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吧 关注:2,994贴子:411,286
  • 2回复贴,共1

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姻才是“百年作合”的天命真配8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姻才是“百年作合”的天命真配8


IP属地:四川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23-08-08 14:38回复
    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姻才是“百年作合”的天命真配8
    更深一层,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姻之所以会被作者设定为天命真配,全书之所以会以宝钗引导宝玉悟道出家终篇,归根结底,乃是因为薛宝钗原系女娲后身,贾宝玉原系顽石后身,宝钗与宝玉在前世即有很深的渊源。脂本正文及脂批中亦有诸多文字提示了宝钗与女娲的五重关联。
    一是宝钗生日正月二十一日就是民间传说中女娲补地穿的日子。王嘉《拾遗记》载:
    江东俗号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丝系饼饵置屋上,曰补天穿。相传女娲以是日补天也。
    葛胜仲《蓦山溪•天穿节和朱刑掾二首》又云:
    春风野外,卵色天如水。鱼戏舞绡纹,似出听、新声北里。追风骏足,千骑卷高门,一箭过,万人呼,雁落寒空里。
    天穿过了,此日名穿地。横石俯清波,竞追随、新年乐事。谁怜老子,使得纵遨游,争捧手,共凭肩,夹路游人醉。
    可知江东旧俗是以正月二十日为女娲补天日,正月二十一日为女娲补完天穿以后,又补地穿的日子。宝钗的生日即与女娲有着不解之缘。
    二是第8回的《嘲顽石幻相诗》再一次将女娲与宝钗联系到了一起: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对于“好知运败金无彩”一句,脂砚斋特意批云:
    又夹入宝钗,不是虚图对得工。二语虽粗,本是真情,然此等诗只宜如此,为天下儿女一哭。(甲戌本第8回侧批)
    这就等于是明说女娲炼石与金玉良姻,乃是前世今生的关系。正因为女娲转世为宝钗,顽石转世为宝玉,二宝婚姻不过是女娲与顽石故事的延续,因此吟咏女娲炼石的《嘲顽石幻相诗》到了后半部才会顺理成章地转到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姻之上,而不是为了虚图对仗工整才引入宝钗。
    三是第宝钗引导宝玉悟道出家的大结局,与女娲炼石、弃石也构成了因果回环。如前所述,脂评本中《山门·寄生草》、《邯郸梦·赏花时》等很多文字都提示曹雪芹后三十回佚稿中的大结局乃是宝钗主动引导丈夫贾宝玉悟道出家,并推动其复返大荒山。而宝钗自己则甘愿沦为弃妇,即使不能不付出半生孤苦守节的沉重代价,也内心充满了安宁与幸福,正所谓“虽离别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吟成豆蔻才尤艳,睡足酴醿梦也香”是也!但宝钗何以甘愿为宝玉作出如此沉重的自我牺牲?从神话框架上说,根子就在女娲身上。当初是女娲炼制了顽石,却并未将其炼成补天栋梁之才,又未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只是简单地将其弃置于大荒山青埂峰,导致其“堕落情根”,陷入尘网之中。故此,女娲完全有责任、有义务将其拯救出来,这才化身为宝钗嫁给宝玉,用自己的婚姻来完成对顽石的点化。由于前世是女娲弃了顽石,对顽石有所亏欠,到了今生自然是宝钗为拯救丈夫,甘愿承受离别之苦、弃妇之辱。而女娲对于顽石,只因亏欠一时,便用至爱一世来补偿,把自己在人间的一切都舍弃了,所体现出的也恰是其神性的担当和佛性的境界!
    由此,再回到《嘲顽石幻相诗》的首联上来: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上联讲的是女娲多炼出一块顽石是何等“荒唐”,下联说的其实就是女娲化身为宝钗,向贾宝玉这块“荒唐”的顽石演说回归大荒山的佛法真谛。上、下联的主语实际上都是女娲宝钗。以往的拥林派红学由于未能领悟这一点,多将下联曲解为“又向荒唐的人间敷演出这一石头的荒唐故事”,不仅主语跟上联不一致,而且漏掉了“大荒”二字,属于严重的错译。但如果承认下联说的就是女娲化身为宝钗来引导顽石贾宝玉悟道出家一事,则整个《嘲顽石幻相诗》的前后关联则洞然可解。为什么此诗以女娲炼石起头,到后半截会忽然转入宝钗、宝玉的金玉良姻之上?癞头和尚安排金玉良姻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又向荒唐演大荒”,通过女娲宝钗来引导和拯救顽石贾宝玉,使之复归于大荒山吗?
    四是女娲炼石的数量乃是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三万六千五百天就是百年,这就意味着女娲与第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顽石之间,命中注定具有“百年作合”之缘,也就是红尘中的婚姻之缘。这也就是癞僧、跛道、警幻等天界人物均一致赞成金玉良姻,主张将宝钗嫁给宝玉的前世因果。
    五是宝钗与女娲的思想性格也完全一致。《红楼梦》中的宝钗“怜愍众生,故有法爱”,最是同情关爱身边的弱者,有着助湘云(第37、38回)、慰黛玉(第42、45回)、援岫烟(第57回)、怜尤二(第69回)、护香菱(第80回)等一系列善举。而宝钗平时的为人却是“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习惯于见素抱朴、和光同尘。无独有偶,《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女娲补完天地,立下不世之功以后,也是“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两者都是既慈悲济世,又朴实低调。这样来看,宝钗与女娲的思想性格也是一脉相承的。
    (配图:川剧《薛宝钗》,王玉梅 饰 薛宝钗)


    IP属地:四川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3-08-08 14:41
    回复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8138981


      IP属地:四川3楼2023-08-08 16: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