二用无爻位,周流到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
            “幽潜沦匿,升降于中。”是说八卦通过一阴一阳的往来运转,金转到木,木转到金,水转到火,火转到水,无水无火,乾转到坤,坤转到乾,归回无极。幽是进入黑暗,潜是跑了,沦是沉没了,匿是找不着了。这是说通过这样的修炼,八卦的性质不存在了,找不着了,不知到哪里去了,这就是以幻制幻,以以法制法,归于真空。结果都归入中间进入戊土,就是回归到无极,就达到包囊万物,为道纪纲。这就是修炼成道的方法纲领。由于八卦在周边运行,在一个球形体内,中间成了空态。以中间的无制周边八卦的有,使之都归于无,进入中央土。“器用者空”是说修炼达到中空,体空,心空才是真正的目的,修炼成的器必须是真空,只有空才能生出妙有,成无极大道。“故推消息,坎离没亡。”是说经过十方不停运转,坎与离及其它卦都不存在了。
            【原文】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引验见效,校度神明,推类结字,原理为证。
            译文:“言不苟造”是指我们所讲的语言不是没有根据的,我们的论点不是凭空产生的,所以是“论不虚生”。“引验见效”是指按照上述的修炼方法修炼,很快就会见到效果的。“校度神明”是指验证的效果,就是达到这部经所讲的境界,达到不生不灭,成仙得道,飞升于无极太空之中,逍遥于三界之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智与天齐,通达宇宙万物的本源本理,即是校度神明。“推类结字,原理为证”是按照正确的修炼方法,写下文章,并有如下原理证明。正象张紫阳讲上古两部经典一样,“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也有人这样讲《参同契》“神仙不作参同契,世上后人哪得知。”这是说经无数人修炼,证明是正确的。
            【原文】坎戊月精,离己日光,日月为易,刚柔相合。土王四季,罗络始终。青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巳之功。
            译文:以下是讲得道成真的原理:“坎戊月精”是说坎卦外阴内阳,象月的精华,戊为身命五行合成的戊土,离是阳里含阴,正象人的肉体具足道性一样,内阳外阴如同男孩,也比作日。“离巳日光”是说离是内阴外阳,外表的阳光是受日照而形成的,内里属阴象火烧待出,金液随时都要出,发火形成人的有为质象。而坎中的阳则从内逼外阴之水溢出,有行淫的冲劲。要使坎中之精不外泄,必须使它隐定,必须使坎中之阳有放置之处,而只有离中缺阳,所以上升入离。上升入离之后填补离中的缺,使之变为三阳正气,无外烧内珠之事,而离中之珠液总要外出造成人的热情执着及发火,必须让它进入坎中,从而使坎位达到三阴,三阴同性可以留住流珠真阴。随着修炼的深入,坎与离却变成了乾和坤,这时坎与离就不存在了。由于继续修炼,坤体阴极生阳,变作男婴,乾体纯阳,阳极生阴产生女婴,于是上有女婴和新月,下有男婴如新日,新郎要娶,新娘要嫁,黄婆真意作媒,新郎为元精,新娘为元神,二者被真意相牵,即三家相见,送入洞房,共房之中神精合为圣胎。真意使元神下降为月行,使元精上升为日远,所以日月为易。男为刚女为柔,合为一处,刚柔相当,结出圣胎。
            “土王四季”,十二地支中,寅卯终归辰土,巳午归未土,申酉终归戌土,亥子终归丑土,土为四季之王,也是生金木水火之主,金木火水最后又回归为土,这以土形成四季,就成了洞房的四堵墙。
            “罗络绐终”,我们可以看出,除了东西南北四方的五行旋转外,四季之土也在旋转的范围之内,从而形成了上下及八方的十方八极之房即黄房,以供成圣胎之用,四季为炉,金木水火为风,元精为金,元神为真水,真意即不动之意为定火,三昧真火炼就金丹。凝结在黄宫,从此离珠不流,坎阳不发,阴阳平衡,归入无极。
            “青赤白黑,各居一方。”是说青是东方木,赤是南方火,白是西方金,黑是北方水,金木水火运作归于四季之土,造为炉,加中间一土,归为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常经过修炼回归中央土,这是在八卦运行后的归结,而控制五行归五土(五常),五土归无极的过程正是以中间的真空无为心运作而成的,所以说“皆禀中宫,戊已之功。”也就是说,都是在中间空的作用下形成的。


          IP属地:江苏5楼2020-09-22 15:56
          回复
            【原文】易者,象也。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穷神以知化,阳往则阴来。辐凑而轮转,出入更卷舒。
              译文:“易者,象也。”是说易的变化,可以根据象限来确定。四对阴阳构成四个象限八个方位。“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按照横向有八个方位,上有天、下有地为两个点形成经纬连接,把它悬在空中看就会明白的。然后,每一对阴阳卦,当作日与月的运行,就象白天与黑夜一样的运作,就懂得了修炼的方法。
              “穷神以知化,阳往则阴来。”是说根据日与月的运动规律,白天过去就是夜晚,月亮缺了还要圆的规律,就会测知宇宙神秘变化的行为规则。“辐凑而輪转,出入更卷舒。”是说四对阴阳在中间空轴的作用下旋转,而阴气与阳气从上下席卷出来。在中间交接的地方结合成为金丹,上气与下气,水气与火气,金气与木气,四方之气象雾散出,都互相在中间空档旋转凝结。互相薰蒸,催化,从有化为无,两极归为中间一点,八卦都归为中间一点。由于两极相遇正反合为一时即无正无反;阴阳合一,无阴无阳;金木相合无金无木;水火相合无水无火, 为既济,回归无极。修到最后心五行化作无,身五行化作无,身心同空,化为一性,五行归为一性。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身,身无其身;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即修炼成真。
              【原文】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时,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掸持,雄阳播玄施,雌阴化黄包。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众夫蹈以出,蠕动莫不由。
              译文:“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前面讲过,从太阳升起到太极落山,是阳气旺盛的过程,在这期间内要以武烹炼,而从傍晚到天亮应以文火,即以清静观照为主,因为到了晚上这段时间内是孕育新阳产生的过程,是新儿产生的时候,所以就要静下来。震来受符,是一阳产生就象长子产生的时候。
              “当斯之时,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掸持。雄阳播玄施,雌阴化黄包,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是说在这段时间内,正是天和地之间的精气结合的时候,是阳极阴生,阴极阳生,六阴时结束,六阳时开始,日精与月精合在一起生出新阳的时候。日和月互相抱在一起合体,雄性阳性的播撒种子,雌性的阴性的化黄包迎接种子进土。这是八方阴阳混沌结子即成丹的时刻,它们混作一团互相交接,即八方气都散出来,每一粒种子,都被土包住,形成新的生命体,所以要找一个清净的船车让他们成就后代。
              “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就是在静静的车船中,把这个新生的生命化成一个个无的圆包体,成为金丹。在清净的状态中,要神光回照,双目变成日月,回照于黄房土上,让无数新生阳体,凝成一个圣体,变成真空躯体。当成体之后就变成无数真灵,聚则成躯体,散则气化。“众夫蹈以出,蠕动莫不由。”当无数的神仙成就后,散时各自象跳舞一样,蹦跳跳都出来了,在他们出动的时候。人感觉到内里就象水气在体内蠕动。当人修到成真后,这种神气在体内无时无刻不在全身涌动。
              【原文】于是仲尼赞洪濛,乾坤德洞虚。稽古称元皇,关睢建始初。冠婚气相纽,元年乃芽滋。
              译文:仲尼是指孔子,洪濛是混沌之时,即阴阳相合之时,仲尼赞赏这个万物阴阳交接时产丹的过程。“乾坤德洞虚”是说乾与坤之德,是真空无为无极寂灭不动不变的。当万物交接阴阳消失就化作乾坤成为无极真空。所以称赞乾坤之德。稽古称元皇是赞成元皇,是说宇宙不生不灭的纯阳正气原来是真空体。阴阳自合化为无,是元皇之时。关是指关元,睢鸠是指鸠尾穴,关元是坎,鸠尾是离,到了混沌之时,坎离互填互包成为乾坤,从而结成金丹,“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说男婴在关元,在河之中,女婴在鸠尾在岸上,男女在洞房之中,即乾坤空虚无物的中点结合生出无极浩然正气。君子是阳,淑女为阴,合作一处,结就圣胎,生成婴儿,所以就“冠婚气相纽”是说男女结婚交接,“元年乃芽滋”第二年时就又生出新孩子,这是指离中阴与坎中阳,千万不要当作男与女的淫作。决定成败与生死的问题上决不能马虎,不可邪想误把自身阴阳当作破坏正修的彼家男女双修之事。慎之重之!
              【原文】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天符有进退,屈伸以应时。
              译文:圣人指通天彻地之人,她产生后不会没有用的,他可以上观天象,俯测地理,类万物之情。就象伏羲一样作八卦,通过八卦,与自然万物的组合运动规律相符合,“天符有进退”是说八卦与自然规律是相符合的,八卦的运动生成变化就象天上的太阳月亮一样有进有退,所以人修炼时也应按照自然八卦规律进行,使人的修炼方法符合自然八卦规律。人的修炼也应与自然的时态变化一样,有伸有缩,有往有来。


            IP属地:江苏6楼2020-09-22 15:56
            回复
              【原文】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萌。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消息应钟律;升降据斗枢。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日月气双明。蟾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伤其明,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
                译文,“故易统天心”,接上两节而言,所以说易可以统帅天的心思,天地的心思是什么呢?天地本无心,人若无心便与天地心合,就达到了人天合一,前面几章谈到,通过八卦四对阴阳的转化,八卦的情形都消亡了,只有乾与坤,乾中生阴,坤下生阳生新生之体,即先天纯阳浩然正气,成为金丹,坤下生阳即是震,震一阳进入乾为“长子继父体”,由于是坤生出来的阳,所以叫“因母立兆基”,即坤卦下一爻为阳即是震。“复卦建始萌”是指前一阶段八卦消亡后达到只有乾和坤,这是乾和坤的状态。即乾坤之德是空空洞洞虚无一物的状态,心无其心,身无其身,物无其物,修炼者处于一个寂静的空明状态之中。之后便开始了纯阳生发的过程。这又是一个过程的开始,所以叫“因母立兆基”,即坤卦下一爻为阳即是震。所以叫“复卦建始萌”,即又一个新生事物萌发。这个运动过程与日月的规律是一样的是相应的,升与降还是按八卦的方位进行,即是“升降应斗枢”。
                人体的金丹变化就象月亮的变化过程一样有周期的变化过程,丹是发光的,人得丹之后有银白色的光发出。其亮度的变化呈周期性显示。其显示规律是,初生时就象初三的月亮出现在西方庚位,有白光出现,叫一阳初生,即是说三日出为爽, 有了白光,“震受庚西方”是说震的一阳出生,是在西方金怀孕的。庚为白金,所以有银白色的光产生,到了初八兑卦,是西方金在丁火位。月亮呈半月状,所以说“上弦平如绳”。到了十五时就是满月,中丹田白光如月,震的一阳发展到了乾的三阳圆满。所以说“十五乾体就”,就象十五从东方升出来一样,盛满于甲位东方,月中是蟾蜍,白光是玉兔,月亮都被日光照亮,整个月亮全是白光,所以叫“日月气双明”,即日与月相合后叫做明。蟾蜍是指月中蟾蜍,当它全现的时候,是卦的节变到乾,兔是指吐出来的全月光。
                “十六转受体”是说金丹的白光要逐渐暗淡下来,就象巽位见到的月亮。到了艮位见月亮在西南时,月亮又成了半圆,人体丹光也暗淡下来。坤乙三十日到了坤位,全阳丹光又见不到了,月亮也不出现了。“东北伤其明”是说晚上东北方见不到月亮。“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是说这一个月节过去之后又让给了下一个月,相继又出现丹光,又开始了下一个周期,与上月相似,这个过程在修炼过程中总是不断地呈周期性出现,反复修炼反复转化,从而使人体纯阳之气能量源源不断地生发,直至炼尽坤体,尽归纯阳,即是九转还阳的过程。
                【原文】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应,四者合三十,阳气索灭藏,八卦列布曜,运移不失中。
                译文:金丹的变化就象十天干的运行规律一样,从壬癸开始向甲乙丙丁戊已庚辛运动,从坤位开始到乾位圆满,乾位之后就白光减少,从七数到八数合为十五数,从九数到六数合为十五数,十五月圆,丹光圆满最亮,这是阳气正极,阳极生阴到了十六。从十六到三十,阳气灭尽,即八七九六合为三十,阳气灭藏,阴和阳,总是这样反复进行不断,“八卦列布曜,运移不失中。”是说这时还是按照八卦的分布,运行十方八极,以中控外,以无控有,进一步使有归之于无,即五行八卦尽归中央戊已土。
                【原文】元精妙难睹,推度效符证,居则观其象,准拟其形容,立表以为范,占候定吉凶。发号顺时令,勿失爻动时,上察河图文,下序地形流。中稽于人心,参同考三才,动则循卦节,静则因彖辞。乾坤用施行,天下然后治。
                译文:是说元精、元神及行意是很难看见的事物,只有按照八卦的运行、阴阳的转化、根据日与月运行规律来说明、考证是否符合自然规则。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的感应规律与自然日月的变化规律相应。从而准确地把握元精元神在修炼中的变化状态。根据发展的征兆定出凶还是吉、以准确地采取行动。修炼的时间是用文火还是用武火,发号施令时要顺应一日,一月及至一年的阴阳消长规律。不要失去相应的自然八卦爻动的时节,根据爻动的特征决定修炼的程度及用哪种方法。如子夜一阳初生,必须用文火,温养收藏使阳气升发,而午时则是极阳之时则多用武火烹炼。
                “上察河图文”是说人要知道先天八卦的动作规律,“下序地形流”是说地上万物是遵循后天八卦运行的,人的后天也是按后天八卦运行的,“中稽于人心”是说人修炼要经过后天返先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看人是否后天转到了先天,这时必须考察人的心性状态,先天态人是内观其心无其心,外观其身,身无其身,远观其物物无其物,这时人象没有了心,不思不想意入大定。而后天的人则有烦恼不断产生,人心随时物而动,六根不净,六欲环生,七情烦恼并存,因而中考察人心。《参同契》要考证三才。总旨是用武火动修一定要根据八卦的阴阳规律进行,并与天、月的阴阳规律相符合,静修也要考虑到每天所处的时间,阴时还是适合阴时的火候时间进行,如一天之中子时为静,文火修为主,一年之中冬至时文火修炼为主。大修大炼,武火修炼宜在夏天的中午进行。所以说“静则因彖辞”是看到了爻在什么时宜动,什么时间宜静。“乾坤用施行、天下然后治。”是说从八卦转化为乾和坤,成为真空寂灭无为的状态产生浩然纯阳之体的境界,必须按观照时间及文武火的恰当配合施行才能成功,所以说“天下然后治”,即达到全身心的大修炼成功。否则是不能成功的。冬修心,心火不动,夏修体以动制动,子修心,心静气静,午修身以幻制幻,才是真谛。


              IP属地:江苏7楼2020-09-22 15:57
              回复
                【原文】可不慎乎?御政之首,管括密微。开舒布宝。要道魁柄,统化枢纽。
                  译文:修炼者如同管理天上的星斗转化,是指挥万物生长的指挥者,能不慎重吗,管理人身修炼,如同管理宇宙一样,宏观的微观的显露的隐密的,排星布斗,分布阴阳之气,不能不精心慎重。修炼的过程是挖掘自身无限宝藏,稍有不慎就会损失。人是修道的总指挥。一定要抓住统筹规划的总枢纽。才能成功。
                  【原文】爻象内动,吉凶外起。五纬错顺,应时感动,四七乖戾,移离俯仰。文昌总录,诘责台辅。百官有司,备典所部。
                  译文:这是指修炼者作为总指挥应具备的条件,资料及素质。
                  就象管理国家一样有总理,有各大部,国家有运行的方法,每个部都有它各自的文件资料,及各类人员的工作范围及方法制度等等。既要有文件又要有执行的规则。修炼者也具有同样的总缆全局的能力。
                  “爻象内动,吉凶外起。”是说如果不慎修炼不当会造成损失,八卦四时运用不当,修炼者身心内部就会起变化,相应地会在身体的外形上表现出来。好与坏都可考证。以实践为标准,它是检验修证结果的唯一标尺。所以要修行必须抓住天体运动的总斗柄,然后指挥日月星辰,太阳月亮五行金木水火土星的变化,使之顺应四季四时,月的阴情圆缺规律运行。五纬指五行动作,是指八卦运行法则,人修炼与四季运动相符,达到互相合一时,就能感应四时运动。四时各有七星,即二十八宿的变化每一个星变动都标志着时间气候的变化移动,远离,上升,下降都有规律,这些都要掌握好,就是说人心指挥修炼,就象北斗太徽大帝,扭动北斗七星为指挥棒,象车轮一样运动,以控制四方。分别建立起四季,北斗指东天下皆春,北斗指南天下皆夏,北斗指西天下皆秋,北斗指北天下皆冬。并以五行建立起移动的度量,用来规范各种星体的行为。“日月为经,五星为纬”所以叫五纬,是指五行,如果五行顺则阴阳调和;五行错则阴阳逆行。它所经过的地方造成灾害。水火失调,金水失当,身体就有病,甚至灭亡。因为五行直接影响气候,人身修炼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五行运作不乱,人身气脉才顺畅,人体才健康无病。四季由五行主导,五行错乱,二十八宿也发生错乱,所以要使五行顺位。
                  “文昌总録,诘责台辅。”文昌六星在北斗前,经纬天下文德之官,叫做金木水火土,文昌居中,主管五行二十八宿三台辅星,使之顺阴阳,众星都符合规则运行。有了错,由文昌纠正。人修炼的中土就象文昌一样,制控四方。人修炼时也必须懂得五行八卦之理,及日月四季运行规律否则会出错的。
                  “百官有司,备典所部。”文昌如同国务院总理,五行如同分管的各部,各部下面有各种各样的文武百官,各自都有自己的职责。
                  以上这些都是讲只要抓住了主运行规则,下面所有各部的运行都能有规律。对人体而言,只要抓住了八卦的运行,就能控制六十四卦爻象变化法则不乱,只要适应每天每月每年的四季规律修炼,就不能出差错,身体的气脉就能按照人的修炼而合理运行,最终达成修炼成真。
                  【原文】日合五行精,月受六律纪,五六三十度,度竟复更始。
                  译文:坎中日的修炼要符合五行的变化规律,精确地按照八卦运行。每个月运行过程要注意,它是三十天一个周期,三十天过后,又要进入下一个循环,人要根据月的变化调整修炼过程,从初八到十五是阳生之时,修炼武火大,从十六是阴生之时修炼度要逐步减少。三十日全阴应以静修文火进行。
                  【原文】原始要终,存亡之绪。或君骄溢,亢满违道,或臣邪佞,行不顺轨。弦望盈缩,乖变凶咎;执法刺讥,诘过贻主;辰极受正,优游任下;明堂布政,国无害道。
                  译文:开始修炼要的是成真的结果,这是关系到成功和失败,生存和灭亡的大事。一切修炼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如果控制修行的人不能按照规律进行修炼,一有点成果以为了不起就任意胡为,或者心高气傲,以为自己成功了,不按修道的规则进行。或者五行动作不合八卦程序,或者不按生命阴阳与每日阴阳转换,或者不按四季运行规则进行,胡乱修炼。修行不顺规律,每月丹的发生发展及消灭的规律失常,乖巧变坏凶事错误就会不断产生,控制者的执法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讽刺。这就要问一下控制者你的错误在什么地方,是你控制有误,要按照五行八卦规律及四季四时的规律进行。只有按照天理正确进行,才不会发生害道之事。明堂是公正无偏,布政是实行修持,国无害道是只要正确按规则进行,就不会有损于修道成功的事发生。
                  【原文】内以养已,安静虚无。元本隐明, 内照形躯,闭塞其兑,筑固灵珠,三光陆沉,温养子珠。视之不见,近而易求。
                  译文:这一段是讲修性的过程,身有戊已二土,这是修已土的方法,内以养已是指修性,已土是由性五行构成,它的性五行分为精神魂魄意。精属水,神属火,魂属木,魄属金,意属土。五行归中,即是已土。修已土首先要安身入在空虚无为无作的状态之中,人的元精元气元神是隐密不可见的,这里的元是指元神,要想使隐藏的元神复明,就必须行内照之功,进行五官内照于身体内部的方法。具体的讲,就是眼观心、耳听心、鼻闻心、舌偿心、五藏六腑归心,一个脏腑一个脏腑地观照,身体都要观照得到。久而久之会照的透明,直至无心无身无物的真寂灭境界。所以叫元本隐明,内照形躯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
                  “闭塞其兑,筑固灵珠。”灵珠是元神,易散,就是离位火中的珠子易失散,失散的门户是人的五根,即眼耳鼻舌身。具体地讲,元神散为五神即精神魂魄意。其中肝藏魂开窍于眼,所以要闭眼内照于心;肺藏魄开窍于鼻,所以要鼻闻心;肾藏精开窍于耳,所以要耳听心;心藏神开窍于舌,所以要舌尝心;脾藏意开窍于口及身,所以要闭口身不动。塞其兑是说要塞门闭七个漏五神的口,这样才能保住元神,元神就象大火里的水珠,不注意就散发出去,它象龙有巨大的能量,也恶,所以人发火有作为就伤了自己的元神,人的心之所以灵就是有灵珠的存在,闭塞其兑就是巩固这颗修成的纯阳灵珠。当这个灵珠发光,全身光亮透明通透无碍。再把这个光珠放到下丹田去,人的双眼为日月之光,也下照于下丹田,使精气神汇合于下丹田,从而温养下丹田修命炼成的纯阳子珠即戊土。水是金的子所以要温养子珠,使之阴中生阳再入中丹田灵珠,使乾之纯阳正气继续生发直至充满。“视之不见,近而易求”。这是说要看是看不见的,但是通过亲自实践就能得到它,有境界作证。


                IP属地:江苏8楼2020-09-22 15: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