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fun吧 关注:686,240贴子:8,766,694
  • 9回复贴,共1

好像有10年没在这边发过正经主题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喂熊。(?)


IP属地:法国1楼2021-02-18 14:32回复
    因为楼中楼(p/7221765758 30L)放不下所以这里来说。
    (利益相关(?),AB 都是 11 年老号了。)
    > 不给钱,用爱做视频是吧
    是的。答案本来就那么简单。
    如之前所说的,除了无断转载(未授权搬运),至少 AB 发家时,作品来源就是靠用爱发电创作的视频。(番剧是之后的事了。)
    虽然时代变了,不能苛求平台方面不忘本……但是观众姥爷们至少还是得知道,视频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正因为有人用爱发电才让其他人看到这里有利可图,才会有收益的前提。
    但这当然不是说没有收益去创作就不正常了。
    根本上,一件作品在论有没有收益之前,自身首先就是表达言论的一种形式,是体现创作者观点的手段。(也正因为如此,即便是现在,仍然可以见到纯粹用爱发电的作品。)
    非得跟收益挂钩才是莫名其妙。
    以收益化的存在作为创作视频的前提,跟学而优则仕的混账逻辑一样,就是本末倒置了。
    (还是说没有消费商业作品习惯不被流量收割的用户,就不配进商圈占用资源了是吧?那么先让手游厂商打死bp用户如何?)
    “××在,爱一直在”——爱在哪?真以为是你的¥吗?还是靠流量就不需要bp对象了?(虽然u1s1,若干年前A的评论区确实可以算是集体创作……)


    IP属地:法国2楼2021-02-18 14:33
    回复
      > 那你用爱发电去吧
      我又没被逼着去做视频发电……
      虽然按这个逻辑,我的其它领域的作品是被 bp ,但仔细想想,某种意义上还是挺划算的呢(


      IP属地:法国3楼2021-02-18 14:34
      回复
        > 人是要生活的,你要高质量视频,高质量同时还代表爆肝,一次两次还可以,时间长了喝西北风吗?至于低质量视频,我一天就能给你整十来个,问题是你看吗?
        我可没提过什么指望“高质量”。高质量的作品,就这类体裁来看,某种程度上是可遇不可求的。
        真要说高质量和爆肝程度……不好意思,真没有什么相关性。
        就创意作品而不是工业产品来讲,所谓的高质量首先是指可被受众接受的独创性。
        如果要靠爆肝程度堆起来体现质量的产品,那就算不上是我指望的“高质量”作品了。
        或者不妨说,爆肝就是为了弥补创作者技术力不足才点上的属性。爆肝越多,技法越不成熟,说明创意作品的意义上,质量越差。
        当然,这是在作品内容可比的前提下。不少创意作品因为前无古人而根本有可比的同类内容,所以可以无关爆肝情况,直接就认为是高质量的。
        这两方面综合起来,高质量和爆肝就没什么相关性。
        另一方面,在做出这类符合期望的质量的作品之前,是否值得做根本上是创作者自己决定的,而非市场需求。
        所谓喝西北风的预期,恰恰是和这里的前提相反的。
        我说过,创作是有门槛的。
        创作作为表达观点的手法,本身就是占用外部资源实现的一种“消费”。创作的内容在被接受而流通进入市场前,都算不上是“生产”出来的“产品”。
        如果真要生活而创作不下去,那么自己看着办,但自己高消费横竖别矫情怨观众姥爷没养活你。别人各种道理上都没这个义务。
        所以说“要生活”结果喝西北风,谁的锅?
        具有预期收益的作品,是强调流通价值的商品,或者附属的赠品;也只有足够成熟的产业(包括市场和制作商)才允许这种预期。
        这在纯粹创意作品和个体创作者的意义上,本来是不存在的。
        强行要求作品内容存在这样的属性,就必须意味着统一市场趣味,这本身就很无趣。
        (即便是需要忽略这样“有趣”属性的作品,也根本不会指望去弹幕视频网站上看。或者说,我和许多其他的早期用户都不是这个产业的主要消费者。)
        剩下能和消费对象无关的意义上公允讨论的,只有同类作品创作成本上。
        因为别的差距被尽量减小了,才能使水平质量的相对高低有那么些讨论的意义(重复:这已经和我指望的高质量无关了)。
        这时候,高质量主要体现在:
        能突破客观技术限制,给市场提供竞品无法制作出来的内容;
        能在相同的投入下,在单位时间内向市场投放更多的内容。
        “爆肝”跟两者都没有直接关系。硬说关系——
        虽然作品质量也就这样,不过看在爆肝的脸面上,求求观众姥爷投个○吧。
        就是这样的观感。这算是负相关了。
        质量不够数量凑,也是这种逻辑的经典变体。
        也就是这里才更容易产生“一天整十来个”的类似状况,荒诞的是某些细分市场还真有可能吃这套。
        而且,@风夏 你所谓的“兴趣”,也不就是用爱发电嘛。
        你是承认你的兴趣不配和高质量相关吗?我是不认的。


        IP属地:法国4楼2021-02-18 14:35
        收起回复
          EOF


          IP属地:法国5楼2021-02-18 14:36
          回复
            > 你的爆肝跟我的爆肝根本就不是一个玩意,爆肝本质是付出时间和精力,寻找灵感思考创新本身就要时间和精力,为什么要排除在爆肝之外?
            只要是付出时间和精力,说的就是一回事。这个成本意义上的本质,之前已经提过了。
            注意这里之前一直说的就是针对创作者的话题(完全能没有顾忌地“用爱发电”的,现实也基本只有这些人)。
            问题是为什么你会认为对他们来讲“寻找灵感思考创新本身就要时间和精力”?为什么你会认为“灵感思考创新”会需要“寻找”?
            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要么是平时的积累,在制造出被接受的创作之前就属于沉没成本;要么是机构试错的产物。
            无论是哪种,都跟创作的动机没有直接关系。
            作为创作者,为了作品的创意(而不是其具体实现)去花费无法忽略的“寻找”成本,本身就说明创作能力或者资质上的不合格——天下有趣的东西那么多,为什么会一下子想不出来?如果不是处心积虑要首先迎合市场最大化利润(作为创作者就是动机不纯),那很可能就是脑袋里空空以至于居然没法一时想出自己要创作什么了。
            你以为灵感是工作量证明,创作是“挖矿奖励”?以这种暴搜出奇迹的论调,相当于创作者联合起来赌脸?不好意思,没几个脑子正常的会跟你这样玩,因为效率实在过于低下;以挖矿来说,就算是全世界的创作者当作矿工,也未必能在有生之年得到区块奖励。
            注意这里的作品不是工程试验,既有的重复的失败工作不表示什么有效的工作量,因为解空间实在太大,创意上的失败也不表示之后另外找一个会更容易成功——更别说成功的标准还捉摸不定了。
            会适合你这样的想法的工作,多数是流水线上的工作量大但本质和创意无关而且不足以被机器取代的工序的劳力(基本上就是特别适合被外包的一些步骤);
            除此之外就是平台方具有足够多的创作者作为备胎可以试错——一个题材不行可以放弃项目换另一个题材,或者换一个别的创作者再试试,如此而已。
            会决定需要有人这样做的,都不是以创作者身份驱动的;运营矿池和当矿工的利润来源毕竟是两码事。
            对创作者本身,他们为了糊口可以做这种工作,但是这跟表达观点的作品的“创作”就没什么关系了,所以真是为了兴趣,不是黔驴技穷,是没理由这样做的。
            > 作品质量也就这样,看在爆肝面上投个币?能整出这种操作只能说明要么他根本被爆肝,要么就是拉屎力没用在对的地方。反正我是不承认这种所谓的爆肝的
            所谓跟爆肝不爆肝有什么关系?作者不说,你还真能算出爆肝多少了?
            有时候作者倒还真可能这么表示。不过,就算因为爆肝而值得支持,那也只能是“苦劳”而已,跟作品质量就没什么关系。否则,就是对真正有天赋和能力的、适合创造这些作品的作者的不公平了。


            IP属地:法国15楼2021-02-19 18:45
            回复
              > 另外,关于创作激励这玩意,不是没有收益不去创作,而是“选择”,都2021年了,投稿平台这么多,凭什么选你?人家原贴问为什么现在愿意在a站投稿的人少,为什么?人家问的现在你提发家?黑历史骚操作大家都一大堆,真看黑历史选平台大家都不用选了。
              所谓创作激励这玩意是平台自己的玩法。这和创作的意图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真是以兴趣出发,这只是顺带,没有人能强迫谁跟风;否则,没有创作激励的年代,难道无所谓创作了?
              至于为什么要提发家……
              首先,这就跟为什么问会有 AB 站一样。
              因为 AB 在发家时的这种形态提供了其它服务做不到的内容,所以才会有点存在感。否则,我也要问,我作为观众,为什么不去选择别的平台?
              都 2021 了,你还天真到这个赛道上无视原有基础的平台能有机会有优势吗?别低估视频网站烧钱的能力;而且现在的互联网只要大腿粗细没绝对优势,同质化就是找死。
              另外,你可能认为作者选择平台会考虑收益或者人气,但对很多纯粹以创作为目的的创作者来说,作者选择平台的一个更重要的理由是氛围,因为平台会事实上选择面向的受众。更合适的平台决定有机会更有可能使预期中的合适受众接受作品。
              要是大多数受众都不会理你的作品,你发了也就只能证明你在这里发了,为什么不找一个会更有可能找到欣赏你作品的受众的平台?这在排除收益为目的之后就非常明显了,尤其是有欣赏门槛的小众领域——观众的绝对数量再大也没没法短期内转换,反而事实上拉高了没兴趣的比例,还不如让更少但是更适合的人去看。
              而现在的 up 很多都不是纯粹的创作者了,越来越失去作为体现差异化 UGC 的底气的典型的意义。
              > 能提供市场竞品无法制作的内容和单位时间提供市场更多内容这两玩意,哪个离得开时间和精力?抛开天时地利的要素,你凭什么让你的作品无法被同类竞品复制?不花时间和精力你凭什么单位时间内投放更多内容?爆肝本质就是付出时间和精力,你这不是自相矛盾?
              对创作者来说,不被复制的底气主要是在预期涉众群体面前体现的创作作品的能力以及作品带来的信誉。这已经分散在创作过程中,由作品体现了,不是需要单独计量的因素。
              调研市场投其所好之类,本来就不是创作者需要关心的,而是项目策划之类的专业人士的工作;
              为了特定的目的,有效地在单位时间内投放更多内容,很大程度也是纯粹的创作者无能为力的(比如说,如何策划更高密度在受众忍耐限度内的工商活动)。
              所以你上面强调的爆肝之类的要素,对创作者来说就是不务正业,恰恰是失职的体现,不论这种分工缺失是否是被迫的。
              至于破圈就更不是创作者应该去想的(因为角度问题,创作者经常比一般人还更不适合当传教士),所以限定预期涉众是必须的。
              硬说创作者应该负责的相关活动,也就是排期并考虑作品适合往哪个渠道投放而已,排除项目管理方面以后就根本不需要花费什么时间和精力——还是一个道理,作为创作者,自己最想创作什么,自己的能力允许在什么时机创作什么内容,自己还能不知道?
              题外话:
              其实适合这种运营方式发布的作品,up 只是一种名义上的前台,多数跟新媒体运营的出气孔差不多,就不用当传统上包揽制作的创作者考虑了。然而这样,作为观众来讲,平台的重要性又更加次要了——真要这里多点新鲜玩意儿,你个重资产尾大不掉的视频网站平台跟专业社交平台比起来,能算几根葱?
              根本上,我本人不看好这种行业层面上的商业模式,因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很可疑(不提国内的流量环境,先看看现在的 N 凉啥样了),而且注定是垄断者以下皆输的结局。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IP属地:法国16楼2021-02-19 18:46
              回复
                > 另外“生活不下去了自己看着办”这个你说得对,为什么人少,生活去了呗,本质上这也是原贴“为什么a站现在投稿人少”的答案之一
                这个理解是错的,因为不管是 A 还是 B ,助推商业化 dssq 前,绝对意义上讲,本来人就没多到哪里去过。所以现在也算不上怎么少。
                有了惯例性的商业活动策划之后,才逐渐产生可以和传统视频网站流量相提并论的资格。这时候才可能在平台间横向对比。
                到这个意义上,原本的创作者的数量还是对应的受众数量相比之下都可以无视。
                不过推广之后有大量不同来源的观众;随之而来的氛围的改变导致越来越难找到适合的观众,而逼走一些老 up ,但并不表示这些老 up 就是生活有困难了——本来绝大多数 up 发表作品就是为了兴趣,而没指望用来恰饭。
                这些原本的更纯粹的创作者的 up 相对平台普遍是绝对弱势的平台弃子,自然无所谓互利关系了。
                对现在的 up 来说普遍弱势仍然没有改变。要能形成共享利益的前提是 up 的商业策划或者至少运营方面得合格,符合平台的期望,这种 up 就算是个人运营,也早就跟传统意义的创作者相去甚远了。
                而且,因为独占协议的存在,平台要求的前提就是限制 up 选择发布渠道的权利,为此撕破脸的都不是少数。这还叫互利?
                这个业态根本没法保持持久共享利益,也就暂时互相利用还差不多。这点来说,还不如手游公司和 bp 玩家的关系稳固呢。


                IP属地:法国18楼2021-02-19 18:48
                回复


                  IP属地:法国22楼2021-02-19 19:00
                  收起回复
                    这里我就顺带回复一下你关心的但我之前一直没理的问题:为什么 A(相对 B )人少?
                    跟创作环境无关,就是老本早几年就吃完了,现在想招商引流干不过隔壁而已。
                    已经错过了历史机遇(隔壁商业化的时候这边猴山内讧),你改善创作环境也没法改变这个局面。
                    因为历史原因,很多 up 根本盘就在那边,这不是单独创作环境的问题,还有用户习惯和运营的问题。
                    现在想要改变,得比隔壁更跳。
                    比如买番角度刁钻。不过因为看番的用户占比增长也没法指望,所以这个也没法指望追赶了。
                    而且隔壁早就是明显有目的性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入不同用户汰换人口了——饭圈化,为什么?因为流量可观相对稳定还有不小的购买力。
                    这明显是运营方针的问题。叔叔计画通不是说笑。(当然现在开始反噬了。)
                    叔叔会看中这群用户,因为他们喜欢“闹”——习惯网络社交,抱团结伙,自然容易引入客流。
                    你别的用户群体就引流这方面比起来就是渣,没存在感,一般十个看视频的有一个会跳出来评论就不错了。
                    所以 A 以之前传统用户群体(其实换过几波了,早年还叫 AKBfun 呢,这个先不发散了)为主,给路人的印象就是弹幕(相对隔壁)稀稀拉拉,评论互动不够,总体观感就是“没什么人”。
                    (更别说长期内讧运营方针飘忽不定,用户也没归属感,想跑的几乎都跑了,物理上确实人更少。)
                    然后一般通过的 up 一看推广效果存疑,自然优先考虑隔壁。时间一长,就真的没什么人了。
                    但是说到底,其实现在这种网站没什么人才是正常的。比起传统视频网站的大众用户流量和使用习惯,你基本盘到底在哪,没点13数么?
                    弹幕?一般通过群众谁看弹幕?弹幕素质文明用语,早年的用户看视频都习惯性自己关上。而且这几年别的传统视频网站都有弹幕了,你这个算啥特色呢?
                    评论?就审查到和贴吧差不多的、连个转义尖括号都出问题的、还要动不动防小将举报的屑玩意儿?(反倒是 A 文章区早年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没广告?早年还是个事儿,这些年来会看视频的用户大约是对这个越来越宽容了。(而且叔叔自己吃设定还起劲呢。)
                    本来在线视频市场竞争那么多年了,就没那么多活人有空看视频。小众领域小众也不是骗人的。
                    要推广到大众,跟传统视频网站的格局叫板,也就叔叔那种奇葩姿势了。
                    即便是这样,能收割到的主要也是流量,而没那么多正经看视频的、有点多少社交属性以外的对平台黏度的活人用户。
                    所以说,改善创作环境,在这上面能贡献几毛钱呢?也就是“有比没有强”罢了。


                    IP属地:法国31楼2021-02-19 20: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