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帝国吧 关注:3,714贴子:71,258

俄国宫廷的宫斗剧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日有部以清代后宫为背景的宫斗戏在两岸三地引起追剧热潮,而欧洲虽然一夫一妻,但并不代表没有宫斗的存在,中国最早的西方文学译者林纾在清光绪年间翻译<恨绮愁罗记>的序文中谈到了他作为一夫多妾制中国人对西方宫斗的看法: "唐人宫怨之词,亦有託以自方者,描写望幸之心,愤鬱媢嫉,或悲或愉,顷刻若具万变。余以欧俗无兼妻之义,宫中行乐,必不如唐人之所言。今译此书,乃知外妇之羼入非色野离宫,争姸取怜,悲愉之猝变,其事有甚于唐宫者。呜呼!专制之朝,又何所不可也。"译为白话,林纾原以为西方人因为一夫一妻婚俗因此没有像中国古代后宫那般争宠斗妍的故事,但在翻译以路易十四的两位情妇孟德斯潘夫人与曼特侬夫人为主角的西方小说后,方知西方宫廷中之争宠之炽烈并不逊于中国。
西方十七世纪的确是"宫斗"瀰漫的年代;路易十四的情妇们为博君王宠爱不惜求助于禁忌巫术,在隔海的英国查理二世则同样被众多宫廷美女环绕邀宠,其中甚至有传说中来自法国的女间谍,在那个绝对专制的年代,钦定情妇代表各种权力与财富保证,但在法国革命之后,过去的国王钦定情妇制度在英法逐渐更改,国王的情妇对国政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国王与情妇的关係趋向普通贵族甚至富有的平民与情妇的关係,即更隐密化与个人化,不再像一场权力的豪赌,西方最后一场带有专制年代意味的钦定情妇争宠宫斗,在1790年代的俄罗斯,保罗一世的宫廷。


IP属地:中国台湾1楼2018-08-13 22:57回复
    保罗乃俄国历史极富争议的君王,一般多认为其行为疯狂,但亦有认对其种种制度改革抱以正面评价者,当然其最着名的在于他的被刺令其沙皇生涯突然画下句点。
    将时间转至1796年保罗登基的该年,他的皇后,来自符腾堡的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无疑是对保罗最有影响力的女人,她辉煌的生育纪录绝对保障了她皇后的地位,在与保罗二十多年的婚姻中,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与保罗的关係在那个年代的欧洲皇家婚姻中算是非常美满,她庄严的外表与坚强的性格为保罗提供了重要的稳定来源,从哪方面观察,她都是当之无愧的皇后,但两人之间并非完全没有隔阂。保罗极其倾心于古代骑士浪漫英勇的传奇故事,同时他对宗教的神秘性也具有兴趣,简言之保罗对于精神层次的生活有一定的追求,然而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对于这些并无太多的兴趣或想像力,她更着重于眼前可见之物,例如家居佈置与慈善事业,在这情况中,另一个女人在保罗的精神世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即玛丽亚的女官叶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尼利朵娃。出生古老俄罗斯贵族家庭,尼利朵娃原本任职保罗首任妻子娜塔丽亚.亚历克谢耶芙娜大公妃的女官,在原主去世后她被留任服务次任配偶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叶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尼利朵娃在保罗的母亲叶卡捷琳娜女皇的宫廷中享有特别的地位,她虽然不算特别美丽,但性格活泼聪颖,具有舞蹈才华,女皇曾专门令画家纪录她的舞姿,画像至今犹存。
    尼利朵娃凭藉善于善于体察人心的能力赢得皇太子保罗的喜爱,根据皇帝的说法,他与尼利朵娃有着“神圣而温柔的友谊,但是天真纯洁。” 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也接受了保罗与尼利朵娃的关係,甚至两个女人间的关係也算友好,在保罗登基最初两年,宫廷及政府中一些重要的职位皆为尼利朵娃的亲友所佔据,皇帝对她的宠幸可见一般,她与帝后的关係让她形成宫廷中重要的力量,若以中国宫斗剧的说法,宫斗不存在于皇后与宠妃间,两人间的合作併存多于竞争,但前朝的臣子及一些贵族对于皇后与宠妃结盟形成的力量却抱以敌意,希望与这股力量角逐对沙皇的影响力,对这票反对皇后-宠妃连盟的集团而言,最直接的斗就是物色新的嫔妃送进宫中分宠,在保罗登基后这个想法已逐渐成型。(待续)


    IP属地:中国台湾2楼2018-08-13 23:39
    回复
      皇后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


      IP属地:中国台湾3楼2018-08-13 23:47
      回复(1)
        女官叶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尼利朵娃。


        IP属地:中国台湾4楼2018-08-13 23:49
        回复
          年轻的尼利朵娃。


          IP属地:中国台湾5楼2018-08-14 00:08
          回复
            伊凡.帕夫洛维奇.库塔索夫男爵。保罗的宠臣,来历传奇,他可能是名土耳其人,或被土耳其掳获的格鲁吉亚人,其童年在俄国对土耳其的战争被俄军俘虏并带到圣彼得堡,进入皇家成为皇太子保罗的僕役,专职为保罗理髮,因聪明伶俐受到保罗的信任,保罗登基后予以众多赏赐令库塔索夫挤身当代最富有的贵族之列,但库塔索夫与皇后不睦,咸认他是保罗宫廷中反对皇后阵营的旗手。


            IP属地:中国台湾6楼2018-08-14 09:11
            回复
              安娜.彼得洛芙娜.卢普钦娜,描写保罗统治的俄罗斯电影<哭泣的沙皇>裡对她的设定有不少与真相不苻的地方,例如她与保罗首次见面不是在圣彼得堡的宫廷,她是深色头髮而非金髮。


              IP属地:中国台湾9楼2018-08-14 17:19
              回复
                安娜.彼得洛芙娜.卢普钦娜的妹妹叶卡捷琳娜.彼得洛芙娜。


                IP属地:中国台湾10楼2018-08-15 09:18
                回复
                  卢普钦一家人在1798年秋天定居圣彼得堡,他们来到首都收到的首件赠礼是位于宫堤路的一栋宅邸,临近冬宫,安娜本人被指定为宫廷女官,她的父母亲亦得到各种勋章及头衔,她的妹妹叶卡捷琳娜嫁给了富有的贵族名门杰米多夫家,另一个妹妹普勒柯菲亚则嫁给前述库塔索夫男爵的长子(可见与库塔索夫关係密切),两个妹妹在彼得堡的社交界皆有显赫的地位,但最引人注目的应为三位卢普钦姐妹的继母,三姐妹的母亲在她们幼辞世,因此她们是由继母抚养,这位继母在搬到彼得堡后也获得种种荣誉,曾有宫廷中的资深贵族因在社交场合未向她行礼被沙皇训诫,她后来甚至利用沙皇对继女的宠信企图帮自己的情夫得利,可见保罗当政年间卢普钦家的影响力。
                  保罗对安娜.卢普钦娜的宠爱毫无掩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为了喜爱跳舞的她而在宫廷允许新兴但被视为不道德的华尔兹,且因为传统十八世纪的宫廷正装礼服宽阔的带裙撑款式不易行动,保罗改革了宫廷舞会的着装习俗,让更符合1790年代简单及无曲线飘逸长袍的女装可以在舞会中穿着,其他抬举安娜的还有以她的名字为军舰命名,以及相当着名的、以她某次舞会上的手套颜色作为营建中的新宫殿圣米哈伊洛夫斯基宫的外牆色彩等,安娜.卢普钦娜也是惟一一位获得马尔他十字勋章骑士勋章的女性,保罗在登基后因为对古老的马尔它骑士团提供庇护而被选为该骑士团团长,他在1798年设立了马尔他十字勋章(亦称耶路萨冷圣约翰勋章),在保罗统治期间,此勋章超过了传统最高等级的圣安德鲁勋章。
                  原本最得宠的尼利朵娃处境尴尬,她选择离开宫廷退隐到别处,据说是因为保罗与皇后的争执中她企图为皇后说情引起皇帝的震怒。(待续)


                  IP属地:中国台湾12楼2018-08-16 10:31
                  回复
                    米哈伊洛夫斯基宫是保罗登基后即刻启动的工程,这座宫殿(虽然更正确的说法应该称为城堡)可说是巴伐利亚新天鹅堡的俄国版本,保罗建筑的理念与内部装设相当程度与他参加的马尔他骑士团有关,而且这座宫殿与同年代一般的俄国宫殿不同,米哈伊洛夫斯基宫特别强调由中古年代城堡的防卫功能,例如建筑被护城河围绕,河面有吊桥,夜间这些桥会升起。
                    如果米哈伊洛夫斯基宫代表的是保罗对古代骑士传奇的幻想,以安娜.卢普钦娜的手套作为宫殿建筑的色彩,正体现了骑士传统中对恋慕女性的崇拜,即宫廷之爱。


                    IP属地:中国台湾13楼2018-08-16 11:53
                    收起回复
                      保罗与安娜.卢普钦娜的关係耐人寻味,虽然对她极为宠爱,但两人之间是否确有超乎寻常的关係并没有定论,根据保罗自己的说法,他与卢普钦娜就与从前的尼利朵娃一样完全是精神层次的关係,现代学者认为保罗深受欧洲古代骑士传奇的影响,照骑士的传统,他们应该寻定一名可望不可及的贵妇人(通常即已婚)作为精神的恋人,然后为赢得贵妇人的青睐砥砺及提升自我,尼利朵娃及卢普钦娜扮演的就是这个角色,因此保罗有可能与她们真的是清白的,在电影<哭泣的沙皇>中也对两人的关係持保留态度,保罗对安娜的接触仅止于礼貌性的亲吻,且在她得宠期间,保罗并非没有与其他女子的绯闻,例如前帖介绍的法国芭蕾舞者夏瓦利埃夫人,保罗与她的关係也几乎半公开了,但保罗并没有像对安娜.彼得洛芙娜那般各种带有崇拜的抬举。安娜.卢普钦娜及她的父亲对保罗的宠爱一直保持着警醒的态度,安娜尽可能远离宫廷中的各种阴谋及斗争,她的父亲不久之后有感于保罗的脾气捉摸不定,辞去了甫获的官职回到莫斯科,不久之后保罗被刺,但卢普钦家没有受到牵连,安娜的父亲在新沙皇即位后被召回首都获得重用。
                      安娜的丈夫人选在她抵达宫廷后逐渐成为保罗考虑的目标,但保罗同意她可以自己选择,安娜选了与她自童年即相熟的保罗.加夫里洛维奇.加加林公爵,当年加加林公爵正好因服务于苏沃洛夫的军队而远在国外,保罗将其召回彼得堡并赐予勋章,为他与安娜的婚礼作准备。两人在1800年初结婚,但保罗对新任的加加林公爵夫人仍然宠爱有加,虽不任女官但保罗仍在宫廷中为她保留位置。直到一年多后保罗在她兴建的米哈伊洛夫斯基宫被刺为止。
                      保罗的长子亚一登基后,命保罗.加夫里洛维奇.加加林公爵作为全权外交代表派往萨丁国王的宫廷,这可能是彷照欧洲过去国王驾鹤西规后对钦定情妇的处置,即驱逐出宫廷。加加林公爵夫妇于是在萨丁王国住了两年,但加加林公爵当初与安娜的婚姻是建立在利益的考量而非感情,因此在帝宠不存后,夫妇的关係很快趋于不和,夫妇各自有婚外的恋人,特别的是,安娜的恋人是新沙皇亚一的钦定情妇、着名的玛丽亚.安东诺芙娜.纳里希金的兄长鲍里斯.安东诺维奇.切特韦尔登斯基公爵,他在访问萨丁期间成为前钦定情妇的情人。
                      加加林公爵夫妇不久后回到圣彼得堡,安娜.彼得洛芙娜并于1805年春天产女,但母女都在生产后旋即辞世,她仅比保罗多活了几年,加加林公爵之后在宫廷中平步青云,曾参与奥斯特利兹战役获得勋章并陪同沙皇参与了与拿破崙的会面,他也是俄国着名的藏书名家,与名作家多有来往,多年后他改娶了一名芭蕾舞者,并生有两女。(待续)


                      IP属地:中国台湾17楼2018-08-20 09:02
                      收起回复
                        保罗.加夫里洛维奇.加加林公爵。


                        IP属地:中国台湾18楼2018-08-20 09:06
                        回复
                          安娜.卢普钦娜的父亲。


                          IP属地:中国台湾19楼2018-08-20 10:30
                          回复
                            最初的宠妃尼利朵娃在卢普钦娜婚后回到宫廷,保罗被刺后她据说明显苍老不少,她与已成皇太后的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友谊更加稳固,两人的友谊持续到1828年玛丽亚去世为止,由此尼利朵娃仍在宫廷中佔有一定的地位,尤其在帮助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管理皇家成立的教育机构方面。在这桩俄国的宫斗戏码中,尼利朵娃活的最久,1839年她在疼爱的姪女看护中离世(其终身未婚)。
                            回归原题,为何言此为"西方最后一场带有专制年代意味的钦定情妇争宠宫斗"? 因为在保罗之后即令在欧洲各国中号称最为专制的俄罗斯,钦定情妇的概念也有了明确的更动,就如同西欧宫廷一般,钦定情妇朝向个人化与隐密化发展,钦定情妇不能像从前左右朝政,她们背后往往没有一股特定的政治力量的支持,因此国王对情妇的选择从此自朝廷党派斗争中独立而主要由个人喜好决定,朝臣也不会积极举荐或依附特定的钦定情妇。情妇们的政治影响力亦缩减,国王们不可能高调的封情妇为女爵或为他们的儿子封爵,即令在经济利益方面,国王也必须在表面合法的情况,例如为情妇的丈夫加官晋爵,来为情妇增加收入,西方社会在1830年代之后的趋于保守道德风气亦决定了钦定情妇往往必须以国王的"好友"出现在公开场合及媒体版面。
                            俄罗斯在保罗之后各种机缘下也令叶卡捷琳娜那般将一国王冠赏与情人的作风手筆成为过去,在保罗后继位的亚历山大,其钦定情妇玛丽亚.安东诺芙娜.纳里希金娜对政治没有兴趣,对于政治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在她身旁也未形成一个依附的集团,且她的夫家本极为富有,沙皇并没有如前朝那样各种封赏,两人的关係带有家庭归属之感(据说同居多年且有数名子女),之后即位的沙皇尼古拉,由于的确深爱皇后及他本人端方严谨的军人性格,他的情妇在西方君主中可以说地位最为隐密不宣,虽有许多不少传说的对象,但几无明确的证据,作家赫尔岑曾说过他相信这位沙皇没有真正热情的爱过任何皇后以外的女人,他仅是"愉快的与她们待在一起"。因此在1800年后的半个世纪裡俄罗斯皇家的钦定情妇有了相当的改动,回顾往昔,保罗与尼利朵娃及卢普钦娜的关係确乃曾经辉煌的欧洲钦定情妇宫斗最后的回声。


                            IP属地:中国台湾21楼2018-08-22 09:22
                            回复
                              后记: 尼利朵娃的姪女瓦尔瓦拉据说亦是沙皇尼一的钦定情妇,姑姪两代有相近亦有相异处,两人以未婚之身皆在宫廷中渡其一生,也都得到皇后的接受。瓦尔瓦拉的钦定情妇生涯没有她的姑母那样人尽皆知的辉煌,但她与沙皇间有着稳固而久远的关係。
                              在1830年代初因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皇后的健康情况,宫廷御医建议停止任何怀孕的可能,因此沙皇逐渐注意到聪颖伶俐,内外兼备的女官瓦尔瓦拉,其人格魅力亦获沙皇的女儿欧嘉.尼古拉耶芙娜的肯定。其与沙皇的关係持续十多年,在据传为沙皇情妇的女子中,惟有她得到长年的宠信并留在宫廷没有被嫁给其他人,据说她生了三名子女,但皆低调的交由其他人抚养,关于她生平的纪录亦少,不易完整的判断她与沙皇的真正关係。与她的姑母相同,年轻的尼利朵娃比沙皇及皇后都长寿,她在1897年去世,宫廷派了皇族参加其葬礼。


                              IP属地:中国台湾22楼2018-08-22 22:01
                              回复