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吧 关注:62,735贴子:329,281

孔子家语>>这本书怎么样?可信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号称研究孔子第一书,然而看了一部分,感觉不是很靠谱。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0-09 08:27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0-09 08:37
    收起回复
      孔夫子如果活着是叫你信他,还是认可他的道理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0-09 08:45
      收起回复
        感觉它能流传下来,肯定有它独特的价值。但是说它是儒学第一书,甚至超越论孟等等,有点儿虚。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0-09 08:53
        回复
          刚开始看,粗略看了一遍。印象比较深的,始诛篇。孔子杀少正卯,倒不是说不该杀。但是只给出了杀他的理由,没有具体说少正卯干了啥坏事,感觉记录的有点儿草率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0-09 08:59
          回复
            比较论语,说臧武仲要君,说孟之反不伐,说颜回贤哉,等等。虽然说字数很少,但理由都充分,具体,令人信服。家语说杀少正卯,字数很多,绕一大圈,没有具体的东西,难以信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0-09 09:04
            回复
              有争议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0-09 09:29
              回复
                有的是后人编的,考古的古本孔子家语就没有杀少正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10-09 09:30
                回复
                  值得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10-09 19:01
                  收起回复
                    主要是出土了一些汉代竹简,王肃伪作说可以说占据了很大的市场,基本是定论。
                    但该书提及的内容也不完全都是后人伪造,是有先人的记录可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10-10 12:23
                    收起回复
                      《儒家者言》 第二章有如下内容
                      【子贡明孔子曰:“赐为人下 , 如不知为下。”孔子曰:“﹝為人下者其猶土乎種﹞﹙得五穀焉蕨(撅)之得甘泉焉,草木植□﹞禽獸伏焉,生人立焉,死人入焉,多□其言,為人下者,其猶土乎。”】
                      《孔子家语-困誓》也有这一部分内容,非常类似。
                      【子贡问于孔子曰:“赐既为人下矣,而未知为人下之道,敢问之。”子曰:“为人下者,其犹土乎。汩之深则出泉;树其壤则百谷滋焉,草木植焉,禽兽育焉。生则出焉,死则入焉。多其功而不意,恢其志而无不容。为人下者以此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10-10 12:24
                      回复
                        《儒家者言》 第三章有如下内容
                        【曾折□援﹝木击曾子□﹞者參得罪夫子得毋(病)乎?退而就□曰:“參來勿內,□之,未尝可得也, 小箠则待笞,大□暴怒,立壹﹙殪﹚而不去,投身以陷父□〕 , □之民與,投天子之民者 ,其罪□ 】
                        《孔子家语-六本》里面相关内容如下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晢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晢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
                        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10-10 1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