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吧 关注:1,159,883贴子:13,003,872
  • 6回复贴,共1

03-15【江苏咨讯】江苏出戏曲大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却没有出一个大剧种,有点可惜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3-15 23:28回复
    高郎亭,宝应人,京剧创始人之一;京剧:梅兰芳,泰州人,京剧泰斗;新凤霞,苏州人,评剧大师;王少舫,南京人,黄梅戏大师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3-15 23:36
    回复
      普及一下:黄梅戏发源发展都是安徽,跟湖北毫无关系,就因为当初湖北籍桂林牺在安徽为官,把安徽皖剧改名黄梅戏,才造成今天这么大的源头争论的误区。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3-16 09:20
      回复
        关于南京的戏曲发展,我说一点个人粗浅的见解:从方言角度来看,南京属于江淮方言洪巢片,最贴近的剧种应该是庐剧,但这隔省的小剧种由合肥在主导,堂堂大都会自然不愿跟班屈居人后,所以根本无视,可能只有江浦老一辈人有点兴趣;同样,黄梅戏的江淮安庆方言虽然不是洪巢片,但是跟南京方言也有很多同韵之处,南京人唱起黄梅戏来绝对不差,王少舫、麻彩楼等都是黄梅戏大师级的人物,王少梅也相当不错,曾出演黄梅戏知名电影里的王母和仙女大姐,而且,黄梅戏还是大剧种,南京如果当时认真发挥,绝对可能取得不凡的成绩;但是,南京没有选择庐剧,也没有选择黄梅戏,而是向上海看齐,选择了越剧,请来了越剧大师级的竺水招,但是,毕竟方言不同,难以形成大众基础,最终也是昙花一现;而作为江苏本土的昆曲淮剧锡剧,也因为方言不同所以南京重视不够,加上本身的音乐特点局限性,自然缺少形成大剧种的土壤;黄梅戏发源形成于安庆,后来转移到省会合肥集全省条件发展,所以有了后来的斐然成绩跻五大剧种行列,如果苏省当年集中精力选昆淮锡一个剧种,确实有可能打造出一个大剧种,或者就算选择黄梅戏,也会取得很大成就,就像上海在越剧发展中的地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3-16 11:38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3-16 12:09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3-16 12:09
            回复
              江苏还有一位苏州籍的俞振飞,也是昆曲界殿堂级的人物,可惜毕竟昆曲不是大剧种,所以大众知名度不高。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03-16 12: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