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吧 关注:3,004贴子:411,414

知网皇商相关论文集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1楼2022-09-17 11:07回复
    本帖引用论文内容仅供科普,请勿商用


    IP属地:山东2楼2022-09-17 11:08
    收起回复
      1、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清代皇商商业活动之特权研究
      摘 要
      清代皇商最初是指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的皇室宗族人员,或是代替王公大臣管理某些商业活动的亲信和家仆。之后逐渐演变成清政府为经营特殊商业门类而统一招募的商人。所招募商人隶属于内务府,故又称为内务府皇商。
      皇商群体的发迹在清政权建立之初。清入关前,主要有八家山西商人为清政府服务,负责其与边境少数民族的贸易往来。清入关后,八家商人因贸易有功而被赐予官职,正式入籍内务府成为皇商。
      康雍乾三个时期是清代社会发展的鼎盛繁荣时期,清统治者在关税、商税等多项商业政策方面做出有利于商人的调整。例如,严格并详细规定关税的征收则例;对经营某些商业活动的商人免征关税;不征收额外的商税;严惩对商人剥削压榨的官员等等。至乾隆中期,皇商渐趋走向衰败。
      经过康熙和雍正两个时期的发展,皇商群体不断壮大,通过经营某些商业活动积累了巨额财富,而皇商出于自身局限性未将财富用于扩大再生产,同时清政府为抑制皇商势力而加重帑息,以致皇商几番拖欠所借官帑无法偿还,多数皇商最终不得不将家产变价以抵消积欠的银两,最后落得被抄家的悲惨境地。
      清政府试图通过皇商来控制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盐、铜、人参和木材等重要商业门类,同时为达到皇商替皇室聚敛更多财富的目的,清统治者在这些商业活动的经营过程中,给予皇商某些特殊权利,主要表现为运营资本由清政府提供、免征关税等等。皇商亦利用种种特权以提升自身社会地位。


      IP属地:山东3楼2022-09-17 11:11
      回复
        一、绪论
        在清代各阶层商人中,以内务府皇商的经营范围最为广泛,经营资本最为雄厚,与清政府的政治与经济联系最为紧密。这一商人群体是专门为清皇室和军队采办官方用品和军需品的封建特权商人。他们领有官帑①,被特许垄断经营某些商品,同时可以获得减免税收的优待,享有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特权。因此,清代的皇商在其经济活动中积累了巨额资本。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试图利用皇商来控制一些重要的经济行业。皇商最初只限于采办做制革原料用的兽皮,后来经营范围渐广,如承办运输洋铜与食盐等重要商品。至乾隆中后期,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皇商特权不断膨胀,清政府加强了对皇商的控制,加之皇商本身经营不善等多种因素,这一商人阶层开始渐趋衰落。


        IP属地:山东4楼2022-09-17 11:12
        回复
          一)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通过对清代商人阶层的梳理并结合档案文献资料,以皇商在商业活动中享有的经营特权为切入点,对清代皇商群体的产生、发展和衰落及其经营的主要商业活动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重点分析并论述皇商在商业活动经营过程中获得的政治和经济特权,并深入探讨这种特权对皇商群体的命运及其对社会经济盛衰的影响等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和理解皇商群体的兴盛与衰亡。


          IP属地:山东5楼2022-09-17 11:13
          回复
            清代官商是为满足清统治政权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直接为清政府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官商赚取大量钱财,并为清政权的巩固出了力。官商由户部、工部、内务府及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招募而来直接承担国家的经济任务。
            清代的国家财政由户部掌管,皇室的财政由内务府掌管。官商商业活动的经营关乎国家和皇室的财政经济状况,其在清代商人阶层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清代官商问题的研究对于了解清政府财政状况及清代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皇商是清代官商中的一种,隶属于内务府。皇商与其他阶层商人相比,其资本雄厚且经营范围广泛,与清政府的经济和政治联系较为密切。
            皇商属于清代商人群体中的特殊阶层,其原因在于皇商在其为清政府经营某些商业活动的过程中被赋予了特殊权利,皇商为清政府服务的同时敛获巨额财富,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并没有将这些财富用于扩大再生产,这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阻碍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虽然很重视对清代官商和皇商的研究,但迄今为


            IP属地:山东6楼2022-09-17 11:13
            回复
              止有关清代官商问题研究尚无专门的著作出版,关于清代皇商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寥寥无几,现有少量的几篇文章主要从皇商的发迹与衰落原因等角度对清代皇商加以研究,也有个别文章介绍皇商的一些经营活动,主要介绍皇商为清政府、皇宫和军队采办官方用品和军需品。
              目前关于皇商经营特权问题尚无系统的研究。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综合,以便较为系统的对清代皇商阶层及其享有的经营特权进行分析研究,并综合探讨皇商所经营的商业活动和经营过程中特权的具体体现、皇商的社会地位及皇商群体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而重新认识和确定皇商在清代商人阶层中的地位,希望对更为完整地研究清代商人阶层,尤其是皇商起到一定助力作用。
              由于盐和铜等行业是较为重要的商业门类,因此,研究这些商业门类的经营者,即皇商在经营过程中享有的特权并进而了解清政府与商人阶层的相互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皇商这一商人群体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IP属地:山东7楼2022-09-17 11:14
              回复
                (二)相关的研究动态
                1.清代商人的等级概况 有关对清代商人等级状况的研究,有以下一些相关论述。经君健先生在《试论清代等级制度》②中,将清朝的社会成员分为七个等级,即皇帝、宗室贵族、官僚、绅衿、凡人、雇佣工人和贱民。其中凡人等级人数最多,也较为复杂。凡人等级又分三等,分别以地主、自耕农和佃户为代表,因此,清朝商人阶层中的大商人、中等商人和小商人,分别与此三类代表处于相近的社会地位。


                IP属地:山东8楼2022-09-17 11:15
                回复
                  垄断性商人是凭借国家赋予的特权,垄断经营某些行业,成为有一种特殊身份的商人。他们之中有盐商、铜商和行商等,一般都是有政治背景和经济实力的。
                  大商人是一些资本雄厚的行商坐贾,如米商、布商、典当商和长途贩运商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第三种类型商人多在市集开设各种行业的店铺,基本上是面向城市居民,供应日常生活用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和固定的店铺,但还比不上富商大贾,但胜过小商小贩。
                  最后一种类型的商贩,按其经营情况又分为集市上无固定商铺的小商贩和走街串巷、登门入户的小商贩两种。


                  IP属地:山东9楼2022-09-17 11:16
                  回复
                    郭蕴静在《清代商业史》④一书中,按从事商业活动的方式,将商人大致分为坐商和行商两类。亦有坐商兼行商,行商兼坐商,但他们也属于这两类。坐商,是指拥有一定实力的资本,在固定的场所经营固定店铺的商人。而行商恰与坐商相反,一般指无固定营业场所,经常来往于各地区之间贩卖商品的商人。行商的足迹遍布全国,甚至远及海外,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商帮,如徽商、晋商、闽商和粤商等。按照商人队伍的成分,又可分为官商、拥有巨资的大商人和中、小商人三类。其中官商凭借官府势力,垄断了清代商业经济的重要部门。


                    IP属地:山东10楼2022-09-17 11:18
                    回复
                      文章论述铜政改革与官商命运的紧密联系。康熙朝后期,清政府对官商的依赖不断加深,隶属内务府的广储司与上驷院的几家商人先后承办铜务,形成了所谓的六户官商联合办铜的局面。后改革受挫,官商办铜过程中积欠朝廷大量钱两,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帝仍将其他商业活动交予官商承办。而雍正帝即位后,严厉追讨官商所欠钱两,商人不堪重负逐渐走向衰落。


                      IP属地:山东12楼2022-09-17 11:20
                      回复
                        。孙丽萍在《明清山西官商一体家族浅议》⑦一文中试图通过明清时期山西商人与官僚一体化的过程、作用和特征等方面来论述官商一体对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阮明道在《清代前期官商研究》⑧一文中指出不管是官兼商还是商兼官,对社会发展或政权统治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作者认为,官与商必须严格划分,并从法律与政策上加以解决。尉安宁的《1600—1850 年间中日两国的官商》⑨一文定义官商是指与国家政权密切结合,享有一定政治经济特权的商人。作者试图从官商的角度判断中日两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


                        IP属地:山东13楼2022-09-17 11:20
                        回复
                          3.清代皇商研究概况
                          皇商为皇室服务,资本从何而来?吕景琳、郭松义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⑩,书中提到,皇商的资本基本属于私人性质的商业资本,为军队转输粮饷属于军事财政,由国家开支,本质上不算经商。
                          在皮张业、盐业等经营中,完全是私人资本。《中华文化通志·社会阶层制度志》11一书中认为有官商与私商两种类别。相比较严格意义上的官商,人们通常又把代替官商或官府合作经营商业并享有种种特权的商人集团也称为官商,作者认为这一种商人即所谓皇商。方行《中国封建经济论稿》12一书谈到各阶层商人对于政治权利的依附和获得其庇护的仰求,即使是最富有的皇商,也要捐输与报效,小心地从替统治者聚货敛财中分取一杯羹。


                          IP属地:山东14楼2022-09-17 11:21
                          回复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13,主要对山西盐商中的几类人群进行论述,其中皇商以介休范氏作为代表,主要经营长芦和河东两地区盐业,在山西、直隶、河南、陕西等地都设有盐店,在天津和沧州建有仓库用以囤积食盐。


                            IP属地:山东15楼2022-09-17 11:21
                            收起回复
                              封越健《论清代商人资本来源》14一文提到清政府发放帑本支持商人前往日本采铜。铜商中又有官商与民商之分。由于丰厚的办铜利润,商人之间争相交纳更多的节省银,以取得办铜资格。
                              孙明《清朝前期盐政与盐商》15,作者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商人作为商业经营的代表,通过捐输与报效等方式主动投向皇权,希望能够得到皇权的保护,由此,盐商被赋予了皇商的称号。


                              IP属地:山东16楼2022-09-17 11: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