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吧 关注:31,902贴子:38,387
  • 0回复贴,共1

田黄标准商榷之六:首德次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田黄标准商榷之六:首德次符
田黄是纯粹的自然产物,经地壳中2次浸润而成,通过挖掘所得。少量的天然有机物渗入老田黄内部,它的矿物成分及外部特征,因受多种条件的催化或制约,随意性很大,几无规律可寻。田黄的优劣、色彩完全取决于其母石的原材质,生存小环境的酸化条件以及沉积期的长短。科学仪器的检测,如红外、紫外检测,就会呈现出有机物的反应,因此断定是“充填”和“染色”,从而判断为假田黄。
首德次符,古代诠释玉材的原则。“德”指玉质,“符”指玉色。指评价鉴赏一块玉材应首先观察玉的质量,其次再观察玉的色彩和外观。此原则带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即用德与美的双重标准来衡量玉材。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并一直影响下来。1982年,石巢先生在其撰写的《印石辨》中首次提出了田黄 “细、结、温、润、凝、腻”的“六德”标准,为鉴定田黄提出了比较科学的依据。
古人鉴识田黄,在科学不发达的明清,主要依据“首德次符”。如果论及矿物成份,殷首福先生提供了一个极有说服力的案例:
一例世界宝石界对祖母绿宝石矿物成份的争论极有教益借鉴:
19世纪中叶,矿物学家论定“祖母绿”是含铬(少于1%)而显色的绿柱石,并贵到“贵重”的程度,这种对化学成份严加规定,但对色彩色调并无清晰说明定义延用了一个世纪。直到1963年,巴西人在萨杯英哈地区发现了含钒而呈浓艳色的绿柱石,起先不被人们所承认,后来南非也发现这种含钒而显艳绿色的绿柱石,最后才被人们所承认。因此,美国宝石学会主席查德、林迪科迪说:“一个绿柱石,只要有祖母绿色彩,它就是祖母绿宝石”。同理,一颗寿山石,只要符合田黄“六德”质量,它就是田黄石(见《质疑田黄必须地开石“国标”》与王敬之先生商榷,作者殷首福)。
《寿山石田黄鉴定》标准研制组(征求意见稿)完全忽视历史,所制定的“田黄鉴定标准”,能够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吗?
汪洋大海
2023/12/29


IP属地:重庆1楼2023-12-29 16:4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