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风云4吧 关注:329,212贴子:10,070,422
  • 2回复贴,共1

辟谣:17世纪中期之前欧洲军队就能吊打东亚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说几个常见近代军事暴论:
1,17世纪中期欧洲普及了燧发枪,东亚没有,所以东亚落后。
辟谣:欧洲要到18世纪才普及燧发枪。1692年加泰罗尼亚也只有十六分之一的士兵有燧发枪。在这之前,欧洲普遍用的都是火绳枪。古斯塔夫二世曾经装备过燧发枪,结果当时燧发枪可靠性很差,很容易不击发或者崩断板簧,因此后面又用回了火绳枪。
2,带明到明末还在用火门枪,所以带明落后。
辟谣:带明的火门枪基本上都是能近距离速射的三眼铳和能近战的快枪,这两种火门枪本身就和鸟铳(火绳枪)定位不冲突。戚继光的蓟镇车营就综合了三眼铳、快枪、鸟铳三种武器,后期三眼铳也用火绳点火。另外明末三眼铳的装备量很低,后期基本上都换装了鸟铳。
3,带明/带清还在用弓箭,所以带明/带清落后。
辟谣:火绳枪和早期燧发枪除了破甲能力普遍强于弓箭,射速远慢于弓箭。弓箭的最大问题在于难以训练,但是带明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要找出会用弓箭的人并不难(甚至郑成功在海岛上都能训练出近万弓箭手),而带清在入关前本身就是游猎民族,人人都会用弓箭,弓箭手占比高很正常。而且弓箭在骑射时射速远快于火枪,当时手枪骑兵一次回旋射击只能开一枪,而且手枪带六七把已经很碍事了,但弓箭连射二十发没有任何问题,更何况骑弓的磅数不高不费力,非常适合长时间压制无甲目标。对有甲目标,明末骑射手的策略是十步射面,通过密集射击来杀伤无甲目标。
4,带明/带清火炮数量不如同时期欧洲。
辟谣:以吕岑会战为例,神罗24炮(其中9门24磅,6门12磅,1门10磅炮,6门6磅炮),瑞典64炮(24门重炮(至少3门24磅炮),40门团属3磅炮)
与之对比:松锦之战,后金军火炮就
缴获了3583门,其中红衣大炮(18磅加农)15门,大将军炮200门(10磅以上,最大13磅),大小弗朗基(1-6磅)135门, 光是明军被缴获10磅之上的火炮比吕岑会战所有大小炮加起来还多。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9-23 15:39回复
    5,明清军没有板甲,所以落后
    辟谣:君只看是不是板甲,不看披甲率吗?以己巳之变黄台吉领军为例,四万人披甲率高达一半以上,如果不算外藩蒙古兵披甲率高达65%,如果只看一线作战步骑两万人,披甲率更是接近100%,而且都是全身甲。
    同时间欧洲:古斯塔夫二世的步兵基本上都只有头盔。16世纪西班牙方阵着甲率到四分之一就烧高香了,17世纪西班牙人着甲率还下降了。古斯塔夫的骑兵着甲率也惨不忍睹,就连古斯塔夫二世本人,在吕岑会战时(就是他死的时候)穿的也是皮甲,这甲现在还在斯德哥尔摩王宫里,可想而知瑞典骑兵披甲率多么低下。所以吕岑会战瑞典骑兵被神罗胸甲骑兵吊打也不足为奇了。
    然而神罗胸甲骑兵着甲率很高吗?事实上当时神罗重骑兵很多人连臂甲都不穿了,所以叫胸甲骑兵嘛!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9-23 15:48
    收起回复
      當兵看起来薪水不错,但欠饷在当时是常态,比如在1639年至1648年期间,在法国服务的15000名的瑞士人,没有收到定期的工资;英国内战结束后,英国议会积欠士兵200万镑的薪水;1670年代,沃邦指出有许多驻军处于可怜的状态,他手上就有一份士兵死于飢饿的报告;所以因为欠饷、工作不开心而逃兵,在17世纪是个常态,逃兵往往高达30%。
      17世纪带英能欠200万英镑也是逆天,两千多万两
      欠饷和逃兵只能说东西方卧龙凤雏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9-23 17: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