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287,100贴子:16,476,276
  • 4回复贴,共1

说“道”说“道(兀子36158)”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子在道德经第42章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我认为,这是整篇道德经的核心理论,理解不了这段描述是不可能深刻的理解“道”的。 按照道德经的思想理论,“道”是从“无”开始的(这个“无”或许不是我们平时认知当中的无 ,也或许在“道”的初始真的是可以无中生有的,是可以超出人类这个界面的认知的),从“无”中生发出一个一,一个统一的,和谐的,没有极端没有矛盾的一。然后这个一分化成两个极端,阴极和阳极,最后阴阳交合生成宇宙万物。人类是处在阳极这个界面(人类是阳极的产物),阳极的特征是物质的,物质是有质量,有能量,是运动的(有质量,有能量,运动是物质的本质),物质是能感知到它的存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阴极的特征跟阳极是矛盾的对立的,所以阴极的特征是非物质的,是无质量,无能量,是静止的(无质量,无能量,静止是非物质的本质)。非物质是感知不到它存在的,是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人类置身在物质的界面里(人类是阳极的产物),所以人类的感知也局限在了这个界面。人类是无法感知“道”的初始无中生有时的这个“无”的形态的,这个“无”或许不是人类认知当中的这个“无”,也或许在“道”的初始是可以无中生有的,是可以超出人类这个界面的认知的,“道”的初始也是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同样的道理,先贤用道家理论推理出阴极这个界面的存在和它的特性,但是人类是不能用感官感知到它的,它只存在于人的意识里 ,既然人类感知不到阴极的存在,那应该是不存在的,怎么又会说阴极存在于人的意识里呢?道德经第二章说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丑也,皆知善之为善,斯恶也。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前后相随。”之所以认为很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是把丑作为参照物对比出来的,之所以认为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是把恶作为参照物对比出来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前和后,都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又是一起相互存在的,缺一不可的。就像我们坐火车,窗外有静止的东西我们才能感觉到火车是在运动的。所以,阳极是物质的,物质是有质量,有能量,是运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那么一定有一个跟阳极矛盾的对立东西存在,是非物质的,是无质量,无能量,是静止的,是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反过来,人们把阴极作为参照物才能感知到阳极,人的意识跟阴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道德经42章说: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有的。。玄之又玄,这种绝对静止的东西是不可能存在于我们绝对运动的身体里,难道用阴极的物理定略可以?又或许是人类的脑电波一直死死的锁定着某处的一些静止的构成阴极的粒子或者粒子团来作为参照物?! 按照“道”的理论,“道”的初始是从“无”开始的,从“无”中生发出“一”,然后一生二,分阴阳两极,其实这个“一”是在说明,阴阳两极既是矛盾的对立的,同时又是和谐的统一的,能同时存在的,不然从“无”中完全是可以直接生发出二的,0=(–1)+(+1),是在说明“道”的统一性。阴阳两极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道”的协统下又是和谐的统一的能共同存在不会湮灭,不会(–1)+(+1)=0,既是相克的又是相生的。那么阴阳两极是怎么相生相克的呢?道德经34章说:“大道氾兮,可左右”。“道”的初始称之为“道”,“道”的生发也称之为“道”,“道”最小单位也称之为“道”,把整个“道”铺展开来放大了看。既然道是由阴阳两极构成的,那么肯定有构成阴阳两极的最小单位,我们把构成阴阳两极的最小单位称之为元阴和元阳。元阳是阳极的特性,是有质量,有能量,运动的。元阴是无质量,无能量,静止的。那么由“道”生发出来的元阴和元阳,是怎么既矛盾对立又和谐统一的存在的呢?关键在这个“汜”字,水决后又流入为“汜”,意思是水离开原来的道路后又流入原来的道路。元阳是运动着的,我们帮它设定一个直线运动的初始状态,那么这条初始的运动的这条直线就是它的运动轨迹,然而“道”中同时存在着静止元阴,元阳在运动中跟元阴发生碰撞的时候,就会产生瞬间的阴阳转换,元阳把能量传递给了元阴变成了静止的元阴(在失去能量的同时质量也同时消失),而元阴得到了元阳的能量变成了运动的元阳继续运动(在得到能量的同时也就有了质量),又继续碰撞,转换,周而复始,一直这样转换下去,运动下去,这就是阴阳相克相生的原理。“道”是中正的,无论每次碰撞是正面的也好,是相切也好,是反切也好,在初始轨迹左右(也包括前后)碰撞形式的概率是相同的,更不会因为反切次数太多使初始设定轨迹的发生改变,元阳真实的运动轨迹是围绕着初始设定的轨迹以螺旋形前进的。这条螺旋形轨迹的方向取决于元阳的初始运动方向,跟初始运动方向是一致的。这也就是道家说的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现象。(未完,待续)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04 20:28回复
    太极思想只能算是最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观,连哲学思辨都谈不上,因为相对论中,时空有钟慢和尺缩效应,所以时间和空间是负相关关系,说白了,就是此消彼长,互根互生的阴阳律,早在相对论之前的批判哲学中,康德就已经通过思辨的形式确定了时间和空间的先验规范性,也就是说,阴和阳是在主体之前,是我们能够获取经验的先验要素和感性直观的材料,人类只能在时间和空间构成的材料中去获取经验,所以我们的世界永远充满了对立统一的二元性,但这跟世界本质是两码事,不然康德也不会搞一个物自体。如果你非要把意识和物质用阴阳对立起来,那就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跟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也没什么区别。
    。。
    你对东方哲学感兴趣,不妨参考瑜伽学派的理论,它的“能所关系”就要远比太极精妙的多,它不仅有太极的负相关,更包含了正相关的相待关系,能缘与所缘在明确主客对立关系时,非常巧妙的绕开了时空结构中的先验要素,虽然还是依附二元性,但大乘佛教在解释能所关系的时,用的也仅是“似能缘”和“似所缘”,佛教认为,一切现象皆唯识所变现故,凡夫的认识即是凡夫的存在,并非有具实自性,所以前面加个“似”字,以防止执着。如果你了解过解构主义的话,你应该一眼就能明白,佛学这套理论确实比道德经要高明太多。尽管如此,佛学依然不认为人类可以认识这个世界,凡夫的认识和存在是高度统一的,就像你有这个阴和阳的认识,所以你认为世界就是这样的存在,但是如果你能抛开一切认识(不要动脑子,不要用语言),放下一切的知性和概念,把意识放置于主体和客体之外,当成一个纯粹的旁观者去观察,“从我看见一颗树”,转变为“我觉知到一棵树”,当这个“我”的执着逐渐消失,你就会发现其实阴和阳,所有的二元性,都与你无关了,这才是世界的本来的样子。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5-05 02: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