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280,817贴子:16,465,576
  • 0回复贴,共1

意识与科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意识的本体性
    什么是科学?一方面,科学是人类社会正确的或客观实在的存在;另一方面,科学是人对世界的探索性与影响性作用。而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又有传统科学与现代科学的分别。
    说到科学,我们不能不涉及意识。意识以主观形态存在于客观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观照与影响。意识尽管是主观形态,却与客观事物有着相通的规律,或者说,意识的规律是客观事物的规律的体现。因为,意识毕竟建立在人脑的或生理的物理基础之上。
    事物都是过程的产物,或结果性存在。以过程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一端朝向另一端,呈现出一种直线型。而以结果论,事物是过程的积淀。过程将事物的始与终结构为一体,而成为事物本体。
    事物发展的过程性体现于意识,就是思维。思维的规律叫做“形式逻辑”, 可知,形式逻辑的特点是直线型的条理性。事物的结果性或整体性体现于意识就是辩证,可知辩证是始与终同在于其中的、对思维过程的整体性把握。
    直线型或过程性使思维具有了超越性或穿透性,既可以游刃于事物内部以分析,也可以超越于现实之外以创新。然而,思维最大的缺憾是,有如老熊掰玉米一般,最终的结果只有最后掰得那一根棒子,此前的一切都丢弃了。也就是说,思维只是对事物的过程予以条理性分析,而缺乏整体性把握。辩证的特点正好与思维相反。二者的媾和,使意识既能深入事物内部,又能超越于现实之外;既可以对事物的过程或结构分而析之,又可以对思维的过程予以整体把握。对思维过程的把握,就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意识具有本体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意识的本体性”,不是说意识是客观事物的本体,而是说,相对于认识或知识等等概念性或观念性存在,意识是本体。
    2、现代科学与传统科学的分别
    思维使现代科学得以长足进步,导致了现代科学对思维的迷信。直接的表现是,过分依赖实验室,执迷于感性现实,从不相信、甚至极力排斥一切实验室之外的东西。中国传统科学,是本体科学。他立足于思维,充分辩证。既肯定感性“眼见为实”的基础性,更推崇理性辩证的根本性。老子对道的发现是中国传统科学的杰出表现。另外,像中医、中国气功、中国武术等等,也都是中国传统科学的产物。



1楼2010-08-04 17: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